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一小时的故事》中的言语表达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吴迪梁萍

  摘要:凯特·肖邦是十九世纪美国女作家,被誉为美国女性主义文学的先驱。《一小时的故事》作为其女性代表作之一,阐述了女性追求平等和自由的主题,也是凯特·肖邦描写女性觉醒和反叛的系列作品的序曲。《一小时的故事》的言语表达分析,主要是透过人物的直接引语和自由直接引語来进行解读的。其中通过人物的直接引语,向读者展示了十九世纪的美国女性饱受压迫的事实,以及女性对自由与独立的强烈渴望;通过人物的自由直接引语,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在父权社会中渴望独立、自由和平等的可怜女性形象,从而获得对作品更深层次的理解。
  关键词:《一小时的故事》;直接引语;自由直接引语;平等;自由
  中图分类号:I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01-0146-03
  一、凯特·肖邦及《一小时的故事》概况
  (一)凯特·肖邦
  凯特·肖邦(1851—1904年,以下简称肖邦),美国女作家,原名凯瑟琳·欧福拉赫蒂。1851年2月8日,她出生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的一个富商家庭。她的父亲托马斯是一个爱尔兰移民,也是天主教徒,母亲伊丽莎是法国移民后裔,克里奥尔人。肖邦曾在圣路易斯的圣心学院学习了八年,从小就受到维多利亚礼仪和天主教影响。她法语流利,喜欢文学和音乐。肖邦的一生命运多舛,多次失去至亲,她的父母、兄弟姐妹以及配偶先后离开了她,只剩下肖邦一个人带着孩子,靠微薄的收入生活。
  肖邦的作品以短篇小说为主,很多作品都表现出对女性的关注。她创作了《过错》和《觉醒》两部长篇小说,其中《觉醒》是肖邦的代表作,也是学者们研究最多的一部作品。在这部作品中,她对婚外恋直白的描写和道德上模棱两可的态度引发了公众的反感和敌意,因此受到当地文坛的排挤,自由表达思想和言论的权利被无情剥夺,生存空间缩小,极度沮丧。53岁时,她因脑溢血猝死。
  肖邦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作家,她敢于挑战当时的父权制,表达男女平等自由的精神。虽然命运多舛,但她从来没有在作品中写下个人的痛苦。她经历过奴隶制度和美国内战,但她从未写过暴力和枪击、工业机器巨大的噪音或者人性的一点邪恶。相反,我们阅读肖邦的作品时,只会感到蕴含其中的真、善、美。
  (二)《一小时的故事》
  《一小时的故事》是美国女作家肖邦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它最初被命名为《一小时的梦想》,在1894年出版时改名。这部短篇小说被认为是十九世纪女性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这篇小说讲述了马拉德太太在一个小时内所经历的两次情感急剧变化:一是她得知丈夫死于火车事故,二是她丈夫平安无事回到家中,最终导致她心脏病突发猝死。《一小时的故事》虽然故事情节简单,却包含着深刻的象征意义和严肃的女性主义主题。通过对女主人公情感的深刻刻画和反讽手法的巧妙运用,肖邦揭示了父权社会中处于婚姻和家庭边缘地位的女性所受到的精神压抑和扭曲,以及那些渴望自由、渴求平等、希望摆脱婚姻束缚的女性的斗争和尝试。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
  关于《一小时的故事》这部作品,国外学者主要关注其蕴含的性别政治、自我意识、父权制和自由意识,并且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分析这些问题。美国著名女性主义叙事学家苏珊·兰瑟认为《一小时的故事》表达了单一的女性主义思想,即反对当时的父权统治,是一部典型的女性主义作品。埃米莉·托特认为《一小时的故事》女主人公在房间独处时,是其自我意识的苏醒过程,展现了当时女性的自我觉醒。
  在国内,学者们主要运用叙事学的技巧来分析这部作品,如空间与时间、视角转换以及修辞运用等。通过这些途径,也为我们呈现了当时女性主义的觉醒。胡启好认为作品中多次被提及的“门”和“窗”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作者采用了象征的手法展现女主人公对自由的渴望。李杰等认为这部作品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和讽刺,既展现了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又渲染了主题。“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一小时的故事》以戏剧性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100年前按照既定社会规范生活的、自我意识越强、社会生活空间越小的女性的生死冲突。”
  在经典叙事学中,言语表达是分析文学作品的主要方法之一。话语不仅可以增加叙事的多样性,代表叙事者的言语,也可能对故事的真实性做出重要贡献。言语表达有很多种类,本文将就直接引语和自由直接引语来分析肖邦的《一小时的故事》。通过这两种表达方式,也可以获得对本作品更深层次的理解。
  三、《一小时的故事》的言语表达分析
  在《一小时的故事》中,人物的对话非常少,文章大部分是从第三人称视角和全知视角完成的,而女主人公的话语更是少得可怜,这似乎也印证了那个时代女性的失语状态和附属地位,她们没有什么话语权,也没有人会关注她们内心的真实想法。言语的表达更能直接地反映人物的内心想法,所以本文将透过人物的直接引语和自由直接引语来解读这部作品,用一种直接而客观的方式来分析作者的表达意图。
  (一)直接引语
  直接引语是对人物语言的记录,被认为是人物所说话语的真实面目。“直接引语是传统小说中最常用的形式,它直接生动,通过人物的具体话语塑造人物的人格。”如果一个人用直接引语进行陈述,他或她就在如实地报告所说的话。直接引语具有三个特点:引号(Quotation mark);引导性陈述语句(Introductory reporting clause)和被引述的从句(Reported clause)。
  《一小时的故事》一开始就交代了马拉德夫人的心脏不好,所以人们要小心翼翼地告诉她,她的丈夫死于火车事故的消息。这是姐姐约瑟芬告诉马拉德夫人的,得知消息后她立刻放声大哭起来,而没有像大多数女人那样目瞪口呆,接受不了事实。悲伤的风暴过去后,她独自回到自己的房间。在房间里,马拉德夫人享受到了自由的感觉,渐渐地意识到了自我,并慢慢接受了它。在小说中直接引语只有两处,并且都是女主人公马拉德夫人说的,分别是:   She said it over and over under the breath, “free, free, free!”
  “Free!Body and soul free!”she kept whispering.
  第一句话是马拉德夫人回到房间后瘫坐在椅子上望着窗外而陷入沉思后说的。透过窗户,她可以看到外面的景色,如蓝天、白云、小贩、树叶等,这期间她的内心隐隐产生了一种奇怪的感觉:她的身心好像都如释重负。开始她是抗拒的、甚至有些害怕,但在她放弃抵抗时她喃喃地说出了这句话:“自由,自由,自由!”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马拉德夫人意识到了自己一直以来渴望的是自由,因而不由自主地低声说出了自己的所想。即使处于婚姻和家庭地位中心的男人不在身边,甚至像小说中女主人公以为的那样“消失了”,女人依然不敢相信这是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由此可以看出那个时代对女性的压抑有多么深重,并且可以预见到女主人公追求自由的悲惨结局。第二句话是马拉德夫人渐渐地意识到自我的存在,经过思考和判断之后悄悄地、坚定地对自己说出的一句话:“自由了!身心都自由了!”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马拉德夫人此刻已经十分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的真实内心,以及她对自由和独立的向往,但还是悄悄地将它们表达出来,而不是勇敢地、大声地告诉自己。独自一人坐在自己的房间里,她都不能或者不敢大声、坚定地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更不用说在房间外面的“现实世界”了。由此可见马拉德夫人深受那个年代对女性的禁锢和束缚,女性没有任何权利,更别说话语权了。通过上述马拉德夫人的那两句直接引语不难看出她的婚姻生活是压抑的,得知丈夫去世的消息以后,她的自我意识不知不觉苏醒了,但她却没有勇敢地表达出来,只是悄悄地告诉了自己。肖邦生活的年代是十九世纪后半叶,当时的社会提倡女性要具备四种主要品质,即虔诚、贞洁、服从和温顺。《一小时的故事》中的女主人公便是典型的代表,她必须服从丈夫,没有真正的自己,所以在得知丈夫去世后才会有上述的“呐喊”。肖邦通过小说中马拉德夫人这一形象,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十九世纪的美国女性饱受压迫的事实,以及女性对自由与独立的强烈渴望。通过直接引语,作者将人物内心这种强烈的欲望直接、生动地反映了出来。
  (二)自由直接引语
  “自由直接引语是最不具侵入性的叙事形式,也是最亲近的叙事形式。没有叙事语境的压力,作者可以完整地保留人物话语的内涵、风格和语气。当然,直接引语也有同样的优势,但自由直接引语使读者可以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直接接触到人物的话语。”直接引语有两个特征可以证明叙述者的存在,即引号和引导性陈述语句。因此,去掉这两个特征中的一个或两个,产生一种更自由的形式,即所谓的自由直接引语。在这种形式中,人物显然更直接地对我们叙述,而没有叙述者作为中介。
  马拉德夫人在房间里呆了很长时间,大家担心她会伤心过度,做出伤害自己的傻事,所以她的姐姐约瑟芬来敲门想要安慰她。下面的句子是她们的对话,而且都是自由直接引语,也是文章中仅有的自由直接引语。
  “Louise,open the door!I beg;open the door—you will make yourself ill.What are you doing,Louise?For heaven's sake,open the door.”
  “Go away.I am not making myself ill.”
  第一句她姐姐的话语向我们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马拉德夫人是爱她丈夫的,所以得知丈夫去世的消息她一定是伤心欲绝的,再加上她在房间里呆了很长时间,就更让外面的人觉得她接受不了事实而悲伤过度。但从第二句马拉德夫人的回答中我们可以得知她并不是过度悲伤,而是在房间里享受自由的感觉、畅想未来的自由生活,因而她是幸福的。门就像一道屏障,把她与外面的现实世界隔开。她给外面现实世界的人的印象是脆弱的、顺从的,所以人们觉得她得知丈夫去世一定伤心欲绝、痛不欲生。但在门的另一边,她突然意识到了真实的自我,以及发自内心对自由的渴望。此时此刻,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放松,呼吸着自由的气息,这才是她真正想要的。所以当她听到门外姐姐的话时,她坚定地说:“走开。我不会有事的”,这显示了她真实的内心自我,以及对崭新生活的向往。通过这两句自由直接引语,读者可以看出故事女主人公具有的性格,即她是胆怯的、懦弱的。自我意识觉醒以后,不敢向别人倾诉出来,甚至自己的亲姐姐都不行,由此可知她追求自由的悲惨结局。通过人物的自由直接引语,我们更能直观地感受到女主人公坚定的语气,传达出了她内心强烈的渴望。通过两人的对话,肖邦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在父权社会中渴望独立、自由和平等的可怜女性形象。
  四、结语
  肖邦被认为是美国女性主义文学的先驱之一,她总是在作品中表达对女性的关注。在著名的短篇小说《一小时的故事》中,肖邦运用直接引语和自由直接引语两种言语表达方式,塑造了一个渴望自由、平等和独立的女性形象:马德拉夫人渴望摆脱那个年代婚姻对女性的束缚,向往自由和平等。十九世纪末期的美国社会依然是父权制社会,妇女没有平等的权利,必须依靠男人才能生存。在婚姻中女性同样处于附属地位,一切以男性为中心,女性只需要把家照顾好就行了,除此之外,女性沒有任何权利与地位可言,肖邦借《一小时的故事》对这一社会现实进行了揭露和讽刺。从故事的结尾可以看出,马拉德夫人想要自由,但她只能在自己的房间里低声私语,也不敢向任何人倾诉,这间接地告诉我们她不可能得到她梦寐以求的自由。最后,由于她丈夫突然回家,她的美好愿望化为泡影,她又将回归到一以贯之的死气沉沉、压抑自我的生活中去,她内心的自我无法与残酷的现实再次契合,唯有死亡可以解决这一矛盾。马拉德夫人的丈夫无恙归来,而她却死于由极度高兴引发的心脏病,这不是很讽刺吗?
  参考文献:
  [1]Wan,Xuemei.Kate Chopin’s View on Death and Freedom in The Story of an Hour[J].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2009(4).   [2]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Lanser,Susan Sniader.The Narrative Act:Point of View in Prose Fiction[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1.
  [4]Raman,Selden.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Theory[M].Lexington,Kentucky: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1989.
  [5]Skaggs,Peggy.Kate Chopin[M].Boston:Twayne Publishers, 1985.
  [6]Toth,Emily.Unveiling Kate Chopin[M].Jackson: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1999.
  [7]范琎.一波三折  发人深思——读肖邦的短篇小说《一小时的故事》[J].名作欣赏,1994(1).
  [8]胡启好.透视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的一个窗口——解读《一小时的故事》中门、窗的象征涵义[J].名作欣赏,2009(27).
  [9]金莉,秦亚青.压抑、觉醒、反叛——凯特·肖邦笔下的女性形象[J].外国文学,1995(4).
  [10]李杰,高庆,张红梅.喜极而亡中的悲凉——评析《一小时的故事》中的象征与讽刺[J].新闻爱好者,2009(7).
  [11]马彦,张喜华.肖邦小说创作的三棱镜面[J].求索,2009(7).
  [12]申丹.叙事文本与意识形态——对凯特·肖邦《一小时的故事》的重新评价[J].外国文学评论,2004(1).
  [13]张大立.凯特·肖邦《一个小时的故事》中的空间隐喻[J].发展,2016(4).
  [14]周海玲.玛兰德夫人死亡的原因是兴奋吗——解读凯特·肖邦的《一小时的故事》[J].西安社会科学,2011(1).
  [15]邹涛.多维需求中的女性主义叙事策略:《一小时的故事》再解讀[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7(2).
  作者简介:吴迪(1993—),女,汉族,内蒙古锡林浩特人,单位为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研究方向为英语国家。
  梁萍(1994—),女,汉族,陕西西安人,西安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英语教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
  (责任编辑:马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890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