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推进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娜

  摘  要:教育是国之大计,职业教育作为不同类型的教育,在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愈加凸显的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是落实中央和教育部关于职业教育改革的客观需要,也是解决高职院校深层次矛盾的现实要求。全面把握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衡量标准,建立健全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创新提升高职院校治理能力,才是有效提升高职院校治理水平的突破所在。
  关键词:高职院校  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现代化
  Abstract: Education is the national plan and the party's plan. As different types of educa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 plays an increasingly prominent role in serving major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loc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Carrying ou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establishing morals and promot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governance system and governance capabi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not only an objective requirement for the refor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but also a practical requirement for resolving deep-seated contradiction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Improving the governance level of vocational colleges is to comprehensively grasp the measurement standards of the governance system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governance capabilities of vocational colleges,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governance system of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innovate and improve the governance capabilities of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Governance system; Governance capabilities; Modernization
  教育是國之大计,党之大计。职业教育作为不同类型的教育,在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愈加凸显的作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建立健全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机制提供了根本遵循。宁夏党委十二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高基层治理能力的若干意见》,为加快推进高职院校治理职责更加清晰、治理体系更加健全、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明确了施工蓝图、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1  充分认识推进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1.1 这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客观需要
  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高职院校坚定党的统一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战略大局的具体举措,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1.2 这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客观需要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职业院校要完善治理结构,提升治理能力。”2015年教育部出台《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按照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总目标,落实学校办学主体地位、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加快健全学校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2019年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阐明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发展方向,创新治理结构已是迫在眉睫。
  1.3 这是解决高职院校深层矛盾的客观需要
  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社会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权责利的关系始终得不到明朗处理,完善规范的制度体系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高职院校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乏力,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执行不到位,党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界限不清,校院两级管理权限未能理顺,党委辅助决策机构职责重叠、权限交叉等问题,仍然是影响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深层矛盾,解决好上述问题是实现高职院校走向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和核心。
  2  全面把握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衡量标准
  治理区别于管理,主要表现在主体参与的多元性和合作对象的共享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实质上是治理主体的优化整合、资源共享,合作对象的规范管理、科学运行。为此,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否实现现代化,需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衡量。   2.1 要看治理理念是否先进
  是否确定了“党委领导、校长负责、专家治学、民主管理、企业参与、社会监督”的现代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理念,是否做到了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否将行政事物和学术研究区别开来,且提高学术权力地位,是否做到举办方、行业、企业、社会等多元参与办学,人才培养质量是否得到社会广泛监督和认可等,师生、党外知识分子等权利是否得到充分保障,这些都是衡量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理念是否先进的关键性因素,也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在高职院校的具体体现。
  2.2 要看治理结构是否科学
  是否建立了党委领导、校长负责的议事决策机构,建有政、行、企、校、社多方参与办学的理事会,并明确了政府、行业企业、学院和社会在办学治校中的职责职权,是否建立了完善的学术机构,保障学术话语权和决策权,是否建立了教师、学生、党外知识分子广泛参与的民主决策机构,充分保障师生办学主体地位,是否建有完善的校内和校外联通监督机构,充分保障校内党委、政务信息的公开以及社会对学校各项办学指标的监督。
  2.3 要看治理机制是否健全
  是否围绕先进的治理理念和科学的治理结构,建立健全了妥善处理领导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民主权力以及监督权力之间的分配关系,协调多元办学各方的地位和作用,形成权力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和相互制衡的局面,提高广大师生在校园治理中的地位,推动政府、行业、企业、社会参与高职院校治理的积极性,最终形成科学化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专家治学、民主管理、企业参与、社会监督”的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格局。
  3  精准分析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逻辑
  3.1 利益相关者的“共治”逻辑
  从1999年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试行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到2006年百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再到2015年提升职业院校管理水平、允许多元主体参与高等职业教育,演升到2019年“职教20条”、職业教育完成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高等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应有之意进而凸显,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升级、回归,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师生、家长、社会等多元办学主体的地位得以认可,“共同治理”成为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特有标识。
  3.2 内部治理结构的“优化”逻辑
  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衡量标准清晰地指出,厘清党委、校长、学术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职称评审委员会、多元办学理事会以及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之间的权、责、利关系,是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的根本性因素,是党委领导、校长负责的主要决策机构。厘清学校、二级学院在校企合作、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师生管理以及财务运转等领域的权、责、利关系,是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的基础性因素,是党委领导、校长负责的直接执行机构。厘清校内监察专员办公室、质量管理办公室、教学督导室、教代会以及学代会之间的权、责关系,校外第三方权威机构和社会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指标的权、责关系,是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性因素,是党委领导、校长负责的权威监督机构。
  3.3 章程统领制度建设的“法治”逻辑
  众所周知,章程是高职院校落实全面推进依法治校要求的重要举措,是优化内部治理结构的必然要求,是彰显办学精神和特色文化的最佳载体。健全完备的章程,对现代治理制度的建设起到了统领和规范作用。而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关键是治理制度的现代化。要在章程统领下,以服务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为落脚点,以贯彻国家和地方管理制度、职业标准和决策部署为重点,全面启动制度“废改立”工作,完善党的领导、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现代学徒制、“1+X”证书制度改革、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后勤保障、校园安全等方面的治理制度,形成依章治校、有制可循的制度体系。
  3.4 治理能力提升的“保障”逻辑
  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关键在于人的综合能力的现代化。如何有效提升“共同治理”主体的领导力、决策力、执行力和监督力,关系着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的进程和走向。建立完善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从人、事、物目标、标准的制定到工作各环节流程的规范设置,加以信息化、数字化、诊改化的过程性监督和考核,由此实现治理能力提升的自主保障。建立完善的干部、职工考核评价机制和结果运用机制,激发干部、职工参与质量、重视质量、享受质量的内生动力,进一步提升干部、职工履职尽责能力,由此实现治理能力提升的绩效保障。建立权威第三方全程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毕业就业等质量的评价,给予公正客观的监督和反馈,由此实现治理能力提升的社会保障。
  4  有效解决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对策路径
  4.1 建立健全高职院校治理体系
  4.1.1 健全以章程为统领的制度体系
  落实《高等学院章程制定暂行办法》,突出依法治理、特色治理和共同治理原则,修订学校章程。在章程统领下,以贯彻国家和地方相关管理规范、职业教育标准和规定为重点,全面梳理完善党建、师资、教学、学生、后勤、安全等管理制度,形成新时代校本规章制度。
  健全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议事决策机制。完善党委会、校长办公会、专题会、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等议事规则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学校贯彻落实。
  健全产教融合机制。制定办学理事会章程,建立健全理事会议规则和联席会议等制度。下设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指导二级学院健全职业教育集团、产业学院、现代学徒制特色学院等校企协同育人管理办法和运行机制。
  健全专家治校教授治学机制。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确立学术委员会最高学术权威地位,统筹行使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建立专家、教授、博士联系会议制度,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在办学治校中的指导作用。建立专业建设委员会,充分行使由行企校专家、教授、高技能人才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在专业设置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业绩评定等方面的独立职权。建立教材选用委员会章程,充分发挥教材在课程建设、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独立职权。   健全以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为主体的民主监督机制。健全议事规则和办事流程,充分发挥“双代会”的民主协商和监督职能。完善工会、妇女工作委员会管理制度,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和合理诉求。完善统一战线工作制度,进一步加强学校统一战线工作和党委联系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工作制度,充分保障党外知识分子参与办学的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健全以党纪党规落实、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资金规范使用为关键的权利运行监督机制。完善党内监察巡察制度和党务校务公开制度,校院两级、专兼结合的教学督导管理制度,“同行评价、学生评教”评价制度,以及“上下互通、双向反馈、良性运行”的人才培养质量报告制度。
  4.2 创新提升高职院校治理能力
  科学完善的现代化内部治理体系,必须以自主治理、自主保证为基础,以善治智治为目标,形成自我约束、自我评价、自我改进、自我发展的全要素网络化具有预警功能和激励作用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学校、教师、学生、专业、课程五个层面、教师、学生、专业三个发展中心以及一个信息化平台为支撑的人才培养质量诊断与改进螺旋工程,形成全员质量、全过程质量、全方位质量内涵发展新生态。
  研究实施全面推进考核性诊改工作的运行方案,制定实施进程表和考核标准,推进覆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考核性诊改,为绩效管理和绩效分配奠定基础。
  以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为基础,引入权威第三方评估机构,从学校、举办方、行业企业、学生、家长五个维度设立评估指标体系,增大专业设置、课程改革、教学效果、学生满意度、社会贡献度、毕业生受社会认可度等指标权重,倒逼学校专业设置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社会公信力和认可度提高等健康良性发展。
  制定干部管理队伍教育培训规划,完善干部培训学习制度,打造政治家、专家型干部管理队伍。推进落实“定岗定责定员”工作,打造按需设岗、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科学考核的用人机制。推进行政、教辅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一岗一考”,教师的“一绩一考”,体现岗位差异性和工作贡献度的绩效考核,形成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参考文献
  [1] 苏志刚.治理共同体:类型教育背景下高职教育治理结构的创新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7):61-65.
  [2] 唐智彬,方颖军.论当前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现代化的现实路径[J].职教论坛,2020(2):24-30.
  [3] 邵坚钢,周思勇.院校治理视角下的高职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成就、问题与优化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19(8):82-86.
  [4] 陈寿根.推进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现代化的关键点[J].教育发展研究,2018,38(5):3.
  [5] 张剑,周斌.国家审计推动高校教育治理走向“善治”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14):216-217,220.
  [6] 周振.应用技术型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探索——基于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视角[J].科技资讯,2016,14(24):96-9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916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