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鸿门宴中刘邦逃席价值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周长青

摘 要:刘邦冒着生命危险亲赴鸿门宴,不断向项羽示弱,让项羽觉得不必杀之,且杀之不义。刘邦的逃席不但让他逃过了范增的刺杀,让项羽放松警惕,且窥视到了项羽内心的弱点及项羽军营中君臣关系、臣子关系的微妙。这些都为将来刘邦击败项羽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鸿门宴 项羽 刘邦 逃席 价值

鸿门宴的故事早已经被选入教材、编成戏曲,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这个故事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是《史记》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反映了楚汉相争初期刘邦和项羽之间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影响深远。

“虽是开端,却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这场战争的终结。这样说,是因为司马迁通过对这次宴会全过程(包括会前斗争和会后余波)的描写,生动地揭示了项羽的悲剧性格:他自矜功伐而又‘妇人之仁’。这种性格不改变,他就必然以失败告终。而刘邦在宴会上能化险为夷,跟善于利用对方性格弱点也是分不开的。”这是(苏教版)教师教学参考书中对鸿门宴的评价,被很多读者认同。但只部分地说出了刘邦能化险为夷的原因。至于逃席的意义基本没有提及。

鸿门宴的胜利者是刘邦,这无可争议。至于为什么是刘邦,很多读者,尤其是中小学生,都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太简单了,因为刘邦与项羽实力对比悬殊,打不过,当然只有逃。在充满杀机的鸿门宴中成功地逃离了出来,这就是最大的胜利。这种说法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忽视了很多问题。

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鸿门与霸上相距不超过四十里,如果从“间道”(小路)走,则不超过二十里。而且公认的是,刘邦军队的战斗力与项羽军队的战斗力不可同日而语。张良曾经这样问刘邦:“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开始默不作声,后来才无奈地说:“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如此局面,看似逃无可逃,所以只有赴宴。

在宴会之后,双方军事实力的对比也并没有什么变化,而且刘邦还将谋士作为“三杰”之一的张良留在了鸿门,项羽的军营里。如果逃跑能免祸的话,刘邦又有什么必要赴宴呢?况且宴会后项羽想要追杀刘邦,难度不会比宴会前更大。刘邦仍然看似逃无可逃。既然如此,刘邦逃席的意义在哪里呢?

其实答案都在《史记·项羽本纪》中,读者只有仔细阅读文本,才能发现以下隐藏在文本中的事件的逻辑关系。

一、项羽攻杀刘邦的“必要性”及“随意性”

在宴会前,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怒的原因是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告密的内容:“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沛公欲王关中”,这是项羽无论如何接受不了的,这是项羽攻打刘邦的必要性。项羽当时攻打刘邦的心情是相当迫切的。“旦日”就要完成。范增更是让项羽攻打刘邦的积极推动者。“(刘邦)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范增了解项羽,不惜编出“天子气”这种谎话来刺激项羽,进一步强化攻打刘邦的必要性。

另外一個项羽杀刘邦的理由被很多人忽视了。那就是“随意性”,就算项羽暂时相信了刘邦没有称王的野心,也不是不可以杀他。因喜以谬赏,因怒而滥刑,宁可错杀,不可不杀,这是很多有权势的人的做事法则。刘邦随时可能因为某些不可预料的原因被项羽攻杀。

二、如何消解项羽攻打刘邦的必要性和随意性

张良给出的建议是:“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这是尊项羽为王,对项羽示弱,目的是消解项羽攻打刘邦的必要性。问题是项羽为什么要听信这种话?项伯对沛公说:“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项伯提出让刘邦赶在天亮项羽发动攻击前,亲自去向项羽道歉。这样刘邦“不敢背项王”的可信度就会增加。

项伯回去后,“具以沛公言报项王”。还加上一句:“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在表明刘邦不会称王,项羽没有攻打刘邦的必要性后,这句话看似没有用处,实际上价值非凡。它突出了“义”,这当然是项羽看重的。

项伯突出一个“义”,实际上就是杜绝上文说的“随意性”。刘邦已经不打算称王,再杀就是“不义”了。在项羽眼中,“义”不是不可以背弃,比如与“称王”的诱惑相比,“义”就可以放在一边了,否则他也不会背弃与怀王的约定了。但当刘邦表明不称王的时候,“义”就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了。这样就将项羽杀刘邦的概率进一步降低。项羽的反应是“许诺”,已经松口了。

当刘邦只带了百把人来到鸿门后,刘邦道歉,进一步示弱:“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刘邦还将产生矛盾的原因归结为小人之言,项羽当然不愿意和小人为伍。刘邦还是在“必要性”和“随意性”上做文章。“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羽的一番话说明当时他对刘邦的敌视心理渐渐消解。但项羽并未将刘邦看作朋友,这从宴会中的座位方向就可以看出来。从项羽的一系列的反应来看,刘邦的形势已经大为好转。不过,刘邦的危机还没有完全解除。因为除了不可预测的项羽外,还有一个必杀刘邦的范增。

三、宴会中的隐情

读者都明白,在宴会中,最想杀刘邦的是范增。

宴会开始时,在场的有项羽、项伯、范增、刘邦、张良,从表面上来看,刘邦方面和项羽方面的实力是不匹配的。项羽如果要杀刘邦,当然是轻而易举的事。但由于项伯不愿杀刘邦,项羽面对范增的示意“默然不应”,宴会中刘邦暂时比较安全。范增于是让在外面的项庄进来,“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现场的平衡被打破,项伯居然伴舞,且常常“翼蔽之”,项羽此时依然不表态。他的迟迟不表态,让场面紧张,却又滑稽。

范增想杀刘邦,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他无法指挥项羽,却也无法指挥项伯,所以只能将杀人的事情交给项庄,项庄也只能借舞剑“意在沛公”,想制造擦枪走火的局面,而不敢直奔主题。项伯当着项羽、范增的面阻止这场刺杀活动,范增也无可奈何。

张良召入樊哙后,范增没有采取进一步的行动。那么范增在项羽集团中权力究竟有多大?从宴会中也可以窥出一点点,如果他有足够的权力,项羽对他足够尊重,即使项羽不表态,以当时的双方武力对比,范增依然可以诛杀刘邦,无论在宴会现场还是在刘邦如厕的过程中,都有足够的机会。由此可见当时项羽在集团中说一不二的地位,范增也只能小心翼翼地劝诫、试探。

项羽究竟在想什么?司马迁没有明确地写出来,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项羽此刻可能很享受这种强者的感觉,看到刘邦在宴会现场如此胆战心惊,性命如蝼蚁一样被他捏在手里,怕是早已经觉得没有杀他的必要了。

四、刘邦逃席是否有必要

刘邦借口如厕,同时喊走樊哙,从文本中看,张良当时也出来了,也就是说在有一段时间内,宴会现场是没有客人的。项羽只是让陈平召刘邦,并没有采取进一步的行动,也没有大发雷霆。

刘邦为什么要逃?即使能逃到军营,就不怕被项羽追杀吗?宴会前与项羽相比的“固不如”,在宴会后又有什么实质性变化呢?

如果刘邦留下会如何?刘邦方面认为范增肯定会调动一切手段杀刘邦,只要不离开就有被杀的危险。因为刘邦他们不知道范增有没有其他手段。当时对刘邦来说,范增必杀之的决心对他的威胁是最大的。项羽也应该在观察,如果刘邦总是能化险为夷,处变不惊,那倒也算得上一条好汉,那就有杀他的“必要性”了。

刘邦逃跑,范增当然是没有办法在现场杀他了,从后文可以看出,范增也没有权力调动军队去围剿刘邦。项羽则觉得这人只是一个懦夫,追杀他的“必要性”已经没有了。

所以,刘邦这一跑,躲过了范增,也稳住了项羽。

不辞而别的问题在于,如果因为这个激怒项羽,依然很危险,会加大“随意性”,因为刘邦这种做法是不尊重主人在先。所以刘邦留下了张良来善后。张良带来珍贵的礼物,这是表达一层敬意。张良说:“(沛公)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经至军中。”怕死是逃跑的理由。同时继续示弱,这样一个刘邦,在项羽心中是不能够争夺天下的。因为“义”,也不能随便杀之。

前文已经提到,项羽起初怒而欲攻击刘邦的原因就是刘邦要称王,现在这个最大的矛盾在项羽看来已经解决了。所以不必殺之,且杀之不义。所以“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反应很平淡。

后来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在刘邦率先攻打项羽之前,项羽都没有再对刘邦动手。可见,鸿门宴让项羽对刘邦完全放心,项羽在放心之余,就“义”字为先了,这让刘邦有相对较长的时间来调整。

综合起来,刘邦逃席,十分必要,不但逃过了范增的刺杀,而且让项羽放松警惕,且窥视到了项羽内心的破绽及项羽军营中君臣关系、臣子关系的微妙。这些都为将来刘邦击败项羽提供了基础。

文章的妙处只有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才能感受到,要读懂文章首先要懂得如何去读。就《史记·项羽本纪》而言,解读的角度还有很多,期待读者们有更多精彩的解读。

作 者: 周长青,硕士,江苏省射阳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教材、教法。

编 辑: 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99209.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