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青海省企业外宣翻译现状及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籍天璐

摘要: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外宣翻译在青海企业实现“走出去”的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青海50家企业的外宣网站的研究,发现青海企业外宣翻译存在意识层面不够重视、语言层面不够准确和文化层面缺乏了解的问题。提升青海企业外宣翻译水平,需要采取加大校企合作,加强外宣翻译人才的培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措施,以提升翻译质量。

关键字:企业外宣翻译;翻译策略;翻译人才;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0)23-0012-03

青海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处于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交汇地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青海进一步发挥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区位优势,积极推进深度融合,有力地推动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据西宁市海关统计,2019年,青海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达14.4亿元,增长13.9%,占青海省外贸总值的38.7%,比重提升12.4个百分点;省内3所高校已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所学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青海省在欧美、东南亚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新建国际营销网点3个,对外贸易国际营销网点达到18个。

在青海企业实现“走出去”的跨文化实践中,企业外宣日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它不仅帮助企业吸引外国潜在的客户,还促进企业树立良好的文化形象,增强了国外客户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客户对青海企业的接受度、信任度和黏度。但是,目前青海企业外宣效果仍然有很大提升的空间。笔者对2019年青海企业50强的对外宣传资料,包括网站、简介、名称和广告等进行收集,调研分析后发现,目前青海企业外宣翻译现状不容乐观,存在很多不足和问题需要解决。

一、我国企业外宣翻译研究进展

外宣翻译是把大量有关中国的各种信息从中文翻译成外文,通过图书、期刊、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及国际会议,对外发表和传播。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我国企业外宣翻译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

(一)外宣翻译研究的三个阶段

外宣翻译研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2004—2006年是外宣翻译的萌芽阶段。2004年和2005年,黄友义连续两年在《中国翻译》上撰文,提出了“外宣三贴近”原则①,呼吁译界和学界关注外宣翻译质量。2007—2010年是稳步发展阶段,一些学者从西方翻译理论视角对我国外宣翻译进行了研究,如周锰珍从目的论出发,对外宣翻译的资料进行深入探讨。黄慧在建构主义翻译观的指导下,分析了具体的外宣材料《做可爱的上海人》。2010开始,外宣翻译研究逐步成熟,成果数量突飞猛进,并向全新视角和领域转向。2013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朱义华的《外宣翻译研究体系建构探索》跳出了具体翻译理论指导下的外宣翻译问题及策略研究,将外宣翻译研究从微观层面上提到了宏观层面。2014年出版的《外宣翻译导论》中,张健将应用翻译学与对外传播学结合,从跨学科的角度探讨了外宣翻译的主要特点、基本原理和翻译策略。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外宣翻译和传播学进行更紧密的联系,从国家形象建构层面开展相关研究。如孔令翠运用营销领域的SWOT分析法对外宣翻译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对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与文化软实力提出建议。由此可见,外宣翻译研究从无到有,经过近二十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我国应用翻译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

(二)企业外宣翻译研究的主要分类

企业外宣翻译是指与企业经营、管理等活动有关,涉及企业经营范围内,企业与企业以及企业与社会之间不同语言信息相互转换的活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学术界对企业外宣文本的翻译也越来越重视,成果主要分为以下四类:第一类是在西方译论指导下企业外宣翻译策略研究,涉及翻译理论主要有功能视角、顺应论视角、文本类型视角和翻译生态学视角等。第二类是企业外宣翻译中个别信息的翻译研究,如企业名称的翻译、企业商标的翻译和企业广告语等。第三类是语言文化特征和信息处理的研究,如企业简介语言特点、企业文化差异等。第四类是地方企业外宣翻译的现状及发展,主要探讨企业外宣翻译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如安徽企业外宣翻译研究、河北外宣翻译策略研究。国外的相关研究主要讨论企业网站跨文化翻译和广告的翻译,尚未见系统性探讨企业外宣翻译问题的研究文献。

由此可见,企业外宣翻译已引起学界重视并产出了一些成果,但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目前的研究大多用西方翻译理论来指导我国的翻译工作,而企业外宣翻译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缺乏理论突破,青海企业外宣翻译研究目前尚处空白阶段。

二、青海企业外宣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一)意识层面

目前,从宏观层面看,青海企业的外宣翻译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根据青海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的“2019年青海企业50强”名单,笔者对50个企业网站进行了调研。其中,有23家企业有对应的英文名称,另外27家企業则没有规范的译名,甚至有近十家企业没有官方的网站。在拥有官方网站的40个企业中,仅有3个有较为规范的英文版网页(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远东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有4个企业的网站上有个别英文标识。

在“互联网+”的时代,网站是一个公司的门面,是消费者和投资者与企业建立联系的重要渠道,而企业外宣的目的是向海外客户宣传企业形象,最终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而目前青海企业外宣翻译的现状无法满足青海不断提高的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语言层面

从语言层面上看,青海省企业外宣翻译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语法错误、用词不当、中式表达、主谓不一致等,究其原因是译者外文水平不高,或是译文未经校对。

例如,青海农牧生产资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网站上有一句公司的口号“创新以农业为本,建立诚信机制”,译文为“Innovation in agriculture,Establish credit machanism”。口号中前半句innovation是名词,后半句establish是动词,语言结构显得混乱。汉语口号标语经常使用动宾结构的短语,而英文口号标语具有名词化的特点,这句口译可以改译为“Innovating in agriculture,estabilishing credit machanism”。

再如,西宁五金矿业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将企业文化“诚实务实、自强不息、开拓创新、追求卓越”,译为“integrity pragmatic,strive constantly,striving for excellence, developing innovation”。由于译文未经校对,开拓创新和追求卓越两个短语译文颠倒,出现了错译。除此之外,还存在名词、动词和形容词搭配混乱的现象。其可以改译为“Integrity and pragmatism,Self-reliance and perseverance,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Pursuit of excellence”。统一的名词性短语可以使得企业文化简洁而有力量。

而青海平兴建设集团的标语英译则是明显的中式翻译。标语为“创造品质工程,安全质量双保障”,其英译为“We try our best to build the most .rst-class engineering,We provide you with safety quality double guarantee”。这两句标语的翻译带有明显的汉语痕迹,既不易被英语为母语者所接受,又丢失了口号简洁有力的特点,可以改译为“First-class engineering with both quality and safety”。

(三)文化层面

汉语和英语体现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反映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因而两种语言所体现的审美观、逻辑观也有所不同。中国企业在宣传自己时通常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突出企业地位,语气庄重,叙述客观,但同时容易疏远企业和客户的心理距离;西方企业大多采用第一人(we,our)的视角来叙述,语气亲切,无形中拉近了企业和客户之间的距离,体现出“顾客至上”的企业文化。

欧美企业外宣文本资料一般直接介绍公司的业务或产品类型,然后主次分明地介绍公司的产品或服务,突出公司理念和公司文化。欧美企业概况前面都配一个小标题如:Our Company或是Who we are、Our Team或是Our people、Our business或是What we do、Our culture and mission、Our goal and commitment等,这样重点突出,条理清晰。而在笔者调查的青海企业中有英文网站的企业中,有的没有英文小标题,有的小标题完全直译,导致给人一种信息罗列、杂乱无章的感觉,不符合欧美受众的阅读习惯和心理期待。

如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的网站上有以下几个小标题:Company Pro.le(公司简介)、News(新闻)、Engineering construction(工程建设)、Resource Management(人力资源)、Authentication(认证)、Enterprise culture(企业文化)、Contact us(联系方式)。可以看出,这些小标题都是完全直译过来的,虽然没有语法错误,但是没有照顾到目标读者的阅读感受,显得非常混乱。几个标题的人称视角不统一,没有经过润色,长短不一。若稍加调整译为:About us、Our News、Engineering Construction、Our People、Our Certi.cation、Our Culture、Contact us,则变得简明清晰很多。

三、提升青海企业外宣翻译水平的建议

(一)加大校企合作

目前,青海企业中从事“一带一路”外宣翻译工作的专业人才队伍非常缺乏。笔者仅是从汉英翻译的角度做了一些分析,若是涉及小语种的外宣翻译,那情形将更加堪忧。可见青海企业外宣人才的储备还是很滞后,尤其是精通英语和投资地区国家小语种的专业翻译人才更是缺少,这将给青海企业在一些国家的合作项目建设中带来不便。高校是翻译人才相对聚集的地方,不管是专业教师还是优秀的英语专业学生都可以为青海企业外宣翻译做出贡献。因此,要提高青海企业外宣翻译的质量可以从高校和企业两方面做起。企业应当主动加强与高校的合作,积极借力高校的翻译人才和数字资源提升外宣翻译的质量。高校也可以为青海企业在职翻译人员提供系统化的培训,帮助企业提高翻译水平。

(二)加强外宣翻译人才的培养

从笔者调查的情况来看,青海省涉外企业对外宣翻译并不重视,企业的外宣资料有的是软件翻译,有的是以低廉的费用让不专业的人去翻译,其结果当然不理想。企业外宣翻译的质量关系到企业的形象推广和业务拓展,企业应有意识地去招聘和培养合格的翻译人才。

省内高校也应改革翻译教学,为青海省的建设输送合格的、“接地气”的翻译人才。目前,青海高校翻译教学的普遍问题有教材陈旧、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短缺等。这些问题制约着翻译教学的效果,使英语专业及翻译专业的毕业生无法适应青海经济、政治的要求,无法胜任企业外宣的翻译工作。因此,高校翻译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青海高校应增加翻译专业教学的学分和学时,在课程设置的时候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社会的需要;翻译教学中要注重语料的更新,可以与企业合作,选用一手的企业外宣翻译资料对学生进行训练;最后,应加强翻译专业的师资建设,从事翻译教学的教师应当具备一定的翻译实践的经历。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首先,良好、规范的企业外宣翻译效果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扶持。建议青海政府相关部门协调建立外宣翻译人才储备库,邀请省内外乃至国内外语言工作者参与青海省企业外宣翻译与传播的工作,为企业外宣翻译提供充足的人力保障。其次,政府相关部门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翻译研究基金项目,对企业、自由翻译者和高校相关专业的教师与学生等翻译资源进行整合,加大对企业外宣翻译研究的投资力度,以实现多方共赢目标。

四、结语

在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青海企业走出去是大势所趋,树立优良的涉外企业形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企业外宣翻译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青海企业外宣翻译的现状不容乐观,首先是意识层面不够重視,其次是语言层面不够准确,再次是文化层面缺乏了解。对此,青海企业要立足自身,积极寻求方案解决问题,建议加大校企翻译合作的力度,加强对外宣翻译人才的培养。这样,青海的知名企业才能更好地“走出去”,提升青海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注 释:

①“外宣三贴近”原则: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

参考文献:

[1]付天军,孙黎明.企业外宣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智库时代,2018(48).

[2]刘季春.为什么对外宣传中常有翻译谬误?[J].上海翻译,2015(2).

[3]卢小军.中美网站企业概况的文本对比与外宣英译[J].中国翻译,2012(2).

[4]曾利沙.论翻译学理论研究范畴体系的拓展——兼论传统译学理论的继承与发展[J].中国外语,2017(1).

[5]张久全.“一带一路”视域下安徽知名企业外宣翻译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18(4).

[6]张媛媛.“一带一路”战略下的河北省外宣翻译策略研究[J].邢台学院学报,2018(1).

[7]张健.外宣翻译导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籍天璐(1991—),女,汉族,山西忻州人,单位为青海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责任编辑:王宝林)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青海师范大学中青年科研基金项目“‘一带一路’视阈下青海企业外宣翻译现状及对策研究”(编号:2019sk001)的成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99233.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