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高音琵琶研制及实践的调研与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隋琼莹

摘要:高音琵琶是琵琶演奏家和制作家在常规琵琶的基础上,共同研制和改良的一种形制类似、音域较高的弹拨乐器。作为一种相对新型的乐器,高音琵琶在各类演奏实践中有了一定应用,也得到了业界广泛的关注。本文对当前常用的三种高音琵琶的研制和改良进行调研,并进行比较与探讨。

关键词:高音琵琶研制;小琵琶;高音琵琶实践

中图分类号:J6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5-00-02

高音琵琶是琵琶演奏家和制作家在常规琵琶的基础上,共同研制和改良的一种形制类似、音域较高的弹拨乐器。高音琵琶于1989年研制成功,并于同年11月8日在新型专利公报上公布的,作为一种相对新型的乐器,在各类演奏实践中有一定应用,也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从型制上看,高音琵琶与常规琵琶类似,同样具有梨形音箱,并沿用了常规琵琶的六相二十四品,体型较常规琵琶更小,但稍大于柳琴。从音域上看,高音琵琶高于常规琵琶一个四度或八度,其中一种型制还增加了一根定调D的低音弦。

从分类及应用上看,现阶段可查证的高音琵琶共有3种,分别应用在中央音乐学院弹拨乐团、章红艳弹拨组合以及中国音乐学院杨靖琵琶室内乐团,其主要作用是演奏琵琶的高音声部,丰富弹拨乐组合的音域及音色。笔者认为,高音琵琶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和完善,已经展现出了一定的演出效果和实践意义,值得进一步探讨、改进和推广,对我国历史悠久、品类众多的民族弹拨乐器而言是一种改革和发展。

1 高音琵琶的研制过程

高音琵琶的研制是由乐团排练需求驱动的,在30年的传承、借鉴和发展中,逐渐形式了3种较为稳定的型制。

异型高音琵琶是最早研制的一种高音琵琶,由北京歌剧舞剧院演奏员文博和中央音乐学院弹拨乐团共同研制,并在中央音乐学院弹拨乐团中试用。

高音琵琶与常规琵琶演奏技法基本一致,右手带指甲演奏,因此,琵琶专业的学生不需要额外学习,在熟悉把位和弦距之后即可上手,能够较为便捷的应用和推广。同时,高音琵琶弥补了常规琵琶在高音声部的欠缺,而且与常规琵琶在音色上较为相似,丰富了弹拨乐团中琵琶的高音音域和表现力。因为没有任何历史数据或资料可供参考或借鉴,异型高音琵琶的研制完全是建立在反复试验的基础之上的。首先是确定高音琵琶琴身的长度,根据比常规琵琶音乐高一个八度的要求,我们知道,琴弦越细、弦长越短则发音越高,但同时要考虑琴弦有足够的强度和较为稳定的震动频率[1]。综合以上因素,结合多次试验得到的数据和经验,最终确定了高音琵琶的有效弦长为530毫米,也因此推出了琴身的长度为820毫米,比常规琵琶缩短了约200毫米,面板宽度为230毫米,比常规琵琶窄了约90毫米,但仍沿用常规琵琶的六相二十四品,保持了演奏技法的一致性。

此外,异型高音琵琶在细节设计上也有一些特殊考量。一是异型高音琵琶因乐器体型较小,为了使演奏者在演奏高音区时左手更为轻松,更好地发挥演奏技巧,设置了非对称的高、低音琴腰。二是琴身底部添加了木质琴托,能提高持琴的稳定性,防止左右滑动。因琴身变短,如果仍延续常规琵琶的弹琴姿势,则演奏者头部易碰触琴轴,高把位左手按音需弓起背部,不利于演奏时的音色控制,所以用琴托抬高琴身,能使演奏更为舒适,右手触弦点得到正确角度。三是琴轴采用机械琴轴,有一定摩擦力,不会轻易滑脱,方便演奏者拧弦和定弦。四是复手增设微调,主要解决按音的音准问题。因为五根琴弦的有效弦长各不相同,音域越低弦长越长,音域高则相反,有时空弦的音准了,按音后音准又差些,用微调来调节有效弦长,可以提高按音的精准度。五是弦距的缩短,与常规琵琶相比,弦距缩短为20毫米,并增加了一根定调为D的低音弦,五根弦距的总和等同于常规琵琶的四根弦距的综合,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

笔者对制琴者文博进行采访,了解到一些最初设计五弦异型高音琵琶的理念。文博认为琵琶的低音区音色不够丰满,自己在演奏一些作品时,感觉并没有落到根音,期待的低音效果达不到。除此之外,增加一根低音弦还可以丰富高音琵琶的和声效果,和弦更为多变。

这里需要补充的是,五弦琵琶的概念古已有之。《通典·乐典》《旧唐书·音乐志》《新唐书·礼乐志》和《乐书》等文献均有记载“制如琵琶,稍小”,而在实践中,五弦琵琶并不一定小于四弦琵琶[2]。

五弦琵琶小于四弦琵琶的现象也确实存在,这是因为五弦琵琶本身就有大小之分。五弦琵琶的外形式样较多,颈项分为直项、曲项两种,音箱有半长梨形、半圆梨形、扁梅花形和扁圆形等等。敦煌早期壁画中,五弦琵琶多为曲项、半长梨形音箱,龟盘至山口处逐渐缩小,呈切开的长梨形,琴身横置演奏,琴头朝向左下方,演奏者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将龟盘挟抱于右肩处持拨。在莫高窟唐代壁画中,音箱呈半圆梨形的五弦较为多见,琴颈细长呈棒状,面板上开有两个对称的弯月形出音孔,这是经过中原乐工改革的五弦。莫高窟220窟的扁梅花形音箱的五弦琵琶较为独特,音箱似花瓣,琴颈细而长,琴头向后弯曲,是古代中原与西域乐器互相借鉴、融合的见证。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异型高音的琵琶的研制受到了古代乐器的启发和影响,是民族弹拨乐器的传承和发展。

笔者参与异型高音琵琶的试用和演奏约有5年的时间,在实践中,异型高音琵琶也显露出一些制作上有待完善的地方。比如,空弦和按音音准差别较大、琴弦易断、音色发干等,影响了演奏的效果。2015年起,制琴师傅杨明在异型高音琵琶的基础之上,研制出了新的高音琵琶(为了区别,又称“小琵琶”),该乐器针对异型高音琵琶在实际演奏中的一些问题,从音准、音色、弦距等方面对异型高音琵琶進行了改良,并在外观上进行了调整,使高音琵琶的形制更加优美,演奏更加可靠,便于普及和推广。

“小琵琶”的材质与常规琵琶一致,采用红酸枝为底料,琴身820毫米,面板宽230毫米,在外观上仍保留梨形音箱,沿用六相二十四品。但琴头采用了直径佛手头,造型较为新颖独特,与常规琵琶有所区别,同时呼应了古代五弦琵琶的形制。琴轴放弃了机械琴轴,而改为常规琵琶的木质琴轴,复手大小与常规琵琶一致。琴弦放弃了五弦,而改为常规琵琶的四弦,音域仍比常规琵琶高一个八度,弦距为28毫米。在目前的演奏实践中,体现出了改进的意义和价值。

杨靖琵琶室内乐团中的高音琵琶,是由制琴师傅满瑞兴受中国音乐学院教授杨靖委托研制而成的,制琴最初的创意源于杨靖老师。杨靖老师看到胡琴室内乐演奏中乐器分为高胡、二胡和中胡,虽然同属胡琴系列,但是音域和音色多样,大大丰富了胡琴室内乐的层次和表现力,因此萌发了制作高音琵琶和低音琵琶的想法。同时,常规琵琶演奏琵琶室内乐作品时,在高音区音色较弱、偏燥,与其他声部不太和谐,为了改善这一缺点,特别向满师傅定做了一把高音琵琶。该乐器在型制上与常规琵琶基本一致,比常规琵琶短两个半相,面板宽约290毫米,琴背比柳琴厚,木质琴轴,音域比常规琵琶高四度,定弦为RGAR,音色上更向琵琶靠拢,主要作为琵琶高音的补充。

杨明师傅制作的“小琵琶”在型制上对异型高音琵琶做了多处改良和创新。琴头由传统的如意头琴头改为直径佛手琴头;琴轴由五根机械轴改为四根木质琴轴,增强了调弦的灵活性;琴身改为对称腰身,基本解决空弦与按音的音准问题,去掉了木质琴托,使高音琵琶更美观;弦距由之前的25毫米改为28毫米,增加了弦距宽度,更加便于演奏者弹奏。杨明师傅制作的“小琵琶”(以下简称“扬琴”)与满瑞兴师傅制作的高音琵琶(以下简称“满琴”)在外观上的差别较大,扬琴的外观更为小巧,像柳琴,满琴的外观略大,像小号的常规琵琶。在有效弦长上,扬琴较短,音域更高,定弦上的四根弦均比满琴要高五度。在品距间隔上,扬琴的品距间隔较小,提高了左手按音的难度,特别在高把位按音时,需要左手指尖力量更强、准度更高,以保证按音的清晰度。在弦距间隔上,扬琴的弦距间隔比满琴略小,提高了演奏者对右手的难度,要在保证弹清楚音的条件下,不触碰旁边的琴弦。在音色表现上,扬琴的音域更高,更有穿透力和辨识度,在乐团中更像是一个独立的音素,而满琴音域较低,音色更向琵琶靠拢,主要是作为常规琵琶高音区的补充。

2 高音琵琶的实践和改良

高音琵琶自研制成功后,便在中央音乐学院弹拨乐团中得到广泛运用,乐团所演奏的弹拨乐作品均由高音琵琶演奏高音声部,并逐渐由高音声部的补充发展成为有一定独立表现能力的乐器。

作为一种问世时间较短的新乐器,高音琵琶在实际应用中,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一是音准问题。在高音琵琶的实际应用中,音准是最大的问题。空弦与按音的音准差异大,仅靠底部微调来调节按音的音准,只能调准一弦的音准,有时受天气影响,温度变化,一弦上的各品之间也无法保证音准,二弦、三弦、四弦、五弦只能调节按音音准,差距最大时,空弦和按音会相差一个小二度,每隔几个月就需要重新排品,音准不稳定。

二是琴弦问题。高音琵琶琴弦需要特别加工制作,加之琴弦制作工艺不够成熟,琴弦张力明显不足,演奏时力度稍大便会导致一弦断弦。

三是音色问题。高音琵琶音色较为干瘪,余音不足,在大乐队中声音穿透力不足。

根据对杨明师傅制作“小琵琶”体会的采访,上述问题可以通过采取有效方法改良。

關于音准的问题。杨师傅认为,导致空弦和按音音准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是不对称的高、低音琴腰。音准由有效弦长控制,想要做到外弦的音质统一、上下品的音准统一,就要保证有效弦长的振动平均,只有左右两边的面板对称了,振动频率才会平均。采用微调解决音准,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即使按音准确了,空弦仍然无法保证音准。因此通过对称面板、改用比常规琵琶复手小10毫米的云字头复手等方法,可以解决高音琵琶的音准问题,使各弦各品之间的音准相对稳定,无须经常排品。

关于琴弦的问题。杨师傅委托北京小提琴厂,根据高音琵琶一弦的有效弦长,采用进口钢丝,提高强度,特别研制了专供高音琵琶使用的一弦。二弦、三弦、四弦则由乐器厂使用机器进行音准调节,从而降低误差。

关于音色的问题。与常规琵琶制作同理,面板的薄厚度要适中,太薄了声音发空、干瘪,木料的材质越硬,琴的声音越亮,杨师傅对琴背进行了调整,加厚了琴背和面板,使其音色更加透亮、具穿透力。

关于琴轴的问题。高音琵琶使用机械琴轴有一定的弊端,因高音琵琶琴弦张力较大,质量不够好的机械轴经长时间使用后,内部容易磨损,握杆配合度较差,易松动、自然滑落,实用性不强。木质琴轴调弦更加灵活,便于调节琴弦松紧。

关于外观的问题。为使外观更具特色和辨识度,可将琴头设计为直径佛手琵琶,这种琴头最早在唐代出现,近代多被南方琵琶采用。琴身底部的木质琴托因影响整体美观,改良后没有继续使用,琴托的取消使琴身高度变矮,所以演奏者在演奏时需抬起左腿,与柳琴演奏坐姿一致,辅助抬高琴身。

3 高音琵琶的发展前景

针对高音琵琶实际演奏出现的问题,经过不断改革和调整,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和稳定的制作技术,收集了较为细致和科学的制作数据,也积累了一定的演出和实践经验。可以说,高音琵琶已经具备了普及和推广的条件。

同时,高音琵琶的演奏方法与琵琶基本一致,会弹琵琶就会演奏高音琵琶,不需要额外学习。在表现力上,高音琵琶又具有类似柳琴的音色,基本实现了解决琵琶和柳琴演奏人员供需问题的研制初衷,也为琵琶专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近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高音琵琶作为一种新型乐器,得到了一些当代作曲家的关注,在为弹拨乐创作作品时,会专门了解这件乐器的音色和演奏特点,根据它自身的音域和技法特点谱写高音声部的旋律,这又为高音琵琶的发展增加了助推力。

当然,高音琵琶在形制和演奏等方面还有较大的改进空间。以笔者个人的体会,在形制上,高音琵琶的高把位品距过窄,导致按音较为困难,同时音色偏干、音质略尖。琴头改为直颈佛手琴头后,山口处角度偏小,摩擦力减弱,导致琴轴易松动。在演奏上,高音琵琶与常规琵琶在演奏技法的延续和区别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归纳,针对高音琵琶音色的独特技法还有待进一步开发。

4 结语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作为民族弹拨乐器大家族中最新的成员之一,高音琵琶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笔者结合自身试奏高音琵琶的5年的经验和体会,对高音琵琶的发展和现状进行梳理,希望能为高音琵琶的普及和推广提供一定的助力。

参考文献:

[1] 钱铁民.关于琵琶改革的设想与改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4(02):79-81.

[2] 金衍麟.关于琵琶改良的几点想法[J].乐器科技,1979(01):22.

作者简介:隋琼莹(1989—),女,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方向:亚洲音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17030.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