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疗愈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精神分析调和模型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白瑄

[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也愈发严重,网络的消极影响更为突出。本研究从精神分析理论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了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精神动力成因,并从地形学模型、结构模型、客体关系理论和自体心理学四个不同的角度分别阐述了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精神分析治疗核心元素。结合不同模型的分析特点,通过探索动力性无意识领域,调和包含洞察、分析防御、共情、领悟、探索梦的精神分析模型,疗愈方法也在为适合大学生个体差异的过程中持续发展着。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成瘾;精神分析;无意识领域;疗愈模型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21)06-0051-07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1.06.009

大学生网络成癮已经是当前学生群体中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从网络信息的多元化和极速化的传播特征来说,它极易吸引接受新鲜事物较快的大学生,甚至形成成瘾症状。

1964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依赖”的概念,非病态成瘾现象愈发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而网瘾、手机综合症、手机依赖等相关术语则成为网络成瘾最常见的表达方式。面对常见的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在不出现影响正常学习生活的精神障碍的前提下,低成瘾现象是很难引起人们关注的,特别是在日常活动较为自由的大学校园,成瘾的破坏性在网络优势的掩盖下对大学生的侵蚀愈发严重。由于如此多的成瘾群体的存在引发了很多心理问题,如人际交往障碍、睡眠障碍、躯体障碍、焦虑症、抑郁症等。以往的研究更多关注于对行为本身的阻断,而个体网络成瘾背后强大动机下的内驱力和冲动赋予成瘾行为极大的能量。通过对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觉察,有助于唤醒成瘾机制,提供分化瓦解的机会。一例北京回龙观医院的网瘾入院大学生患者,在治疗初期以各种形式拒绝治疗,为打开患者内心的心理壁垒,治疗师有效利用手机作为联结与患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在漫长的僵持与接触过程中逐渐打开患者成瘾的大门。分析的重点在于改进现实的心理适应方式,并有效应对超我的规则要求。精神分析理论作为一种“深层心理学”,其关注那些被欲望压抑下的无意识冲动对意识的影响,基于描述性的病源分析可以以动态的形式溯源其因果关系,并通过对心理活动的探讨修通心理情结。因此,精神分析理论既能够分析成瘾现象的背后原因,同时对精神分析心理治疗技术的调和也可以理解为解决成瘾心理障碍的根源。

一、网络成瘾的精神动力

精神分析作为古老的心理学理论,最为深入地剖析了引发人类行为的心理学因素。在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的众多研究中,学者大多把该现象看成了行为的一部分,习惯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探究网络外在刺激源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这种从S-Rtheory出发的研究夸大了个体对刺激源的适应,单纯的行为阻断或者代替并不能彻底解决成瘾问题,片面的厌恶行为不仅受到伦理的质疑,而且在经过一段时期的戒断后,客体更容易再现成瘾症状。精神分析动力学可以更为全面地关注成瘾客体和外在的环境,同时将成瘾的自体本身作为开展深入分析的重要维度之一。

在精神分析的早期阶段,成瘾被理解为解决驱力冲突不充分的方法。当个体忽视抑制和防御时,本我的力量显得尤为突出,此时快乐则是个体一切行为的源泉,本我在快乐的促使下驱动行为的发生。网络带给大学生放松和愉快感是个体感受快乐最直接的获取途径,其信息的多元化能提供给学生多层次、全方位的愉快体验。成瘾在给个体带来快乐的同时,也能抑制消极情绪的发生,这些消极情绪的发生并不足以使个体成瘾,但消极情绪的体验是对较弱自我个体的考验。当个体无法承受痛苦的情感,便会发生情感退行,个体需要寻求情感防御,此时成瘾可以起到“自我—疗愈”的作用。受身心不平衡的影响,大学生的情绪状态往往不稳定,其敏感性使他们更容易发生情绪波动。当个体内部不能及时将这些负性能量输出,心理不平衡状态便会诱发生理的条件反射。受本能防御的驱使,自制力较强的大学生会主动寻求能量的释放,以维持平衡状态。积极的行为与情绪反馈能在短期内给大学生带来轻松愉悦的感受,受自身动力的驱使,自体与网络客体的频繁交织,使个体对外在其他客体形成自我防御。因自我退行而导致的意识状态的变化,会让自体对网络客体强迫性重复,对自恋的替代性满足让大学生感受更为强烈的自恋延续,在理想化的自体与客体认同影响下,弥散化的体验模式让个体记住了原始的快乐感,而个体非故意的失去调节活动的“否认”心理系统,会让成瘾的个体忘却网络客体的消极作用。所以,网络能够象征性地满足自体的全部需要,在为个体提供夸大性幻想和感受的前提下,迫使个体形成虚假自体,诱使大学生发生精神上的改变。在本我的顽强动力驱动下,受自我的认同与保护,超我开始瓦解并分裂。为长久的维持个体心理动力平衡,实现自我稳定,这种表面令人愉快的网络参与活动就根植于大学生的内心,带着快乐的防御面具坚强的存在着,并源源不断为个体输送快感。

二、精神分析的多面性

精神分析理论起源于西蒙·弗洛伊德。就其本质而言,该理论不断探索阐释来访者心理问题产生的动机、结构、病源和发展。在若干年的理论发展研究中,不同精神分析学者针对问题特性的描述不尽相同,其观点的冲突主要体现在以驱力为起点的心理结构模型。由于这些模型对心理问题的抽象信念存在差异,在此将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根源性剖析进行逐一简释。

(一)地形学模型

地形学模型是弗洛伊德针对正常心理构建起的第一个发展成熟的模型。所谓地形学模型是指在防御屏障的分隔下,心理被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领域,三者之间存在着特定的动力性互动。动力性潜意识在个体心理最底层掩埋着,它时刻寻求表达自己的真实愿望,但这些深埋于地形之下的内容却是无意识的,它们总是不被意识和前意识接纳,并在监视中压抑潜意识的爆发。于大学生和网络之间的关系而言,我们清晰地知道网络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会对个体产生不良影响,甚至这些消极影响已经在大学生身体上留下印迹。个体在寻求控制成瘾的行为中付出了很多努力,但仍然无法克制成瘾行为的发生。这些隐藏在潜意识中的冲动究竟是什么?大学生的个体经历不同会出现明显的个体成瘾差异,也就是说将个体的潜意识意识化是地形学模型解决心理病理的关键,同时,需注意提升意识的监察能力。按照地形学模型的思维方式,俄狄浦斯情节是一切心理问题的成因。对俄狄浦斯情节的理解需要辩证地看待,母体与网络本身是两种不同的客观存在,但我们无法否认在很多青年期间出现的心理问题都可以追溯至俄狄浦斯时期。婴儿与母亲之间的关系会渗透到每一次的个体探索行为中,俄狄浦斯奋争与恐惧持续到青年期的影响,使得潜意识的愿望变得越来越无法接受。因而,探索俄狄浦斯冲突,重修自体意象,使个体从被动走向主动是心理动力治疗的关键。

(二)力比多驱力

力比多是源自动机力量的主要表征,个体驱力的发展是推动行为的主要物质。在心理结构模型中,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了心理的三大结构。本我的作用几乎等同于地形学模型中的潜意识,它完全受力比多驱力的影响,一味寻求满足和快乐,行为不计后果,但这些快乐的源泉往往不被现实接纳,超我的规则性限制本我发展并强制回到现实中来,二者不免发生冲突,此时自我的协调作用开始寻找折中的情境。网络就是带给大学生最重要的力比多源泉,个体追求的快乐信息与网络反馈的多元安全信号就像是一个万花筒,吸引大学生执着探索。虽然超我无时无刻不存在着,但对大学生的影响力极其微弱,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并不明显,个体自我防御机制的作用微乎其微。甚至可以说,本我在不需要披着防御的外衣下肆无忌惮地寻找快乐,诱使个体出现行为退行,回到原始的逃避情境中。众多的临床研究发现,不适应的折中可能会造成性格的缺陷,与网络的频繁接触中形成的亲密关系,也是致使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的主要因素。在大部分成瘾学生群体中,自我虚弱既是网络成瘾的诱因又是成瘾的主要表现。所以,结构模型关于心理病理的治疗更加关注冲突和防御的折中,增强自我的发展,强调“本我在哪里,自我就要在哪里”,随着三者结构的互动内化,逐渐修正超我,提升自我觉察。

(三)关系理论

关系理论重点描述了客体关系和自体关系,两者大都是无意识的。客体关系理论试图理解童年期的自体和客体表征之间的关系如何影响个体一生心理行为的发生发展。客体关系理论者强调人作为独立的个体从一出生就在需求客体,婴儿与客体关系内化成为最原始的自体与客体间的互动表征,而与母亲之间的互动是客体关系融合发展的源头。客体关系理论强调自体对客体的依恋,依恋客体的存在得益于它能够满足自体的需要,网络客体恰好能全方位符合大学生的需求。二者在抱持性环境中相互依存,客体会受到内心感受逐步外化,自体也慢慢感受到来自网络客体无限包容的爱,网络也就成为了大学生选择的“自恋性客体”。从接触网络客体以来,个体经历了多次的分离——个体化过程,在实践中尝试将网络真正成为自体的一部分,逐步迈向客体的恒常性。与地形学模型类似,激活潜在的客体关系是分裂自体与客体的关键,在科恩伯格TFP治疗模式的影响下,反移情也成为寻找持续亲密联结,建立稳健关系的心理动力,客体关系的治疗模式注重提升自体的心智化能力。

(四)自体心理学

相比较客体关系而言,自体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自体的发展,该理论夸大了自体的形成,坚信个体先天具有自恋奋争或自体客体奋争,客体存在于服务自体的需求。在早年的关系互动中,自恋意识发源于镜映性自体客体与自体间的良性互动,并得到一定的快乐体验,夸大的自体逐渐形成;自体在与理想化自体客体的互动中,促使理想化双亲影像逐渐成形。通过共情内化自体客体经历,自体感体验会也越来越强,表现为青年期稳定的自尊。而成瘾现象的出现根源于童年期的发展受阻,或者说是客体一方的自体客体失败,导致异己自体的出现。病理性的自恋使得个体在青年期发展为防御依赖,拒绝其他客体提供的帮助。对于大学生来说,客观环境决定其并不能够完全自给自足,在拒绝他人帮助的背景影响下,大学生只能寻求网络的潜在帮助,当个体体验到其他客体的存在影响到网络的存在时,就会回到偏执心位,感受到强烈的迫害焦虑。在网络成瘾的大学生群体中,自体障碍虽不是完全决定因素,但也无处不在。我们需要关注自体在移情时被重新激活的自体客体需要,调动自恋移情,从而更明晰地了解掩藏在大学生虚弱自体下的真正需求,提升内省。

不同的精神分析角度展现给我们不一样的研究视角,虽然每种模型分别强调了不同的研究侧面,但探索动力性无意识领域依然是精神分析领域的核心维度。这就意味着可以整合不同模型中的元素,形成适用于疗愈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精神分析调和路径。

三、趋向调和的疗愈模型

精神分析理论侧重对个体心理病源的病理性分析,对问题的碎片化分析与整合是基于驱力衍生的冲动所造成的冲突。但人的本质是社会性的,人性只有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调和模型探究需要整合婴儿式的冲动,在强化自我力量的过程中,重修信息传递通道,建立新的关系同盟。

(一)洞察

洞察是所有心理动力学理论治疗中的核心部分,它关注于探索个体无意识心理地域,并将其内容意识化。首先,我们绘制发生在大学生认知性无意识领域中的信息加工过程。在网络行为发生的初期,个体大都是有意识的,这种有意识的心理状态似乎符合早期心理学派“心理等同于意识”的观点,驱力推动网络行为发生以满足自体愿望的实现。有意识的网络行为发展周期非常长,大约持续到青年期才开始逐步进入到认知性无意识,当驱力毫无无阻碍的发生时,个体自我调控功能随之弱化。没有了外在力量的监察,阻抗与防御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网络行为的发生意识在青年期逐渐淡化,并迅速被快速扩张的无意识心理功能地图所侵占。因而,对青年期網络行为的无意识关注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使更高级的心理过程成为可能,应先从大学生对无意识的自我反思着手。

在当代心理动力学的治疗中,我们一直在探寻意识领域的整合,对意识的分区体验就成为了自我反思意识的关键。青年期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刚走出身心发展不平衡的青春期,在心理发展还未稳定时,个体急于探索新的外在世界。自我意识的分化让大学生忽视了对网络行为的关注,虽然网络一直存在于他们的学习生活中。对于成瘾行为,研究者一直持否定态度,寄希望于寻求一种方式来阻断成瘾行为的发生。由于网络的特殊存在使青年无法完全做出阻断,于是精神分析学者提出了意识的“返还机制”,让个体在内省中表征自体和自体行为,这就需要我们为大学生提供单独的时间和空间进行针对性的自我反思。此时,对于网络成瘾行为的反思是需要以理解为前提的,这种理解是多方面的,既是外在客体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理解,也是成瘾自体对自体成瘾行为的理解。对自体网络成瘾行为的理解在洞察过程中显得非常重要,研究中发现,对自体的表征要比对自体行为的表征容易得多,大学生更关注自我意识对于“我”的表征。他们能够明确表达个体的诉求,但却不能直接表述对于网络成瘾行为发生的内源,自体与自体行为之间的关系也不够明了。通过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无意识领域的感知觉、动机、注意、思维、记忆等信息的重新加工,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深刻洞察自体网络成瘾行为,灵活理解自我,并做出决定。

对无意识的自我调控也是自体洞察的核心调控手段。前期的自我反思使潜意识不断浮出水面,当大学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网络成瘾行为时,则需要自我监控的持续推动,意识与无意识间的多重组合,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对无意识开展体验。表征大学生的特殊性也有助于洞察作用的深度发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非常丰富,也更愿意在各种场合充分表达自己,基于自由联想的动力探索是无意识觉察的基本规则。通过全面洞察大学生的无意识领域,诠释和重构来自无意识信息体验,在沟通和理解中促使大学生执行对网络成瘾行为的注意,不断开展节制,且有目的的自我调控。

(二)分析防御

弗洛伊德将关于癔症的成因描述为“推动防御的力量”,在后期扩大的心理研究中发现,防御将心理分成意识和无意识两个区域,那些被个体感受强烈焦虑与痛苦的感觉被防御压抑致无意识领域。早年时期应对网络成瘾行为的防御机制对大学生似乎并不适用,沿用至青年期的惯用模式仅仅是机制的延续,而内容上却发生了本质的改变,这要从探索大学生的心理冲突开始。

多种外在刺激的输入使得大学生需要反应出更多的应对机制,当刺激之间发生冲突和矛盾时,防御机制便开始起作用。例如,因情感失败导致的情绪困扰会让大学生长期沉浸在痛苦之中,个体试图利用其他的人或物来代替过去被伤害的刺激物,以掩盖冲突的存在、以找到一种轻松的折中办法,网络就是最好的替代物。在不受他人影响和不影响他人的前提下,网络为焦虑的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安全的避风港,在缓解焦虑的同时还能掩饰自体内心的痛苦。因此,在大学生体验到防御带来的积极力量时,便会主动探索防御,并形成长期稳定的防御模式,网络也成为相对固定的防御客体。作为一种不成熟的精神防御机制的积累,被唤醒的本能冲动努力为缓解冲突焦虑营造适于生存的平衡空间,大学生依赖网络的行为则被冠以常态的标签退行着。每当遇到无法应对的客体时,都会选择较弱的网络客体作为移置对象,这种貌似合理但不正确的行为经常在防御的保护下被否认。

无意识意识化并不是精神分析治疗的终点,还需要关注提升自我的强健度。探索大学生惯用的应对网络成瘾防御模式,为深入挖掘防御机制和重修冲突解决办法提供了重要线索。洞察的基础是让大学生体会冲突的合理性,同时还要学会忍受因冲突带来的痛苦和焦虑,现实地看待那些想象中的“罪恶”和面临的危险,能让大学生更好地接纳生活中更高的成就感。防御的出现往往表现为个体行为模式的某一节点,虚弱的自我会帮助防御在这一时刻爆发。理性分析个体自我的缺陷,有助于扩大问题冲突的解决空间,提高情感耐受的自我功能,给重构冲突-折中留出更大的余地。而理想客体的存在需要不断向大学生强调阻抗的方法和原因,重新整合和协调冲突折中的防御机制,避免完全局限于潜意识内的觉察空洞。需要注意的是,因网络带来的冲突在大学生中是不可避免的,趋利避害的心理机制会让防御时刻准备发挥作用,这就意味着防御永远不会消失。精神分析能够帮助大学生找到解决冲突最少的折中,来调和彼此之间的竞争愿望,在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享受快乐的同时,注意避免在网络移情中发生的折中。

(三)共情

长期的共情失败导致众多心理问题的发生,而焦虑是所有心理病理的核心,自体基于安全的需要将危害客体保留了下来,与网络客体的长期共存对自体的影响是生态性的。关于对网络的分析与阻断在前面已经提及,我们需要再次关照那些被网络客体危害的其他关系对自体的影响,而在众多客体关系中,人际关系是共情的有效动力源。

关系精神分析理论强调共同创造,即利用大学生的多重身份来激活潜在的客体关系。科恩伯格提出的移情焦点治疗,强调在移情中有效处理与网络客体之间的关系。移情对象的选择是有效共情的关键,大学生身边的快乐源泉是最温和的移情选择。通过运动性的身体能量释放、美好友谊的共同交流,甚至是可以投入全身心精力的专业实验,都能在短时间内帮助大学生主动开展移情。这种与其他客体建立的共情联结,可以有效缓解因戒断网络带来的情感焦虑,达到沙利文理念中的“好我”。另一种可移情的客体需要利用“非我”的投射作用。在先前的洞察与分析防御中,我们不难发现隐藏在大学生潜意识中的驱力是什么,那些引发强烈焦虑的沉淀被重新唤起,对冲突的重现可以让他们再次直面“罪恶”,这种方式显然需要较长时间的精神分析,甚至有些残忍,但它也许是彻底戒断网络的关键。心理动力治疗为我们提供了缓解残忍的有效方式,强调反移情的内源性作用,充分利用中间客体对大学生的情感反馈,帮助他们在走向“罪恶”的路途中辅以精神上的情感支持,并为其设置不同阶段的移情焦点,将问题有步骤地深入瓦解。

移情焦点治疗的首要任务是激活个体的潜在客体关系,并对其开展阐释。这种治疗模式注重自体的探索,对于自体动力不足又容易受外在环境影响的大学生来讲,提高他們的心智化能力更为适用,亦称作基于心智化的疗法。被动戒断网络的初期表现出的焦虑与反抗是正常的,这正是寻找新的共情联结的契机,并果断利用焦虑来传递共情。心智化疗法注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探索。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通过彼此间的共情控制焦虑情绪;深度的人际信任让大学生在反思自己网络成瘾行为的同时,能按照对方的心理状态影响行为,信念的影响力也相对更加深远。基于心智化的疗法需要建立长期的共情联结,持续的依恋与亲密的情感联结是自客体关系的核心。虽然这种治疗方法较为持久,但因情感联结形成的共同创造过程范围更广。自体与客体间的关系受环境的影响存在不稳定性,探索不可避免的共情失败是必须要注意的,治疗师的中间作用显得更加重要,他也可以作为新的客体来探索另一层面的共情联结,以维持自体和客体间相对的恒定性。

(四)领悟

调和的精神分析注重对问题本质的分析和探索,分析的目标是理解,对隐藏在潜意识之下的防御性冲动的高度还原是领悟的前提和基础。打开潜意识的封闭世界需要漫长的过程,也需要合理的契机,特别是受到被网络优势过度保护下的防御机制重重阻碍,外在客体驱力过强,可能会破坏潜意识领域冲突—折中的客观性。共情联结的建立在利于建立良好自客体关系的基础上,可以缓释对成瘾问题根源的探索,让大学生在更加温润的环境下展开暴露,从而保护原始的自客体关系,高度还原冲突情境再现。

對于精神分析治疗的行动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精神分析理论的理解,此时,分析师对大学生的解释就显得更加专业化。冲突情境再现过后,便可以进行解释,对事件的解释至少需要从两个维度展开。首先是对事件本身的解释,包括原始大学生自体与网络客体关系建立的动机、二者形成稳定心理结构剖析与成瘾发展过程。当然对网络成瘾心理问题的病理学解释也是问题解释的关键一步,解释的过程可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往返多次对问题进行重构,初期目标就是帮助大学生理解个体网络成瘾的心理动力机制。大学生与治疗师之间良好工作同盟的建立是解释环节产生的关键,互动的信息传递也可以建立更深的共情联结,解释在良性互动中更有深度。解释的另外一个维度强调解释事件的关系转化。关于对网络成瘾问题的探索受大学生的防御影响可能不太顺利,变被动为主动的关系探索让大学生站到自体的角度最少解释信息以保护自体,因而需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自恋移情,重修那些曾经被忽视的情感关系。借助移情的力量,新的关系建立不仅包括大学生与治疗师之间的关系,而且包括自体与网络客体间内源性冲突的关系转化。

通过大学生移情和对移情的解释,产生了最初的领悟,通过内化自体和生态环境中与网络客体之间的互动,个体对成瘾有了深入的理解。基于解释的内化互动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治疗师通过协调原始的自客体关系和高级心理问题处理过程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自体内化治疗师提供的整合体验,为大学生重新描绘一副自体与网络客体间的交流互动图。对自客体关系的重构与表征,有助于大学生在互动中重修冲突与折中。即使内化互动过程是大学生自发主动进行的,但防御无处不在,强调对大学生自主性的尊重仍然重要,这是修通领悟道路的关键桥梁。解释是精神分析的经典技术之一,解释导致领悟,而领悟力本身就具有疗愈作用,一种“真正的情感关系”就在解释与领悟中逐渐建立起来。

(五)探索梦

对个体潜意识的挖掘总是存在风险性的。当自体力量不足以彻底瓦解潜意识领域时,关于梦的探索可以帮助我们打开精神分析的另一扇大门。梦可以理解为个体潜意识的一种意象表达,也是支持动力性无意识长久发展的证据,那些隐藏在无意识中的愿望大都是不被意识接纳的,总是带着伪装的面具寻找生存的夹缝,在梦中的表征也是如此。触碰潜意识所产生的焦虑,会在梦的运作下被保护,更确切地说,梦是一种潜在思维的表达。

在制造梦的过程中,隐梦思维通过联想附着在无意识愿望上,由于早年无意识愿望的不被接纳性,隐梦思维转而投向可被接受的日间残余上,无害的日间残余意象随后出现在显梦中。也就是说,生活中有意识的日间残余中夹带了大量的潜意识愿望,每一种潜意识元素都戴着一顶日间残余的帽子在梦中出现,对这些象征符号的分析有利于深层次分析个体成长阶段的体验和思维模式。一例因网瘾导致眼疾的学生表示游戏行为多次出现在他的显梦中,这是一个象征源较为清晰的梦境,游戏行为的意象恰是该学生潜意识的表达,或者说是长期被压抑的驱力的冲动,同时也表征了对严重眼疾状态下过度游戏行为的内疚感。另一例象征源模糊的长期沉溺网络的大学生梦到自己在无理由地奔跑,并且毫不费力,通过溯源不难发现,童年期的家庭暴力是其想要逃离家庭的噩梦,在无法彻底决裂前,网络就成为了他的一种防御应对机制。梦境对于个体是一个安全表达潜意识的环境,弗洛伊德认为梦的结构类似于神经症的结构,梦中也会呈现意识与无意识的冲突。因此,梦就称为了潜意识的凝缩和移置。

梦作为潜意识的重要信息源,携带着超负荷的心理能量,显梦意象的表达过程中泄露的防御模式是探索梦的关键。在探索阶段,要注意梦中的象征性元素,特别是那些频发的或重复发生过的意象,可能正是我们想要寻找的潜意识表达,但要首先对显梦意象进行区分,鉴别是否为成瘾背后的隐梦焦虑。关键梦境中大学生在童年期的创伤经历、无处释放的强烈压力,以及处理冲突关系的折中探索,即梦中泄露的防御运作模式。对梦的探索需要增强大学生对梦的觉知和洞察,这个过程较为痛苦,关键梦境可能在睡眠周期间断时被遗忘,或者长期没有显现,针对存在睡眠问题的大学生要注意梦的缓慢觉知,避免因洞察引发的其他睡眠障碍。

四、发展中的调和

精神分析的治疗模式关注每一个个体的心理问题溯源,虽然不同的精神分析模型治疗策略不同,但我们都致力于挖掘那些看不见的潜意识动力,强大的个体差异性需要理解每一位来访者的故事。大学生所讲述的故事不一定都与网络成瘾有直接关系,却可能是自由联想的结果。调和的精神分析模式不仅要仔细聆听每一位大学生背后的故事,而且要关注他们讲述的方法,反移情也是疗愈的重要途径。探索大学生对网络移情的体验,可以深入理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应对因冲突而制造的折中关联着形式各异的精神动力元素,这也帮助大学生找到适合戒断自身网络成瘾的调和道路上提供了更广阔发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1]Jay R.Greenberg and Stephen A. Mitchell.Object Relations In Psychoanalytic Theory[M].MA:Harvard Univercity,1983.

[2]伊丽莎白·L.奥金克洛斯.精神分析心理模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9.

[3]Alf Gerlach,仇剑崟,Matthias Elzer,徐勇.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4]Anderes Gonzalez.Mobile Phone and Short Message Service Appropriation[J].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2012.8(3):364-371.

[5]Aanchal Vasudev; Manmeet Kaur; Harsh Kumar; Rini Chaturved.Mobile Phone Usage and Awareness of Health Related Issues Among the Male Science Students[J]. Studies in Sociology of Science.2012(3).

[6]Yi-Sheng Yu, Yu-Ying Lin, Yao-Lin Huang, and Wen-Hsu Hsieh.The Evaluation of Use the Mobile Phone Learning English in Taiwa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Education Technology.Vol. 3, No. 2, April 2013.

[7]Xiaoli Ni, Hong Yan, Silu Chen, Zhengwen Liu.Factors In uencing Internet Addiction in a Sample of Freshmen University Students in China[J].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Volume 12, Number 3, 2009.

(责任编辑:刘宇)

Exploring the Psychoanalytical Harmonious Model of

Healing Internet Addi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BAI Xuan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gu, Shanxi 030801,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technology, the phenomenon of internet addiction among young students is becoming more serious, and the negative impact of the network is more promin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analytic theo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sychodynamic causes of internet addiction among young students, and expounds the core elements of psychoanalytic therapy of internet addiction among young students from four different angles: topographic model, structural model, object relationship theory and self-psychology. Combined with the analy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models, by exploring the dynamic unconscious field, reconciling the psychoanalysis model sintering including insight, analyzing defense, common feelings, understanding, exploring dreams, the healing method is also continuing to develop in the process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suitable for young student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internet addiction;psychoanalysis;unconscious domain healing model

[收稿日期]2021-03-19

[基金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网络成瘾危机预防与干预研究”(项目编号:2019ZSSZSX015);山西农业大学思想政治工作专题研究项目“新時代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研究”(项目编号:YBKT201903)。

[作者简介]白瑄(1989-),女,山西太原人,硕士,山西农业大学学生工作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21082.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