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优化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丽娜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多种信息手段为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了新方法,亦满足了受众对信息资源的多元化需求,因此,基于“互联网+”时代视角下进行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优化是值得关注的问题。通过服务对象多元化、服务内容多样化、服务形式全面化三个方面特征进行阐述,立足于现状,从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信息资源融合、结合受众需求特点提供专业化服务及提升人员管理与服务意识等角度提出了优化策略,旨在为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高效开展提供一些有益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8.6;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22-0044-02
  0引言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高效、便捷及快速的互联网服务逐渐渗透到各个行业领域。当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服务行业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也提升了被服务者对服务质量的多元化需求[1]。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服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技术对其管理、服务、资源库及信息化建设产生了深刻影响。当前,高校图书馆作为提升高等教育和知识信息交流的重要载体,在知识传播、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然而,伴随着“互联网+”时代进程持续加快,传统的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理念及机制显然已无法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高校图书馆在为受众提供阅读、检索等方面服务功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调整,亟须对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进行创新,构建系统且科学的管理与服务体系,满足受众群体的内在需求。
  1“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特征
  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特征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3]。首先,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教育理念更加多元化,促使高校服务对象正在潜移默化地发生改变。从目前发展现状来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不再是集中在教师、学生群体,还延伸到跨校图书馆资源服务,甚至在取得权限情况下部分高校图书馆会向社会人员进行自由开放,“互联网+”理念促使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更加多元化,当然也对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增加一定难度。此外,由于不同群体对知识获取的内容、渠道及要求具有差异性,导致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需在结合多元化的知识服务对象进行实践工作,进而满足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其次,目前管理与服务内容多元化亦是其特征。高校图书馆在服务工程中针对用户的不同需求而提供不同的服务内容,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受众对纸质文献资源的需求程度相对较低,而信息化技术在数据信息管理、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电子资源传输、查阅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最后,服务形式全面化。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日渐全面化,信息化技术平台的构建不仅可帮助从业人员实现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切实推动人力资源的高效利用,真正意义上实现信息化办公,提升管理与服务质量[4]。
  2“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存在问题
  首先,服务意识淡薄,对受众群体的吸引力不足。“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社会群体或学生主要通过智能终端等网络载体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信息,无需通过高校图书馆进行查阅,只有涉及到专业性知识才会考虑从高校图书馆获取。加之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理念滞后,缺乏信息化思维去服务的意识,从而导致对受众群体的吸引力不足。此外,信息资源更新速度缓慢。受多方面因素制约,高校虽重视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工作,但本质上并未实现向数字化转型,很多信息化建设工作只停留在表面。同时图书馆资源建设明显落后网络载体,促使受众群体逐渐成为网络用户,导致高校图书馆用户大量流失。
  其次,对网络良莠信息甄别的宣传力度不大。“互联网+”时代促使信息呈现爆炸式增加,各种视频、图片等信息资源趋于海量化,学生群体对网络良莠信息缺失甄别能力,在行为举止和思维意识上很容易出现认知偏差,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全面加快宣传力度,积极向受众群体推介健康、专业的图书馆服务资源。
  3“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优化策略
  3.1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信息资源融合
  高校图书馆要结合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的便捷性和高效性等方面优势提升管理与服务工作质量,全面加强信息化服务平台,重点聚焦数字化和网络化技术的创新应用,进而一定程度上缓解图书馆资源信息筛选滞后现状。高校可以将校内网站、微信公众号与图书馆管理工作有效衔接,实现智能化管理信息资源。此外,在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的鲜明优势时,要结合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切实创新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模式。动态追踪受众群体的多元化需求,实现阅读、知识检索等功能的转变,在保留以往的纸质资源的同时,又实现知识资源的信息化管理,促使高校图书馆逐渐成为信息化资源和传统纸质资源的结合体,这无疑对推动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创新化具有积极作用。与此同时,高校可以与相关服务机构开展密切合作,将原先的馆藏资源进行数字信息化转化,利用多媒体载体进行传播,通过构建多种类型的信息资源数据库提升管理与服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为不同群体的多元化需求增设相关数据库,进行知识信息的高度融合,并成为高校图书馆的新引进资源。总之,互联网信息化技术与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的高度融合,能够不断满足社会群体对知识信息服务的强大需求,同时对提升高校图书馆的软件、硬件设施改善起到有益效果。
  3.2结合受众需求特点提供专业化服务
  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必须高度重视信息化、数字化及智能化建设,加强对基础网络设施、软硬件平台的投资力度,为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把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与信息化技术有机融合,搭建起健全知识资源咨询服务体系,以图书馆咨询作为主体,利用云计算、通信技术、数字化平台等互联网技术,构建图书馆服务生态管理信息平台,给受众群体提供不受时空束缚的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用户的动态跟踪服务,通过开展个性化服务、定制服务、远程文献资源传输、外文文献翻译、资源储存等服务功能,主动进行知识信息的推送,切实提升受众群体对信息化资源的兴趣,依托用户的多元化需求提供相应的管理与服务模式,在实践中不断跟进问题、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节省受众群体对信息资源查找的时间。除此之外,需要为受众群体提供精品化服务模式,结合高校图书馆所在区域的文化背景和学科特征,遵循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理念,打造特色化的管理与服务工作体系,给社会群体提供专业化服务模式。此外,需要对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服务理念、服务时间、服务空间及服务对象等方面进行创新,受众群体可线上随时选择入馆时间、服务内容和服务手段,从而构建动态化服务体系。只有这样高校方可将传统的馆藏资源以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形式进行传播。
  3.3提升人员管理与服务意识
  目前,高校图书馆管理c服务人员服务意识无法紧跟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潮流问题愈发凸显,信息化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有待提高。必须立足于现状,积极迎合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及信息获取的改变的方式,主动去提升自己的信息化专业素质,帮助高校图书馆向信息化转型。具体而言,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作为图书馆的掌控者,其作用之重要不必多言。定期组织高校图书馆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和专业培训极为重要,可以从计算机操作能力、信息化技术平台和资源库掌控及保密知识学习等方面来提升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水平。促使其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引导受众群体进行精准化服务,从而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工作。此外,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主动去了解受众群体的多元化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管理服务体系。构建多元化的服务体系,变被动、静态、单一、低效服务为主动、动态、多层、高效服务,扭转高校图书馆使用率下降的局面。
  4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在受众获取信息知识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实现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与服务工作,对服务理念、服务手段、服务内容等方面进行革新迫在眉睫。“互联网+”时代,受众群体的知识获取渠道和阅读方式正在悄然发生改变,新媒体技术不断与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模式的有机融合,需要高校紧跟时代发展潮流,谋求新的发展方向、实现信息型图书馆转变升级。
  参考文献
  [1]刘姿伶.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工作创新发展模式探究[J].传播力研究,2019,3(31):297.
  [2]茹艺.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创新[J].才智,2019(27):237.
  [3]徐晓文.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创新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9(8):121-123.
  [4]王芳.“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创新策略[J].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7(1): 72-76.
  (责编:陈静姝)
  作者简介:王丽娜(1986―),女,吉林长春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21869.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