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构建和谐新型师生关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梁兆任
【摘要】如何构建当代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当下的热门话题。新型师生关系构建的基础要以教师在其中发挥主要作用为主,教师所具备的奉献精神及自身的品质,是促成关系形成的关键。尤其在师生关系协调的基础上,两者之间的友好沟通,可以给教育教学带来锦上添花的效果。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可以帮助学生发散思维,让更多学生的思想和理念不受束缚,给他们更广阔的发展天地,这才是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
【关键词】小学;沟通;民主;情感;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表现在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因此,这种特殊的交往方式,一旦发生任何改变,都会影响相互之间的认知和态度。而我国在提出素质教育理念后,人们开始重视学生的整体素质,所以现代化思维更加偏向师生关系的和谐。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给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现在,我国正处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重要时期。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对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一、转变育人观念,更新角色定位
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的身份之一为管理者,这种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必然不能平等看待。教师需要给自身建立一定的权威性,才能真正管理偌大的班级。然而,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使更多的人开始看重教师带来的引导性,这种引导效果不能完全以管理为主,而是要使学生能够平视教师,而不是惧怕教师的权威性。那么,教师就需要从自身的知识观、教学观等角度,再次建构更为合理的师生关系。
在新课改提出后,教学工作不再仅仅重视成绩,而是以学习的过程为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主体性发生了建构性的转化,所以,教学工作者要更为重视与学生之间的共同成长和互动。传统理念无法给双方带来平等的思想,但现代化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双方形成“学习共同体”。所以,教学是双方的共同参与,能够以平等的方式对待,才能使双方在精神和教育理念方面有更深层次的融合和发展。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以开放的心态来应对学生的张扬与创造。而这种师生关系不仅仅需要传授日常的知识,同时还需要融入更多的分享和理解。
教师要转变传统观念,如,当一个学生冲撞教师、乱发脾气时,虽然给我们的第一感觉是这个学生不守规矩、不讲礼数,但我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他们为何会做出如此行为,冲撞教师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喜欢或厌恶教师,有没有可能是教师先伤害了学生的自尊;乱发脾气只是事件发生过程中的一种表象,错不一定在该生身上,他的处理方式可能不对,可也许是他人先惹了他,导致他受到了不公平等对待等。此时,我们如果不分青红皂白直接为其施加诸多的负面评价,只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所以,我们要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当一名学生所做之事与“规矩”相背离,应首先分析成因,再结合学生特性采取灵活多变的措施展开针对性引导,让其感受到教师关怀、有理可说的同时,意识到自己是有错的,并在教师的帮助下积极改正,可谓一举多得。除此之外,在角色互换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更了解教师的处境,教师也可以更加设身处地地和学生共同分析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制订合理目标,共同探讨更感兴趣的话题。特别是在活动课当中,教师和学生间的角色转换能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学生的作用,让学生之间能够进行良好合作,促使整个团队发挥力量,进而在合作中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二、增进师生沟通,重视情感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方面的感触颇深,因常年关注此类事件而提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最真实的教育者需要以心交心。当教师可以和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情感互通时,必然可得到学生应有的尊敬。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讲,学习本身包括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学习过程是这两种心理因素共同参与、相互影响的过程。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将会收到事半功倍、意想不到的效果。
导学是一种精神交流活动,是师生信息、情感交流传递的双向过程。作为主导地位的教师,其本身的情感对整个导学过程中的情感起着推动作用,教师的情感,不仅是对学生的情感,还包括对学科的情感,也就是教师自身十分喜欢所教授的课程,通过自己的再培养、再学习,对业务的精益求精,对学科的热爱,以及所具有的献身精神,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生便自然而然地喜欢上你所教授的学科。古言道:“亲其师,则信其道。”
要亲其师,教师必先爱其生,“爱”是师生融洽的纽带,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先决条件。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不仅指向每个个体,而且指向全体。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期望学生成材是教师师德高尚的表现。
三、树立民主作风,提高育人质量
学校中的学生通常都参差不齐,无法以某一个特定的标准来衡量。因此,教育教学方式也要适应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对于优秀的学生来说,需要强化他们的基础知识,使他们对自己有更清晰的认知;向学生表达自身的欣赏和关注,给学生更高的自信心,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也需要考虑他们在整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体意识,让他们真正做到以自己的未来发展为根本,重视教育教学给自己带来的影响,从而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一位优秀的教师对自己的学生具有强烈的期待,能够给以良好的教育和耐心的辅导,多表扬鼓励,多发现优点,“数子千过,莫如奖子一长”,表扬能够使每个学生都“抬得起头”,充满自信心,踊跃加入“合作、探究”学习的活动中来,建立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在愉悦、宽松、自由的气氛中学习,从而助力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如果教师不能对学生一视同仁,那么,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也就很难建立起来,优等生在教师的宠爱下很容易滋长骄傲自满的情绪,甚至会目空一切,最终导致学习成绩下滑;学困生在教师的岐视下很容易产生自卑感,甚至会自暴自弃,学习成绩也就很难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为此,在相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创设民主、公平的大环境。就比如在传统班级管理模式中,教师依靠主观意志任命班委、独揽大权,当选班委的学生在各项能力水平与自信提升上的速度都要远远超越普通学生。首先,我们可采取自荐、推荐的方式,让学生变身为“小小政客”,上台进行演说,台下学生以不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自己心中最适合的人选,既为每个学生创造出平等的展示机会与平台,又能让管理职务的任免方案得到大家的认可;其次,我们要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去调和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间的矛盾。为此,就需要设置更多的管理岗位,如,副班长、副课代表、副组长等,使每个人都在管理与被管理的过程中深入感受个体及集体间存在的深层羁绊。这样,他们才能更愿意奉献、更愿意承担,不仅有助于个人道德水平的提升,对师生关系的调节也裨益良多。
责任编辑 梁婷惠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230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