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完善金融大数据“双支柱”服务平台的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卢勇

  【摘 要】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我国农村发展的总抓手。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大数据应用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能够扩大金融服务供给面、提高金融服务效率、降低金融成本,从而更好地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文章回顾了百色市农村金融改革的背景和历程,分析了百色市金融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思路和目标,以期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关键词】农村金融;田东模式;农村信用体系;金融大数据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1)12-0102-04
  0 引言
   2008年12月,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广西百色市田东县调研时做出了“金融是发展农村经济的瓶颈,建议以田东为试点,在中央金融部门的支持下,破解这一难题”的重要批示,拉开了田东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点的序幕[1]。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研究局编制了《田东县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发展总体规划(2011―2015年)》,百色市在田东县逐步构建起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核心内容的“六大体系”,初步形成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发展“田东模式”。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研究局编制了《“十三五”时期广西田东县农村金融综合改革总体规划(2016―2020年)》,提出全面升级六大金融服务体系的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
   此后,百色市为缓解金融机构信贷投放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信贷投放的效率和精准性,于2016年起开始搭建百色市经济金融综合统计监测系统(简称综合统计系统)和广西综合农村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简称农村信用信息平台)。2018年人民银行百色中心支行印发了《田东县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升级版”工作方案》,提出“以信用建设为核心,巩固和提升‘农金村办’水平,持续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建设”。201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印发“田东模式”升级推广行动计划的通知》,决定加快打造推广农村信用信息系统升级版,助推“田东模式”升级和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1 百色市金融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现状
  1.1 仍以“田东模式”升级推广为核心内容
   2016年以来,百色市升级推广“田东模式”效果良好,信用体系建设能够有效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解决市场主体有效抵押担保不足的问题,为农户“增资增信”,吸引金融机构下沉服务重心,引导信贷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2]。一方面,通过优化升级农村信用体系,“信息赋能”助力乡村振兴,全市农村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比例分别达到70.53%、67.98%和68.42%。目前,农村信用信息平台已采集81.6万农户信息,实现15个政府部门补贴数据实时互通,成功发放惠农补贴134种,线上补贴查询服务已经覆盖18万农户;89个金融产品进入线上金融超市,推动各涉农金融机构发行10万张乡村振兴主题卡,维护和完善137万条农户银行账户数据。另一方面,涉农信贷投放力度不断加大。2020年,百色市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为726.38亿元,较2018年增加97.34亿元,涉农贷款占各项贷款的56.43%;涉农贷款同比增速从2018年末的3.22%提高到2020年末的8.98%。从结构上看,涉农各相关领域的信贷投入总体保持增长态势,2020年农户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田基本建设、农村企业等的贷款余额分别为280.44亿元、171.39亿元、12.02亿元、373.34亿元,较2018年分别增长12.06%、33.72%、92.63%、19.89%,为推动农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撑。
  1.2 农村信用信息系统搭建工作基本完成
   2016年3月,百色市中心支行就《建设农户信用信息金融机构应用子系统》(银行信贷业务对接系统)进行了可行性研究。2018年打造农村信用信息系统升级版(即“金色乡村”六合一App)建设提上日程,初步探索出“信用+信贷+支付”联动模式。该系统在田东县农村信用信息平台的基础上,拓宽和规范了农村信用信息采集和应用机制,实现农村生产生活场景全覆盖、全渠道应用,提高使用便利性,打造二代农村信用信息平台,补足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缺工具、缺机制、采集难、核实难、应用难和共享难等6个短板,拓宽和规范农村信用信息采集和应用机制,实现农村信用信息采录一体化、更新自动化、应用分类化,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百色市8个县(市)已完成农村信用信息平台建设签约。其中,那坡、凌云“金色乡村”App系统已上线。同时,依托平台信用评价结果,商业银行对二代农村信用信息平台评定A等级以上的农户进行差别化授信,实现农村普惠金融供给不断提升。
  1.3 百色市金融统计系统已具备运行条件
   百色市经济金融综合统计监测系统是百色市中心支行自主研发的广西地市中心支行首个全量信贷数据系统。该系统搭建了从采集、整合、运用上有效结合的金融信贷数据平台,实现“需要什么,统计什么”的统计目标。通过逐条逐笔、流水型台账方式采集信贷数据,数据明细完整、数据维度多元、信息内容齐全,将百色市全辖27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每一笔信贷业务信息记录在案。该系统为各金融机构设置了标准化数据交换接口,金融机构将原始信贷台账直接导入标准化接口程序,系统自动生成标准化全量信贷台账,并对原始信贷台账数据的完备性、合理性、规范性及准确性进行实时检验,解决了各金融机构业务数据标准不同的交换难题,统计数质量和录入效率大幅提升。目前,该系统全量信贷台账信息已具备提供多维度的数据利用、展示和分析功能,能满足不同需求的统计报表、数据信息的应用。
  1.4 农村金融服务数据化、平台化的力度不断加大
   2020年,百色市委、市政府印发了《数字百色建设规划(2020―2025年)》《数字百色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提出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农业、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及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2020年8月,百色市人民政府印发了《“数字金融百色”总体实施方案》。2021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农村金融改革“田东模式”六大体系升级建设方案(2021―2023年)》,要求继续开发完善农村信用信息系统,并向所有金融机构开放应用,有效缓解小微企业、“三农”与银行间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同时,为有效激活农村生产要素,百色市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已实现全覆盖,农村产权存量及交易数据批量导入农村信用信息平台的条件已经具备,农村金融服务数据化、平台化将有效盘活农村地区资产资源,有助于进一步扩大金融机构农村信贷投放总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23449.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