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文化自信视域下中职学校民族器乐合奏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丁琪

  [摘 要] 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各民族特色彰显着文化多样性,民族器乐更是历史积累和艺术发展的产物。随着国家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在中职学校中开展民乐合奏课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合奏是一项特别的乐器演奏训练方式,通过多人开展合作表演,提升个人演奏能力和水平。在文化自信视域下,对中职学校开展民族器乐合奏课程的意义和现存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教学改革优化措施。
  [关 键 词] 文化自信;中职学校;民族器乐合奏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8-0175-03
   中职学校开设民族器乐合奏课程,能够有效加强学生对传统民族音乐、乐器的了解,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在音乐方面的节奏感以及合奏意识,有利于中职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和传承,从而达到继承、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目标。开设民族器乐合奏课程不仅是对教学中其他专业课程的补充,还能增强中职学生的实践意识和能力。然而,目前中职学校的音乐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学生对民乐的认知,因此,在文化自信视域下,优化改革中职学校民族器乐合奏课程的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开设民族器乐合奏课程的重要性
   (一)提高中职学生对民乐的认知
   在我国多民族的环境下,不同地域和环境创造出不同的乐曲风格,不仅反映出各个时代的历史内涵、精神文化,还展现出人民的创作才能和情感。民族器乐合奏课程能够培养学生对相关元素产生学习动力和兴趣,感受不同器乐的同时,理解其中蕴含的情感。民族器乐合奏课程还能最大限度地补充和丰富学校教学课程,扩大学生的选择范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有助于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
   站在民乐自身的角度上,民乐是经历多个时期,在多种地方文化中形成的,包含当地的民风民俗、语言特征,彰显着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文化情怀以及精神象征。如民乐《瑶族舞曲》,作曲家以民间舞曲为素材,通过管弦乐的创作手法,生动展现出少数民族群众载歌载舞的热闹场景。乐曲中包含着民族精神,是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优秀作品。因此,开展民族器乐课程能够有效落实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工作,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学生形成优秀的综合素养。站在传统文化教学的角度,我国在近几年十分重视对学生综合素养以及传统文化的培养工作,并发布相关指导意见,强调职业学校也要重视对学生文化、艺术能力的培养,力求达到培养出具有审美素养的综合型技术人才。在2020年3月发布的职业学校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引导学生对不同民族的音乐特征进行了解,正确认识民族音乐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由此可,在中职学校中开展民乐教学工作,符合国家发布的相关指导文件的要求。
   (三)有助于学生审美素养的形成
   审美素养包含对美的接受能力和鉴赏能力,并在两者的基础上形成对美的创造能力。开展民族器乐教学工作,是加强学生针对传统文化、传统艺术形成审美素养的重要措施之一。学生在亲身参与、实时交流、充分体验中演奏民乐、鉴赏民乐,能够有效提升其审美素养。比如,经典琵琶弹奏曲《春江花月夜》,就是由唐代诗词进行现代化改编形成的,乐曲紧扣环境背景,为人们展现出极富生活情趣的场景,引导听众回味其中的哲理。若将这样经典的曲目融于中职学校的民族器乐合奏课程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演奏技巧,促使学生充分感悟,从而提升其审美素养[1]。
   二、民族器乐合奏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基础较差
   民族器乐合奏课程教学的特点是教学过程中会使用到多个不同种类的民族乐器,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演奏能力,然而,从目前中职学校合奏课程教学状况来看,由于大部分学生从前很少接触民族器乐,普遍存在基础较差的情况。此外,不同的文化背景致使学生对艺术技能接触的程度也各不相同,学生基础、水平、认知等方面存在不平衡的情况,教学难度大。
   (二)教学内容较为局限
   通过对部分中职学校的调查和了解,音乐教学的内容大致相同。比如,学前教育专业普遍开展声乐歌唱、键盘与幼儿歌曲伴奏、基础乐理等教学工作,这些课程更倾向于专业化,虽对学生学习的专业具有针对性,却缺少独立的传统音乐教学课程。除此之外,中等职业学校公共音乐课程的教材内容以聆听和鉴赏为主,部分课程内容对学生的音乐审美要求较高,致使教育教学工作存在一定难度。在民族传统音乐教学环节中,教师也会在教材中为学生选取相应的乐曲,进行赏析教学,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缺乏动力和积极性。
   (三)教学方式亟须改革
   民族器乐合奏课程的自身性质决定教师在教学环节中需要注重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然而,受部分教师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学方式较为滞后,仍采用合奏排练模式开展教学工作,缺乏对教学环节和模式的优化创新。这种情况不仅阻碍民族器乐合奏教学工作的开展,还会阻碍学生对民族器乐合奏课程产生学习动力和热情。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思想,优化并改革教学方式,利用更加先进并易于学生接受的方式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四)缺少教学投入
   由于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是培养综合型的技术人才,因此,教学工作重点会侧重于专业课程教学,对于民族器乐合奏课程这种培养学生精神文化的课程就会有所忽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学投入,这也导致以下问题的产生:首先,有关部门没能重视相关教学工作,在教学资金、教学资源等方面投入不足;其次,民族器乐合奏教学过程中需要多种硬件设备的技术支持,然而在硬件投入方面存在针对性不强的问题,致使部分教学资金和教学资源没能最大化发挥其作用,学校原有的设备老化、过于陈旧等问题没能有效解决[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23911.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