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两汉时期的灵魂观念对绘画的影响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尹虹 穆心灵

  
  关键词:汉代;绘画内容;灵魂观;影响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21-0-03
  西汉作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个发展高潮期,经过长期的休养生息,国家稳定、边境安宁、经济发达、思想多元,文化艺术也因此走上了一个发展巅峰。绘画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艺术形式,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作用巨大。汉代的绘画内容与汉代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思想密切相关。思想与行为是相互影响的,而汉代的绘画艺术主要表现在墓葬之中,所以分析灵魂观对绘画的影响是可行的。灵魂观是一种社会观念,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一种信仰和思维方式。汉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启程飞跃的关键时期,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异常活跃,对外交流意义深远。楚汉称霸一统天下,汉武帝时期的思想大一统使儒家文化成为正统思想,再加之推行了一系列稳定社稷的政策,文化交流密切。两汉时期不同阶段所发生的重大事件都使人们对灵魂观产生了不同的认知,而不同的灵魂观对汉代的绘画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灵魂观集合了古人对魂魄、形神、天地、鬼神、生死等问题的思考,古人把灵魂以魂魄称之,文章分析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的灵魂观对绘画的影响。
  1 西汉时期的灵魂观与绘画
  西汉初期,汉高祖以黄老之学、休养生息的政策稳定社稷。受此政治政策的影响,全国掀起了对宇宙、阴阳、生死、气等观念的研究热潮,但是南方地区仍受具有神秘色彩的楚文化的影响。古人认为,在人去世的那一刻可以通过招魂将死者灵魂召回,使其灵魂与肉体结合在一起,从而让死者复活,只有招魂失败之后,死者才真正离开了现实世界,归于昆仑之地。昆仑山是汉初南方世人所向往的死后回归圣地,人们对于昆仑山的追求可追溯到春秋楚国的学者屈原“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①。汉代人认为死者一旦进入昆仑之地便可永远安乐,所以昆仑山在当时人们的灵魂观念中属于永恒的幸福家园[1]。
  20世纪70年代,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一号墓中出土了一幅帛画,这幅帛画描绘了地下、人间、天上三段内容。当代很多学者如巫鸿、贺西林等对帛画中的内容作了极为详细的解释,虽然对某个图像的象征意义的解释各有不同,但是对于画面的划分和大致内容的解释是存在一定共识的。帛画下段描绘的是地下空间即阴宅水府,帛画中段描绘的是墓主人的人间生活,帛画上段描绘的是天上的境界。帛画所构造的内容包含天地万象,表达的早已不是先秦时期追求的升仙思想,这与秦始皇帝陵一样,所构造的都是一个微观的宇宙。在其汉墓的第二重套棺的图像上有绵延漂浮的云纹,象征着宇宙中的“气”,而“气”可以载物游走。在其汉墓的第三重套棺的图像上有山峰的符号,且棺面为朱红色,所以有的学者认为描绘的是昆仑仙境。套棺与帛画一样都能营造不同的空间,表达微观的宇宙世界。
  在汉代,灵魂观念经常与墓葬艺术一起出现,马王堆汉墓中关于绘画画面的内容都受到了当时该地区人们灵魂观念的影响。墓葬中对昆仑之地、人面鸟像、天地神怪、墓主人等形象的描绘,虽然受到了先秦时期楚文化的影响,但是其墓葬的设计与秦始皇帝陵一样都是在构造微观的宇宙世界,且墓主人将永久生活在幸福家园之中。马王堆汉墓表达的是一种永恒,追求的是一种终极的境界。可以看出在这一阶段,灵魂观念对墓葬中图像绘制的题材和内容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
  汉武帝时期不再以黄老之学为统治思想,而是采用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之策,对法家、道家等其他学派采用了强力的排除措施,“焚书坑儒”就是当时的一个极端做法。从那时开始一直往后绵延数千年,儒家文化一直都是各个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正因为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长达数千年,所以中华文化被打上了极深的儒家思想烙印,时至今日,儒家文化对当代中国人为人处世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在正统儒家思想中,对于灵魂观念,儒家提倡二元对立,认为魂魄应相离。“性藏于人, 而气达于天”,“天人合一”的终极宇宙观,认为人死后灵魂会归于宇宙,回归自然。儒家思想具有现实主义倾向,孔子倡导敬鬼神而远之,远离怪力乱神,关注现实生活,儒家文士仰观宇宙之大,自然是不信“招魂”这一说法的。
  受到儒家提倡的二元对立思想和鬼神论的影响,汉代认为阴阳两界是相互分离、不相往来的。汉代墓葬中镇魂瓶的含义与楚国墓葬中镇墓兽的含义有所不同,“长居幽冥,则决绝,闭圹之后,不复发”。这一说法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相传五帝之一颛顼对天地间的秩序进行了一次大的整顿,此事件被称为“绝地天通”②,后变为一种思想意识。“绝地天通”切断了常人与天的沟通,而汉代之后,由于儒家思想的提倡又切断了常人与地的沟通。正统的儒家思想反对灵魂与肉体有所联系,认为世人只管现实生活便好。同时,正统的儒家思想认为宇宙赋予了人们灵魂,死后灵魂回归宇宙,所以不提倡个性化和独特性的灵魂。受此影响,中国古代的人物画大多都是模式化的,东晋画家顾恺之的“传神论”实则也并不是指对人物的神貌和眼神展开真实描绘,而是以周围的环境和人物的动态、服装及外在特征为辨别人物的主要依据。画像只是一种礼仪,人们也不喜欢把自己画得太像。而《明人十二肖像画》似乎是个意外,除了徐渭以外,其他人都刻画得比较细致,画面中各个人物的神情清晰逼真,甚至是脸上的痦都跃然纸面,并不美观。而在那之后或之前我们都很难再发现如此逼真的肖像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25192.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