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薄弱中学地理教具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党德成
摘 要:根据新时代课程改革要求,中学地理教学需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地理核心素养,提高地理实践力。在教学实践中,充分使用教具,能够丰富学校的课程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文章以县域薄弱中学的地理教学为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地理教具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究。
关键词:中学地理;教具资源;开发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09-016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9.075
2014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研究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在此基础上构建学科核心素养”。2017 年版(2020年修订)《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将地理核心素养概括为“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1]四个方面,其中地理实践力包括地理教具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由于技术水平的提高,各种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具、学具的大量出现,极大地丰富了教师的课堂教学。但是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化、变革,这些教具资源还不能充分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特别是县域薄弱中学,由于实际条件的限制,教具资源较为欠缺,这直接影响地理教学质量的提升。县域薄弱中学,大部分处于乡村地区或城乡接合部,如何发掘地方资源优势,开发地理教具并用于课堂教学实践已经成为亟须探究的问题。
一、县域薄弱中学地理教具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现状
针对县域薄弱中学地理教具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现状,笔者对通渭县境内的11所学校的地理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问卷反馈情况来看,地理教具的开发与应用主要有以下问题。
(一)教具资源配备简陋,可用教具单一
绝大多数学校教具资源种类单一,仅限于地球仪、经纬仪、地理挂图,有些乡村中学甚至没有任何地理教具。
(二)教具资源使用率低
平时教师上课不用教具的占80%,偶尔使用的占8%,公开课或者其他展示类教学使用教具的占60%,主要原因为教具资源欠缺。许多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缺少地理教师,由其他科目的教师跨学科代课,对教具使用的积极性不高。高中学校的使用率相对较高,主要集中于必修1地球运动部分对地球仪和经纬仪的使用,其他内容中教具的使用程度不高。
(三)教具使用效果不明显
很多教师在使用教具时,没有对课堂内容进行充分的设计,只是在表达不清楚时用教具加以演示,没有让学生参与演示过程,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
(四)多媒体课件取代传统的教具资源趋势明显
由于技术的进步,教育硬件资源的不断投入,绝大多数学校都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施,根据调查情况,乡村学校多媒体设施虽然数量较少,但能满足基本的教学需求,县城学校多媒体较为普及,教师对多媒体使用率较高,由于多媒体可以播放视频、flash等,还可以做演示实验,看起来更加直观,所以教师更愿意使用多媒体教学,而减少了直观教具的使用。
(五)自制教具积极性不高,创新度低
根据调查数据,大部分教师认为制作教具很实用、很有意义,但是经常制作教具的为3%,偶尔制作教具的为10%,绝大多数教师从来没有制作过教具,即使制作教具的老师,制作质量也欠佳,仅仅是对原有教具的改进,或对课本实验用具的重复,创新度低。
二、县域薄弱中学地理教具资源在教学中的开发应用
(一)学校教具资源的开发应用
学校的教具资源主要有地球仪、经纬仪、三球仪等模型,洋流演示仪、季风环流演示仪等演示器材,地形图、政区图等地理挂图,多媒体、演示软件等电子器材,化石、各种岩石、动植物标本等。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学校教具资源的使用更加便利,是实施教学的首选。如在讲高中地理必修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这节内容时,由于内容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如果结合黑板手绘、地球仪、多媒体形式的辅助完成教学任务,将会事半功倍,具体做法是:第一步,先复习热力环流,在热力环流的基础上引入第一个环节,在黑板上画一个地球模型,假设地球表面均匀,静止不动,绘制出单圈环流;第二步,假设地球表面均匀,开始自转,通过展示PPT讲解三圈环流的形成,其中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赤道高空北流空气的偏转PPT显示不太立体化,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足,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此处可以将塑料管垂直固定到地球仪的赤道上,赤道高空向北折,北折的部分向右侧逐渐弯曲,到北纬30度线上空和纬线平行绕地球仪一圈,然后折向地球仪,具体演示时在赤道所在管道口注入烟雾,让其沿管道运行,可以直观演示低纬环流的形成过程;第三步,假设地球表面均匀,既自转又公转时,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而运动,此知识点比较难,可以通过多媒体动态演示。这样通过多种教具的综合应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知识难度,而且有效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校外教具资源的开发应用
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是地理实践力的培养,针对地理学科的特性和学生好动又对新鲜事物好奇的特点,教师应积极拓展课外教学实践活动,利用现有的教具资源或自然界原有的事物充当地理教具,使教学活动成果最大化,比如通过量角器、卷尺、木棍测量正午的太阳高度,首先根据手机定位出所处地区的经纬度,计算出当地正午时的北京时间,按照这个算出时间点,选择天气晴朗的一天,组织学生在室外地面取原点O,把木棍垂直立于O点,拿卷尺量出木棍影子OA的长度M,木棍的长度N,然后在地面上过O点画影子的垂线OB,OB的长度等于N,把AB相连,形成直角三角形OAB,用教学量角器量出∠A的度数,即为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252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