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淑华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在小组成员间形成开放的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深度学习能力。本文就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展开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36-0084-02
Research on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Binzhou Experimental School,Shandong Province, China) ZHANG Shuhua
【Abstract】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is an important learning method. Effective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can form an open learning atmosphere among group members, encourage and promote each other among group members, improve learning efficiency, and cultivate students' cooperative awareness and deep learning ability.This paper analyzes how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combined with personal teaching practice.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Effectiveness
《笛Э纬瘫曜肌分刑岢觥叭险嫣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一种重要途径,它充分体现了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自由组合、分工协作,学会了相互评价、交流分享,学会了完善自己思维、深度学习的方式方法。近年来,笔者积极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在小组建设、合作方式、多元评价等方面不断实践,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合作意识和深度学习的能力。
一、合理分组、优化分工、定期轮换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前提
在一次听课中,教师提出如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各小组的表现不一:有的小组“你争我夺”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随意讨论和问题不相关的内容;有的小组凑在一起,因观点不一致而相互争执。表面上看学生们簇拥在一起热热闹闹、气氛高涨,学生似乎成了课堂的主人,可实际上大家都是停留在问题的表面,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看似活跃实则空洞,学习效率低乃至无效。这样的小组合作有什么意义?当下的高效课堂突出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做到少讲、精讲,要把课堂的时间、空间尽可能交给学生,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交流,形成学习共同体,课堂教学要的是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思考,是学生高阶思维和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中“乱”而有序。接下来,笔者首先对小组进行了调整。按照学生均衡搭配、合理差异、自愿组合的原则,按成绩、性格、性别、爱好等方面组成4人一个小组。然后民主推荐一名管理组织能力强,大家喜欢他的同学担任小组长。为了让大家都有事干,各组员还担任不同的角色,如小小纪律员,负责本组同学的纪律维持、加减分记录;小小记录员,负责小组合作讨论结果的记录等;小小资料员,负责本组资料的收集、整理等。各角色一月一交换,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各个角色,保证小组合作学习都能积极参与。然后,在驱动性问题的引领下,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合作探究、互教互学,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每个小组成员按照自己的分配的角色,积极投入小组讨论中,大家集思广益,相互启发,集合共同的智慧解决问题。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习惯和品质。
二、明确任务、问题引领、精讲点拨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基础
在每次小组活动之前,教师要明确提出本次活动的内容、目标,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因为“呈现问题”是合作学习的第一步。然后师生共同梳理、整合问题。问题明确后,小组长进行合理分工,组织组员有序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为例,教师与学生共同整合出三个问题:“哪天的出勤率最高?出勤率最高会超过百分之百吗?为什么周一、周二、周五的出勤率不是百分之百呢?”然后请各小组自由选择自己最想解决的一个问题。这样既给了学生明确的学习任务,又给了他们自由选择的空间,学生围绕问题深入讨论,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以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为例,在合作学习之前提出:“请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拼装,完成学习任务:①你能把三角形转化成你以前学过的什么图形?②原来的三角形和转化后的图形有什么关系?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在这三个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们开始了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实践操作,尝试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体会到了自主学习获得集体成功的喜悦。教师在各小组间巡回指导,解惑答疑,引导学生采用正确、有效的合作方法,并及时给予点拨、鼓励。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255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