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媒体视域下科普动画的传播与创作转型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秦洪扬

  摘要:科普动画是一种能够有效直观地传达科学内涵,具有表现趣味的艺术形式,是连接科学与艺术的桥梁。随着新媒体网络时代的到来,新媒介的诞生使得信息的传播方式和获取方式产生重大变革,这不仅为科普动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也对科普动画的创作提出全新的要求。科普动画的创作要在把握新媒体多样化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转型,从创作的思路与方向,内容与艺术形式等各个方面着手与新的传播方式相融合,以求达到更好的科普宣传效果。
  关键词:新媒体科普动画传播方式创作转型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全面爆发,数字传媒的诞生对信息的制造、存储、整合、传播和获取产生重大影响,互联网时代的各个媒体不再是独居一隅,而是逐渐呈现出多种功能一体化的趋势。从媒体形式上来看,传统媒体的单向渠道传播格局被打破,各种媒体在同一的“数字平台”上实现了跨媒体融合,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多个维度的信息交融和信息浓缩,同时影响了大众接收信息的途径和习惯。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科普作品的艺术形式、创作技术和传播途径。
  科学普及作为一种依托于传播媒介向公众传递科学信息的活动,其本质便是将科学内容以艺术化的手法转化为语言、文字、图像、音频等可视化或可被感知的信息,通过各类媒介将这些信息传播给大众。其中,动画是科普最常见的艺术手法之一。科普动画能够高效直观的传达科W内涵,通过其强大的感召力和表现趣味成为科普信息最直接的载体,也因此一直受到科普创作者的青睐。在网络时代,科普动画若要在新媒体洪流中获得长足发展,就需要全面把握新媒体平台多样化的传播特征,从创作的思路、方向、内容、形式等各个方面入手,积极寻找科普动画的转型之路。
  一、新媒体与新媒体传播
  当今时代,大部分的传统媒体如电影、电视、广播、报纸、平面广告等都在逐渐数字化,数字媒体将成为一种常态。在这种情况下,主流媒体和新媒体的区别将逐渐模糊,传统媒体向数字化网络化延伸出新的传媒形式如数字电视、数字广播,以及由网络提供的便利条件而诞生的“新型媒体介质”如视频网站,加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可联网的移动数字终端,这些都属于“新媒体”的范畴。新媒体传播则是指依靠数字科技的支撑而产生的新型媒体介质来进行信息的传播。这种新的传播方式首先改变了传统媒体对信息的单向传输,提高了大众与信息的互动性,使传播方式变得可移动,也令信息变得可选择可支配可操作可共享。随着微博、微信公众号、企业号、各类短视频应用软件等自媒体产业的逐渐成熟,媒体行业变得平民化、自主化和私人化,大众自发的在网络上进行信息的制造、编辑、发布与传播,为海量化信息铺设了一张隐形的传播网,逐步实现信息对全体受众的全面性覆盖。
  同时,新的传播方式也实现了信息的多样性。利用数字化技术对传统纸媒、广播电台、电视、音像、出版、互联网等多种媒体进行内容和功能的深度融合,这种机制下产生的新媒体信息几乎涵盖了旧媒体的所有信息形式,能够将文字、图片、音乐、动画、视频影像等多种维度的信息进行糅合,使得大量的信息得以简练化、多元化、个性化,并展现出体积小、融合度高、易于多媒体传播、适应多平台展示的特点,这些特点也和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视频网站、移动电子宣传幕为代表的新媒体信息传播载体更为契合,使信息的传达更加迅捷,信息的锁定和选择更加便利。
  二、新媒体传播方式下的科普动画
  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方式下,科普动画不仅要满足观众由被动观影者变为主动传播者的愉悦感,更需要应用在不同的新媒体平台上,实现多向性和非线性传播。
  首先,篇幅较为短小的科普动画短片适合在出租车载电视、地铁电视、公交广告屏、电梯宣传屏等动态平台上进行播放。这类可移动的公共传播平台具有短时间内循环播放、不受时间地点约束、受众群体集中的特点。为达到快速高效传递科普信息的效果,在这类平台上播映的科普动画必须要题材新颖、篇幅短小,还需要有简约美观的视觉效果和能够迅速抓人眼球的另类元素。这些正与新媒体动画短片的简洁化、个性化、创作自由化、富含思想性和超强表现力等特征相契合。例如,科普动画《分钟学堂》就成功地做到将科普元素融进动画短片中。每集的时间在2分钟左右,用边画边说的方式解读科学冷知识或社会热点话题。画风清新又另类,语言风趣又幽默,可以让观众在短暂等待和短途旅程中身心得到放松的同时艺术研究I艺术趋势潜移默化的收获知识。
  其次,篇幅较长的科普动画适合以系列故事或者连续剧的形式在数字电视、智能手机、视频网站等平台播映。这一类平台的显著特点是大量的动画影片根据观众的爱好和需求进行了类别划分,观众的自主选择性强,资源足够丰富旦播放时间灵活机动。采用系列形式并且注入科普元素的动画影片,其故事的结构不应过于复杂,应该注重剧情的流畅度、逻辑性以及科学知识的严谨性。由于视频网站上的影片资源过于丰富旦更新速度快,普通的科普动画连续剧极易淹没于海量片源中,因此故事的题材、立意要新颖旦巧妙,兼顾视觉效果的美观性以迎合新媒体时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和娱乐需求。以曾经在网络上风靡一时的系列科普动画《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为例,该片以简约的画面风格、清晰的故事结构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重要人物进行艺术化的处理,片中的动画形象设计的既美观又具有辨识度,对历史知识的讲解亦是清晰明了、简单易懂。
  再者,面对当下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人们的休闲和娱乐时间呈现出一种碎片化的趋势,与此同时,智能手机、移动电脑等可移动的数字终端已经成为最常见的信息接收渠道。以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APP等为主要代表的自媒体传播平台上,日常以推送文章、短视频、图片的方式进行信息传输。在这种新型传播模式之下,信息的传输量大、更新速度快、互动性强,大众可以高效的整合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面对这一类传播方式,在进行科普动画的创作时要有针对性的依照各大自媒体平台的特征进行动画形式的调整,比如,创作科普主题的漫画或动态漫画在科普公众号或科普网站里进行推送;或者在科普文章里加入部分GIF动画对科普文字信息进行视觉方面的补充;再者,制作风格简约、体积小、所占资源少的短视频动画对科普知识进行图式化和视听化展示等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25987.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