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究禅宗美学与南北宗论的关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马誉榕

  摘要:本文将探究禅宗美学与南北宗论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并叙述明代的书画美学家董其昌因受到禅宗美学的影响,借用禅宗有南北二宗之分的思想,也将中国画坛以南北加以区分,提出南北宗论这个美学思想。董其昌推崇南宗文人画,而贬低北宗职业画家。绘画创作过程中所出现的禅意,他认为是山水画中的最高境界。故把擅长水墨入画的王维推崇为南宗之祖,将擅长青绿山水的李思训标榜为北宗之祖。随着南北宗论的理论提出,这两种不同的风格体系,更加证实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形成与转变,直接或者间接受到了禅宗美学思想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说是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美术史。
  关键词:禅宗美学董其昌南宗北宗南北宗论
  明末清初时期,董其昌在中国艺坛上占有一席之地,是一位不可或缺的书法家、书画理论家。他在书画风格、美学旨趣的艺术理念方面,对后世山水画的发展脉络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受禅宗美学熏陶的董其昌将有着“闲远清润”“天真平淡”且擅长水墨画的王维标榜为“南宗之祖”,将“廉纤刻画”和有“纵横之气”的青绿重彩一派的李思训标榜为“北宗之祖”。具有持续性、广泛性影响力的外来佛家宗派,融合中国文化的基础上,禅宗进入到文人的眼前,进入到他们的思想观念之中,影响着他们的艺术生活与实践。
  一、以古为师一董其昌和他的时代
  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生于嘉靖三十四年,死于崇祯九年。作为明末的画家、绘画理论家的董其昌,除此之外,他也是当朝有名气的鉴赏收藏家,一生所创作的绘画无数,欣赏收藏的画册也多如牛毛。他收藏的艺术作品,上至五代巨然《山水图》,下至北宋年间,誉为“大李将军”之称的李思训《蜀江图》和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以及不少其他大家的名作。满腹经纶的董其昌在年少时期就已是盛名在外,在他去世之后也有大量存世作品。身为画坛上的领袖人物,自然结交不少好友,其中和邵弥、杨文聪、卞文瑜等九位名家,被称为“画中九友”。
  绘画方面,董其昌尤擅山水画,追其原因,可从《画旨》中的描绘探究一二,自己的曾祖母是高克恭的曾孙女。也许有了这层沾亲带故的关系,董其昌自小对于书画的创作就有极高的热情度,专攻研究高克恭的艺术精品之作,故自身艺术造诣极高。董其昌以董源、巨然为宗,元四家是属于典型的文人画风格,故极力提倡,而以沈周、文徵明为代表的吴门画派,贝[J受到其的轻视。他认为绘画要讲究气韵生动,以书法入画,追求“似与不似”。他的画面天真平淡、清润文雅秀润苍郁,趣味感十足的同时也带有着宁静与自然的文人之思(图1)。在总结技法方面,将前人的结构、技法特点加以归纳。在美术理论方面,对宋朝与元朝的品评,十分精妙,他的书评、游记对于后人研究绘画史和理论时是不可或缺的文献。董其昌所提出的“南北宗论”,将中国美术史的山水画类别分为南宗与北宗,南宗是以尤擅水墨入画、注重抒情的王维为宗祖,北宗是以注重写实、有工匠气、“金碧山水”重彩工笔著称的李思训为宗祖。他崇南贬北,其理论与实践深受莫是龙等人支持,弟子满门。
  董其昌的代表作有《容台集》《前后赤壁赋册》《岩居图》等,时至今日绘画的艺术价值仍在影响书画界。其中,不得不提到的就是对于董其昌绘画风格、笔墨技巧、美学思想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八开的纸本设色画册《秋兴八景图》。这幅山水画册是董其昌处于创作的巅峰时期,但是也正处于人生的“多事之秋”。可以说是董其昌花尽毕生心血之杰作。他在书法方面更是一绝,取法“二王”颜真卿等名家书法,吸收古人书法之精华,用笔精道,有“颜骨赵姿”之美,自成一体。行草书(图2)、楷书方面的造诣颇深,用笔圆劲秀逸,在圆熟秀逸的“赵体”称雄数百年后独辟蹊径,领一时风骚。小楷作品《月赋》是董其昌正值47岁时所写,取法唐晋,笔画秀娟。董其昌平淡古恪⑸秀淡雅的书风在清末以后风靡一时影响力颇深。
  二、一代宗师――董其昌南北宗论之渊源
  佛教的传入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有记载,除了一开始在所绘的样式上颇具中亚特色,在佛教的宗派的划分上来看,禅宗是非常具有特点的宗派之一。佛教的宗派除了所谓的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外,还划分有“天台、禅、净上、密、法相五宗及其他等”?此时的佛教与所弥漫的玄学之风在思想这片净土上相交融。禅宗与净土宗作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不仅使得人可以顺着本性生活,且修行方式也不似其他门派般繁d。“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②,成为禅宗的核心思想。出生于唐代岭南地区的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建立了南宗,与北宗所强调的“拂尘看净”所不同,南宗则是所强调的“顿悟”将禅学生活化。《六祖坛经》中也可得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③一刹一永恒、一木一浮、一人以众生等等理念皆为佛学思想,世俗生活与禅学修行的边界,也因此不复存在。
  古时的文人颇有一种雅嗜,为了显示自身高雅,显示寄情与爱好,会给自己的书房又或者是居所,取一个雅号,寥寥几字,便可体现自身的内外形象,也可供他人观言察行,作为检验标准之一,可谓是意义深邃。董其昌因为受到禅宗理论的影响,将自己的画斋,命名为“画禅室”。而“室”自的缘由来自于古人房屋内部,前“堂”后为“室”。与董其昌“画禅室”相媲美且具有较高知名度的还有唐文学家的刘禹锡的“陋室”以及近现代政治家梁启超以“饮冰室”命名的书斋。董其昌的绘画思想大多都是在此地创作整理而成,包含他的《画禅室随笔》这部绘画理论著作(图3)。
  在《画禅室随笔》一文中,曾描述了31岁时的董其昌的佛缘。“其年秋,自金陵下第归,忽现一念三世境界,意识不行凡两日半,而后乃知,大学所云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正是悟境,不可作迷解也”?这也是董其昌的参悟经历之一。董其昌之所以能够苦心钻研书画,造诣非凡,从他的仕途生涯中也可以窥探一番。出于对政治的敏感,他几次辞官归乡,广游山川与寺庙,不忘修禅,与友人探讨佛理,这也是个契机给予了他潜心研究书绘画和与自然交融的时间,为他鹤立艺坛埋下了伏笔。
  在董其昌离世的近四百余年离,他所提出的南北宗论,将自身对禅宗美学的理解,把山水画体系分为南北二派,翻开了文人画创作的新篇章。北派李思训父子、“马远,夏圭”等院体画家为代表;南派以王维为宗,董源、巨然为代表。绘画中“崇尚率真,轻力,崇士气,斥画工,重笔墨,轻丘壑,尊变化,黜刻画”。南派大多在画面中表现出柔美和平淡天真的艺术风格,而北派所展现出的却是刚硬,富贵浓丽的一面。导致艺术风貌、特色、作风、格调和气派的不同,这与南北宗画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审美旨趣,人生经历等方面有关。就好比说南方所处大多有烟雨溟蒙之景象,而北方大山大川,大刀阔斧,给人气势雄强的感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26005.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