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现有教学模式下新文科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许佳钰 柳舒媛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啻葱掠胪黄疲高等学校原有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革新,以求向社会源源不断地输出符合行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在学科重构成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时代诉求背景下,“新文科”概念的提出让各高校迈出教学模式优化与创新的步伐。结合高校现有教学模式不断优化的实践,本文浅析高校现有教学模式下新文科建设中的问题,结合新文科建设的特点与要求提出其更优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新文科建设 高等教育 教学模式
一、高校文科现有教学模式的现状与问题
(一)高校文科现有教学模式的发展现状
1.复合型专业设置
复合型专业,是指所学专业为多学科专业交叉的专业,旨在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利用校内学科齐全或学科多样化等综合优势,增设学科交叉复合型专业,推行主辅修、双学位、大类分流后二次选择专业等培养模式。目前多数文科类院校也在大力推行“互联网+”“法学+”等复合型课程培养体系;[ 1 ]而在部分工科类院校,校企合作的项目式定向人才培养专业也逐渐增多。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复合型专业设置有利于培养学生多维度思考与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更多发展空间,也有利于满足企业的多样化人才需求,节省人力成本,间接实现订单式人才培养。
2.多板块学分体系建设
目前国内各大高校突破了单纯的专业课程学分体系,为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人才设立了多板块学分体系。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为例,对于学生在校内应修学分分为课程学分与实践学分,课程学分下又包含有专业课程、通识课程、通修课程,每个课程类别板块下还设有多样化课程组和课程子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灵活思维[ 2 ]。且除第一专业课堂外,该校还设立了“二三课堂”学分体系,通过建设思想引导、学术科研、校园文化、国际培养等六大平台,不定期开展相应的活动与讲座,丰富学生各类知识,尊重学生多元化兴趣。据了解,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工商大学等高校也都初步建立了多板块学分体系,通过全校通识课程学分选修制度,不将人才培养拘泥于专业课程的学习,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加全面和多元的人才培养方向[ 3 ]。
3.双创融合的初步成效明显
当前,高校已初步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的双创融合教学模式,在举办创新创业大赛、邀请企业人士进行演讲等方面都已有成效,这将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
(二)高校文科现有教学模式的问题
1.教学资源方面
(1)教材内容落后
随着经济日益繁荣,全球化步伐加快,许多行业准则也在随着实务操作简易化和国际趋同趋势变更,故而对于注重应用型的专业而言,教材编著更新的速度也应加快。然而受教师团队精力有限等因素影响,国内大多教材更新速度都仍停滞在10年左右,这极大地降低了教材的应用性和实用性,也为企业培养新入职人才带来了不小的成本。
(2)文科实验室建设普及度较低
目前从规模来看,高校文科实验室的发展与理工科实验室尚存一定差距。例如,在2015年的100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以人文社科类专业为主的仅有9个,这种情况在教育部历年进行的评审中并不鲜见。而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很多高校由于此前的建设、管理经验相对欠缺,文科实验室建设面临着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 4 ]。
(3)复合型师资力量薄弱
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教师在具有一定理论的基础上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并能够有效地应用到教学科研中。这就要求我们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必须破除一些旧有的机制,构建创新、交叉、开放和共享的师资建设机制。但目前高校现有教学模式下,复合型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教师团队中存在有实务经验较少、部分人重科研轻教学等问题短板。
2.人才培养模式方面
高校现有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活动仍然多是以老师讲台教授,学生低头听课为主,这导致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降低。而高校作为社会人才输出的主力,老师对知识讲授仍以基础知识教学为主,专业教学深入较为缺乏,这导致目前人才培养的结果出现片面化,单一化的特点。
3.教学评估方面
当前高校以考试作为考核评价学生的主要方式,以考试成绩作为考核学生专业知识掌握的主要标准。而理论化的考试,可能会导致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心理,忽略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且统一的考核标准并不能真正地反映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高校新文科建设的特点与要求
1.高校新文科建设的特点
(1)融通性
新文科建设是在传统文科教学已经实现“厚基础,宽口径”的升级基础上在更广范围更多学科内进行专业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突破人文社科专业间的交互限制,在文理、文工等范围内进行更大跨度的学科专业交叉。这更加强调培养人才思维素质和多方面能力,以实现多学科间的相互融通。
(2)主动性
一方面,现代社会人才竞争激烈,复合型人才需求激增,相较于“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时代更要求人才本身毛遂自荐去争取机会的主动性[ 5 ]。另一方面,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更新速度剧增,知识要求面广、内容繁杂。此时代背景下,人才积极自主学习多方面知识与提升各方面能力的主动性无疑是在创造社会价值中一张强有力的底牌[ 6 ]。高校新文科建设的融通性使得人才需掌握的知识量与社会提供的各类机会都将呈指数倍增长,暗含着对人才主动性的强调与问题驱动式创新的发展。
(3)发展性
就高校新文科建设而言,问题驱动式创新是其核心本质[ 7 ]。新文科建设是基于对复合型全方位人才的社会需求提出的突破传统文科封闭式教学限制的革新,其更大更广的学科交互与更加强调人才主动思考的培养方式,将有利于未来发挥人才自主创新能力,更具有未来发展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264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