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构建高校思政课”双主体”教学模式的路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谢芬
【摘要】 在我国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的教学环境下,双主体教学模式是弥补现阶段教学问题和教学缺陷的重点途径,双主体的教学模式能够将高速发展的各种信息技术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进行有机融合,通过传统教学以及线上网络教学两者之间的有效联动,建立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提升整体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实效性,也能够通过信息技术来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学科建设成果。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高校思政课 双主体 教学模式
引言:
当前各大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培养出综合性发展优质人才的重要人文课程,也是基于“立德树人”基础教学目标的关键性学科,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需要随着时事热点事件以及政治的变化而改变,教学内容需要与时俱进。因此需要针对思政理论课程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建立出信息化的“双主体”教学模式,对于进一步优化思政教育理论课的教学成果,有效落实思政教育理论的教学目标具备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基于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构建高校思政课“双主体”教学模式的意义
伴随着各种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的教育领域也开始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各种不同的信息技术,例如通过多媒体设备来展开教学,微课、慕课等各种信息化教学模式普遍运用,使得我国传统教学被逐渐革新,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向着现代化、智能化以及信息化的方向进行发展,建立“双主体”的教学模式也逐渐成为我国高校思政理论课以及整个教育事业改革的重点发展方向,这也是时代发展对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提出的全新发展要求,更是我国教育事业在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必然发展路径。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教育实现信息化的过程中,需要对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模式进行全方位的创新和优化,通过“双主体”的教学模式,能够促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沟通交流更加频繁,建立出更加完善的沟通渠道,让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知识的海洋中去,主动对问题进行探索和解决,激发他们对于思政理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能够通过“双主体”的学习模式展开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并对相关的学习内容展开深入思考。
二、思政课“双主体”教学模式建构的基本原则
(一)主导性原则
大学是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的重点时期,在面对各种社会热点事件以及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时,由于他们的社会阅历和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很容易受到各种西方文化和负面信息的深远影响而产生负面情绪和偏激的心理认知,而教师由于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阅历,同时也积累了相当数量的知识,自身在学习能力以及知识领悟水平上都具备非常明显的优势,因此需要在构建“双主体”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将课程目标作为导向和依据,针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展现出其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知识引导和思想教育,提高他们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动机,在全方位掌握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也需要确保课程讲解的政治性能够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相应的服务。
(二)有效性原则
建立“双主体”的教学模式和改革教学手段,都是将有效落实设定的教学目标作为导向和依据,在“双主体”的教学模式中,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交流,能够让学生之间的思想对话更加频繁,实现了师生之间的倾诉以及倾听。在教学活动中完成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灵对话,最终达成在思想认知上的共识。因此需要建立出由教师进行引导、全员参与、深入互动的教学格局,对于社会中的时事热点事件以及学生较为关注的社会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鼓励他们勇于表现出自身的想法,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让思想碰撞出火花,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对学生的心灵进行深度的洗礼。
三、基于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构建高校思政课“双主体”教学模式的路径
(一)运用案例教学,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知识的构建
案例式教学主要是指通过对实际案例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深入挖掘,向学生讲解案例中所蕴含的原理,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掌握思政理论知识的内涵。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微博、今日头条等各类能够传播社会热点事件和新闻的媒体平台,将学生较为关注的社会问题作为思政教育理论课的教学背景,选取具备更强时代性以及代表性的实际案例,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思政课的学习和互动中去。通过创建案例情境,运用各种多媒体设备,让学生能够从思政理论课的“知道”转变为“悟道”,能够优化学生的问题分析水平以及解决水平,让他们的知识架构体系变得更加完善,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也能够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在教师创建问题情境的过程中,也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通过学生的主动思考和教师的引导,促使“双主体”教学模式所能够展现出来的教学价值,提升课程的教学成果。
(二)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互相融合
在传统的教W模式中,主要是由教师一个人对班级内的所有人进行理论知识的传递,很容易忽略在教学过程中的细节问题,无法兼顾每一位学生,但是通过信息化的教学模式,以及各种多媒体设备的有效使用,会对课堂中的每一位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因此教师需要充分运用各种网络载体的价值和优势,创新课程的教学模式,这也是进一步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时效性的必然发展途径。网络载体的存在能够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空间以及教学时间被全面打破,具备着更大的信息量,同时及时性能将会变得更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后更加频繁,可以充分运用各种精品在线课程以及互联网直播平台,实现线上教学以及线下教学的有效落实,通过线上以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综合学生的个体发展规律,促使思想理论课的时效性和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在网络平台中,可以让学生表达出对各种时事热点事件的意见,展现出自身的观点,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分享自身的学习心得和日常生活中的感受,让他们在课堂中的参与度不断增强,获得更强的学习自信心,让他们在这种“双主体”的教学模式下,感受到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快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268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