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探究式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邢春雷
摘要:探究式教学法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而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引导者。以高中地理教材“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一课为例,教师可以整合知识点,将复杂的气候成因简单化,通过探究式教学情境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育地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地理核心素养;气候因素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倡导问题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探究式教学法是现代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符合地理新课标的要求。笔者针对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教材“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一课,以澳大利亚为例,整合知识点,将复杂的气候成因简单化,通过探究式教学情境设计,培育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一、探究式教学法的内涵及作用
探究式教学法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提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原理和结构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不同于传统的知识传授,而是要求学生必须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分析、解决新问题,在“用”中学、“做”中学,使知识得以巩固、运用,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知识迁移能力。探究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创造能力等。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育人之本,莫如铸魂。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修订时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此,教育部组织专家构建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理论体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就是在这一理论体系框架下提出的。基于地理核心素养进行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能力,可逐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探究式教学的设计思路
(一)教材分析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是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是《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理解、掌握并熟练应用的知识点,也是教学的重难点。本节重点是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的成因、分布、特点,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的气候的成因、分布、特点;难点是结合区域图和材料,分析不同地区的气候成因。掌握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可为学生之后学习世界气候类型地带性分布、非地带性分布、气候类型的判定等内容打下基础。
(二)水平划分
《课程标准》将“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划分为4个水平:一是结合资料,说明气候对自然景观的影响;二是根据资料,说明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三是气候类型的特征、分布及成因;四是根据资料,综合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
自然景观是一种外在表现,受多种地理要素共同影响。气候与植被的联系属于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制约,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程标准》将影响气候的因素定义为“水平四”,可见它的难度之大。影响气候的因素一直是高中地理的教学难点,特别是对于小尺度区域,更需要学生具有清晰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可大幅度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使其能够应对新高考中可能出现的与气候有关的问题。
(三)教学思路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是自然地理部分较为抽象的内容,在分析一个区域的气候成因时,要注意地理要素往往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之间紧密联系,作为一个整体来影响一个区域的气候。笔者基于地理核心素养,以澳大利亚为例分析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实现情境化教学,便于学生理解。此外,用澳大利亚以点带面地去分析世界气候,不仅使学生思路清晰,而且学习起来较为容易。
首先,简要分析气压带和风带的性质;其次,借助练习题说明气压带和风带对澳大利亚的气候产生的重要影响,引出世界范围受气压带、风带影响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再次,借助澳大利亚部分地区的非地带性现象,引出本节课的重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接着,以探究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的非地带性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及成因作为小组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选择高考题或模拟题考察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三、利用探究式教学法教学“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一课的过程
《课程标准》对“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内容的教学要求为:说出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教师可通过案例让学生知道一个区域气候的形成实际上是多种地理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世界气候的形成是以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其移动为基础,加上海陆位置和下垫面等因素。笔者借助澳大利亚这一区域的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等来抛砖引玉、以小见大,同时渗透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具体的教学设计过程如下。
(一)教学导入
来源于生活的时事热点含有丰富的地理知识,具有时效性强、全面真实等特点,能够体现高中地理新课改精神。比如,2019年全国文综Ⅱ卷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申办成功为切入点,考察学生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结合时事热点问题,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习思维的作用。在本课中,我们可以利用澳大利亚山火热点事件来导入新课。
师:2019年10月,澳大利亚发生了一场森林大火,持续了4个多月,蔓延至澳大利亚多个地区。由环境监测卫星拍摄的2020年元旦前夜的图像显示,滚滚浓烟融合成一个巨大的团块,漂洋过海,穿过新西兰和南太平洋,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到达12 000多千米外的南美洲。那么,将烟霾带到新西兰和南美洲的风属于哪个风带呢?
(学生观看多媒体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
(二)探究活动
1.气压带和风带
高一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读图能力、地理术语表达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还不是很强,需要教师设计好活动,加以正确引导,以学生为主体,逐渐生成结论,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通^探究活动,学生在情境中激发探索新知的欲望,引发思维,巩固基础,培养综合思维能力。在本课中,我们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机制,培养学生的逻辑推导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272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