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SPOC混合教学模式下分子生物学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伊艳杰 沈云鹏 杨艳会

  摘 要: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该文分析了SPOC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分子生物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可行性,并对SPOC混合教学模式下的分子生物学课程思政建设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期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高阶性教学目标。
  关键词:SPOC;混合教学模式;分子生物学;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2)06-0173-03
  1 引言
  分子生物学是高等学校生物、农学和医学等相关学科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在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在专业人才培养、生物前沿发展、农业、社会医疗及生活服务等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高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建设人才的重大使命,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资源,发挥好每一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高校要充分发掘专业课的思政资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保证高质量的教学效果,提升立德树人的成效[2]。
  分子生物学学科发展迅速,课程内容繁琐、知识抽象、不容易理解,这不但影响到学生的知识掌握和专业实践,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和考研也有一定的影响。为了响应高校立德树人这一目标,在分子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有必要融入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课程思政能够落实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坚持以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为主,提升课堂教学效果[3]。如何将课程思政灵活渗入到分子生物学各个教学环节,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值得重视并研讨的问题。
  2 SPOC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融入课程思政的可行性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已成为高校教学的常用模式。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过程中,应基于新时期教学特点,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大学教学从线上教学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从引用国外平台到自主创建平台,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发展,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后,在线教学在高校得到了普遍运用并进入黄金发展期。根据学生的在线学习调查数据,大多数学生在对课程内容的宏观把握与主线梳理方面欠缺,自学能力可能相对较弱。而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将在线学习和线下指导结合起来,提升学生在线学习的质量与效率。SPOC是一种可以利用在线教学资源而面向小规模学生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4]。这种教学模式既具有线上教学又具有线下课堂教学的特点,让教师的教授过程更具针对性,更易形成教师主客观引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更有方向感。另外,教师和学生在SPOC教学中也能更好地互动。
  目前,SPOC混合教学模式越来越被广泛应用,更多的师生已从被动使用向主动参与转变。SPOC作为线上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可为思政教学的构建提供必要的支持。“SPOC线上线下+课程思政”混合教学模式下,教师应科学重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合理应用线上资源,从而实现高效自主学习,并在课堂上解难答疑,加强探讨,提高学习效果。虽然SPOC带来了线上线下融合的理念,但课程思政与SPOC混合教学模式的融合重点、融合措施仍不够清晰,具体可操作的融合教学模式不明确。因此,构建“SPOC线上线下+课程思政”的混合教学模式,是提高大学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
  3 基于SPOC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课程思政建设
  3.1 建立“SPOC线上线下+课程思政”的混合教学模式 SPOC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下,从课前预习到课中学习再到课后复习,所有过程都离不开线上教学资源的支持。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必须注重知识点的关联度,为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在自学和课堂合作时提出问题或假设,并进行思考、分析和解答,最终归纳总结出全面系统的方案。由此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促进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并提高学生用思政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更加深刻地理解社会问题,形成大局意识。
  在建立“SPOC线上线下+课程思政”的混合教学模式中,授课教师引用或者自建针对性较强的在线教学资源,如优质微视频等,并充分整合在线资源,通过学习通等平台打造符合学生学情的SPOC在线资源和课堂活动,有效融合线上线下教学优势,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基于SPOC混合教学模式的“课程思政”的实施可以分为课前、课中、课后3个阶段。(1)课前阶段:在超星学习通平台建立符合学生学情的在线课程资源,发布学生自主学习任务。教师通过重组在线开放课程平台中分子生物学课程的相关知识点,将其导入学习通,并上传案例、练习、动画、微课、PPT、图片等教学素材,设置讨论、投票、问卷等多种形式的交流通道,以保障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2)课中阶段:教师围绕课程教学目标,针对性讲解教学重难点和课前阶段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反馈的问题。结合学习通,通过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小组教学法等促进学生深度交互学习,指导学生将思政融入小组作品中,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新和实践能力。(3)课后阶段:教师帮助学生提高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在学习通平台发布课后练习、阶段性的讨论话题、课外阅读资料等学习资源,巩固学习成果,促进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提升。
  3.2 发掘分子生物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在分子生物学课程讲授过程中,应充分发掘课程思政元素。例如,介绍课程教材的主编朱玉贤院士,以他的科研经历引出“板凳要坐十年冷”,做研究要耐得住寂寞,不怕困难,集中精力,在黑暗中瞄准方向坚持探索。引导学生学习朱院士勤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在讲授分子生物学发展过程中,讲述大量富有革新性和挑战性的重大理论与发现,尤其是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道路上可谓历经坎坷。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推动社会进步的爱国情怀。总之,通过引入科学家们的奋斗经历和卓越成果,引导学生对分子生物学这门课程的热爱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nlc20220408153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27775.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