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开发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寇鹏斌
摘要:随着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化工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但高等职业院校化工类专业毕业生对化工行业的认识不足,对口就业率较低,专业人才缺失。在双创背景下,结合高职院校化工专业特色开发的就业指导课程是从化工行业的特殊性出发,让学生充分了解化工行业的就业现状和发展趋势、企业文化特点、职业发展路径,努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素质,促使学生按需就业,实现其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激发化工产业新活力,带动经济快速增长。
关键词:化工;就业指导;课程开发
化工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国化工行业快速发展,现已进入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竞争和发展新阶段。目前,多地已形成了基地化、规模化的大型化工园区,生产方式也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发生了改变,我国化工行业必然走向精细化、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新高度[1]。在化工行业发展的同时,化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对人才的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化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非常乐观,从用人单位在职业院校的招聘情况也可以看出,尤其是在西北地区,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而且在逐年增加,经常出现化工类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的现象,且毕业生平均薪酬较高。
但是,刚毕业的学生对化工行业的特殊性认识不足,很多学生对化工行业不感兴趣,不愿意从事化工行业的相关工作。一方面,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普遍认为化工行业危险性大、污染严重,生产现场工作人员的社会地位偏低,对化工行业缺乏职业认同感,导致化工类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偏低;另一方面,进入化工行业工作的毕业生因为对化工行业不了解,感觉与自己理想中的工作不符,出现“闪离”问题。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毕业生在化工企业初次就业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离职的比例非常高,很多学生进入岗位不久甚至还未熟悉岗位工作就提出离职。2019年12月,甘肃能源化工职业学院跟踪调查了2016届化工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结果显示,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毕业生不到30%。目前,化工行业的人才需求量极大,一届一般有20家以上的化工企业向该院化工类专业学子抛来橄榄枝,但好多岗位无人问津,大多数学生仍持观望态度,初步估计,后期化工类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依旧不容乐观。
1 化工类专业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开发初探
目前,提高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学生的就业稳定性,使学生适得其所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如果解决了这个问题,就可以带动化工类专业的招生工作,使化工类专业得到良性的可持续发展,源源不断地输出专业技能型人才,更好地服务甘肃及周边区域的化工企业。
在双创背景下,结合高职院校化工专业特色开发就业指导课程势在必行,化工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课程必须从化工行业的特殊性出发,让学生充分了解化工行业的就业现状和发展趋势、企业文化特点,职业发展路径[2],努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因此,开发具有化工行业特色的就业指导课程,在学生进入化工企业之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做好就职的心理准备、作出正确的就业选择,有助于学生顺利就业、创业,实现其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提高甘肃能源化工职业学院化工类专业学生的对口就业率和就业稳定率,进一步激发化工专业教学的新活力,深化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2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情况
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标准,高职院校基本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对学生开展就业与创业教育,帮助学生为就业与创业作好准备。但是,针对专业课程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很少,目前主要讲授理论知识,覆盖面较广,但内容笼统、专业针对性较弱,大多数教材的主要内容依旧是就业基本政策讲解、应聘求职材料准备和面试技巧等,课程的功能定位也没有确定为职业素养的提高和就业能力的训练,仅以知识讲解为主,未能充分发挥课程作用,很少突出化工行业的特殊性,不能满足化工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需求。
3 化工类专业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构建
3.1 制定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想获取的就业指导信息,提炼教材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制定课程标准。
3.2 编写化工类专业学生就业指导教材
立足化工类专业,教材内容涉及化工行业的发展现状与就业环境、化工行业的企业文化特点、化工企业职工的职业发展路径、求职的材料准备、就业面试礼仪、创业教育、就业权益与法律风险等。
就业指导课程将从化工行业发展与就业环境出发,学生充分了解化工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化工专业的职业能力素质、化工行业的企业文化特点、化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职业发展路径等问题,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人生观、价值观,排除偏见,做好就职前的心理准备,作出正确的就业选择。
3.3 创新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传统的理论教育模式与单一的讲授教学方法显然已经落伍,就业指导课程必须结合高职生就业、创业、成才的真实案例,采用以课堂教学为主、以个性化就业创业指导为辅,理论与实践交替进行的教学模式。在理论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如案例讨论、演讲、辩论、自测等,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树立学生创新创业的理念。
3.4 以创新创业为契机的能力培养
创新是发展的引擎,是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以石油、煤等为主要原料的传统化工行业已经朝着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的方向发展,这种演变也说明高职院校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技能人才,这也是高职院校必须承担的教育任务。各种各样的创新创业模式现已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而创新创业教育往往与专业教育脱节,单独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并不显著,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更加迷茫。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结合化工类专业就业指导课程,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充分了解相关知识,逐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增强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3]。
nlc2022041119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279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