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  > 中国论文网 > 
  • 政治论文  > 
  • “互联网+”背景下中职思政课程 “四化三段四环”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

“互联网+”背景下中职思政课程 “四化三段四环”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卫卫

  【摘要】 本研究以对淄博市四所中职学校思政课教学调研为基础,深入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中职思政课教学的现状,针对中职思政课传统教学中实效性不足的问题,探究了“互联网+”中职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借鉴互联网思维,更新了思政课教学理念,融合互联网资源,丰富了教学内容,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了教学模式,构建了中职思政课程“四化三段四环”教学模式,并进行了反复修正和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课程载体、主题活动、教学评价四个维度打造了中职思政课程教学新生态,切实提高了中职思政课程教学实效。
  【关键词】 “互联网+” “四化三段四环”
  一、本研究的价值分析
  (一)M足中职生的成长需求,引导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中职生都是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原住民。这一群体面对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丰富多元的网络信息,产生了较多的困惑,并面对较多不确定性诱惑,影响了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学生在中职阶段正处于三观形成关键时期,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缺少科学的辨别信息的能力,对于社会热点事件与网络舆情,容易出现思想偏差行为。因此,结合互联网时代特征,开展中职思政课程教学研究,创建具有时代特征的中职思政课程教育模式,以学生喜欢和接受的方式来引导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二)创新了教育理念与模式,丰富思政课程研究的理论价值
  互联网时代有着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本研究主要是借助互联网技术,创新思政课程教学理念,重构与优化思政课程教学内容,强调线上线下教育同是第一课堂教育理念,将其与传统教育模式和资源融合,实现了中职思政课教学模式的丰富和发展。“互联网+”时代,我们作为思政课最前沿、最基层的实践者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果没有思想上的高度重视,一味用旧的眼光和方法论,旧的学生观和教育观来处理这些纷乱复杂的教育现象和教育事件,就可能陷入被动甚至出现学生管理的盲区。本研究提出“四化三段四环”教学模式,探讨互联网时代下的思政课新象和对策,期望填补理论空白。
  (三)改善思政课程教育方式,提高思政课程的育人实效
  在学术观点上,我们倡导中职、思政课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用互联网思维重构中职思政课的新生态,创新思政课载体,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寻求线上与线下教育资源的对接与互补,变道德说教为主动认知和改变,以便更好地实现思政课课程立德树人的功能价值。“四化三段四环”教学模式,借助互联网,通过教学内容的故事化、信息化设计,增强了思政课堂的针对性、趣味性、生动性,使思政课堂变为学生喜爱、终身受益的课堂。
  从理论上,本课题研究可以丰富和完善思政课课程教学模式,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挑战,推动中职思政课课程的现代化进程。
  从实践上,凸显学生在思政课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探索中职生思政课课程教学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对提高思政课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促进思政课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从人文关怀上,因为思政课理念、方法、模式的突破和变革而使一个孩子越来越好,从而改变他原来被否定、被放弃的人生,这就是本课题最大的意义所在。
  二、本研究的理论支撑
  (一)以建构主义为指导,实践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建构主义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新课改理念认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简单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本课题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实践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课程采取课前线上故事创编、课中情景演绎、课后故事拓展的活动化设计,以学生参与、展示、讨论为中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合作、沟通与交流,在体验中完成知识内化,通过构建自主、合作、学习型教学生态,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想,提高教学效果。
  (二)以三全育人为引领,融合专业知识,落实“三教”改革
  “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本研究针对中职各专业不同特点,将专业课程思政要素引入思政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在突出思政课核心素养培育的同时,将思政课与专业知识整合,融入职业精神培养、职业习惯养成、职业素养提升及创新创业意识培育,切实践行三全育人的理念。同时改革教法,将传统说教变为活动体验,内容变剧本,师生变导演,课堂变场务,切实深化“三教”改革。
  三、本研究的探索与成果
  (一)实现了中职思政课程教学理念的更新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不仅催生了众多新经济模式,更带来了思维方式的巨大变革,众多的“互联网思维”出现并被广泛应用。课题组将“互联网”思维引入中职思政课程教学改革,使用互联网思维,了解作为网络原住民的中职生;借鉴互联网思维,更新思政课程教学理念,实现互联网与思政课的思维融合,才能从理念上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亲和力。
  用户思维分析中职学生特点,实现思政课教学中心的转换。在思政课程堂中,最珍贵的信息也应该是由学生创造出来的内容,如教师结合优秀毕业生成长经历、在校学生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而提炼出来的故事化教学案例,搜集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开展的“我说天下”活动,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并且将课堂还给学生,请他们以老师的身份参与课程的设计、讲授,激发学生的参与感和互动性,从而使思政课的课堂教学效果倍增,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显著提高。
  痛点思维查找思政教学问题,精准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痛点思维,顾名思义是痛苦的点,是用户在使用产品或服务时抱怨的、不满的,让人感到痛苦的接触点。转化到思政课教学上来说,就是学生在接受思政课教学内容过程中被大多数人反复表述过的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或有待实现的愿望。简单地说,“痛点”就是学生内心最大的需求部分。做为思政课教师,我们深入挖掘了思政课痛点,找准“痛点”就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前提条件,总结了思政课痛点,即可对照以上痛点实施精准的迭代创新。

nlc20220413164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28248.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