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全育人”的高职院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典型案例挖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皑雪
摘要:“三全育人”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要求将思政教育融入到教学整个过程,实现全方位育人。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高职院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政教育与价值引领渗透到课程教学全过程,将育人与育才统一起来,深化课程思政建设的情怀,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文以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案例为挖掘对象,将三全育人理念融入教学全过程,进一步提高育人成效。
关键词:三全育人 课程思政 高职院校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 典型案例
随着教育理念的深化,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思政教育工作,“三全育人”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当前高职中兴起了关于课程思政的相关研究,为了适应时代发展需求,高职院校纷纷推进全面素质教育,坚持将价值引领引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三全育人”与课程思政的内涵
“三全育人”指的是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当今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应当始终坚持德育理念,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全育人以人为本,以全为核心,以合为基础。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以人的发展为根本任务,同时也是现代化教育的发展目标。三全育人应当将重点放在育人上,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以育人为本,实现全方位育人,加大对思政与价值的引领力度,提升育人成效,促进三全育人目说氖迪帧T谌全育人的理念下,教师应当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使其成为新时代接班人。
“课程思政”指的是把德育理念渗透到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精神世界,构建科学合理的价值体系,在三全育人的人才培养观念下,用大思政理念建立公共课、专业课、思政课等课程体系,促使课程思政元素与课程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课程思政摆脱了传统课程体系的局限,在三全育人的基础上将各个学科知识融合起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政治内容,通过丰富的案例,让学生加深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和认知,在学习过程中感知课程思政的意义,进而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的培养,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道德素养。
课程思政将课堂视为育人的主场地,通过将思政教育渗透到各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促使知识讲解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实现育人目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同时应当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要素,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设计,将思政教育工作融入教学体系中,从各个方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此外,课程思政还能够完善三全育人。课程思政不是针对某一学科或者某一课程而建设的,而且为党育人的系统化工程。不仅仅是思想政治课程,与其相关的所有课程都具备育人功能,全体教师都应当承担育人职责。由此可见,课程思政建设是所有人员的共同责任,涉及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需要全体形成共识,提高凝聚力,促使三全育人格局的早日实现。
二、高职院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经济法基础》课程思政的设计思路
基于三全育人理念,高职院校应当运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将《经济法基础》课程中的价值引领、家国情怀等思政元素挖掘出来,并将其融入到实践教学的全过程,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对学生的能力素质进行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使学生形成使命感,同时对社会产生高度责任感。在进行课程思政设计时,应当坚持基本设计原则,确保教学设计与教学大纲保持一致,并且将三全育人理念融入到教学的全过程,共同进行理论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保障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在设计过程中,应当坚持以学生需求为导向,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在充分了解学生的诉求与兴趣的基础上,结合行业需求,制定出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将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挖掘出来,比如家国情怀、核心价值观等要素[ 1 ]。然后引导学生对课程教学进行客观评价,及时将这些信息收集起来,经过分析和整合,将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们的意见和建议,调整教学设计,促使教学设计更加完善。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被调动出来,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提升了教学质量,使得课程思政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推动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三、基于“三全育人”的高职院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典型案例挖掘
基于三全育人,本文挖掘了课程思政的典型案例,重点说明了《经济法基础》课程在课程思政方面的实践路径。
1.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从教育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出,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能够大幅度提升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在进行课程思政教学中,可以运用情境式教学法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比如,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通过沟通交流了解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明确哪种授课方式能够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等。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课程开始之前就有所期待,让学生产生好奇心,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参与互动,并且针对学生们提出的疑问或问题要及时给出回复,并且在教学内容的相关位置做出标记,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巧妙地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自身的创新思维来解答,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2 ]。比如,在讲授经济法律关系时,教师可以将实际案例引入课程教学中,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针对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如果你是企业负责人,应当如何应对这一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上课,在听课过程中独立思考,等到相关理论知识讲解完成之后,再回到这个问题上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该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互动,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入探究,拓宽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增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nlc2022041816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286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