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平凉好课堂”的小学语文“六学课堂”实践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谢小华
【摘要】基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升,平凉课改严格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落实“学教融合”的教学思想,充分把握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基本内涵、基本要素和基本条件,显著提升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为搭建行之有效的“六学课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平凉好课堂”;小学语文;“六学课堂”;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R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2)09-038-03
【本文著录格式】谢小华.基于“平凉好课堂”的小学语文“六学课堂”实践探究[J].课外语文,2022,21(09):38-40.
“六学课堂”即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六种学习途径,让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更有目的、更有指引。通过预习,小学生初步掌握课堂教学知识;通过自主学习,小学生深度了解课堂教学知识;通过合作学习,小学生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融百家之所长,补自身之所短”:通过交流学习,小学生更透彻地了解语文知识的核心和重点;通过拓展教学,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更上一个层次;通过学习评价,小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悟。所以基于“平凉好课堂”的小学语文“六学课堂”教学平台的搭建对小学语文教学、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充分的现实意义。
一、搭建“平凉好课堂”的核心思想
(一)以人为本
在教育事业不断进步、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国家尤为重视学生主体之能。教师应该思考发挥学生主体之能的课堂教学新模式,要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发展个性,在课堂学习中自主学习,在课堂学习中领悟知识的真谛,而教师应该摒弃以往的教学思想,以引导者和拓荒者的身份帮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为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体现,要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自发思考、理解、掌握知识点;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自学时间、提问时间和讨论时间。通过上述过程,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对课堂教学中的知识内容进行讲解,小学生通过自学能够理解内容,教师不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讲;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掌握内容,教师需要花少量时间整理学习思路;学生无法掌握内容,需要教师精细地讲。
(二)学教融合
学教融合指的是将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有效结合,总体而言,即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流程;结合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发展小学生的思维;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更加透彻地掌握知识。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学生兴趣的形成,有助于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通过互动式教学可以让小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浸入教学课堂学习知识,同时通过交流互动,教师也可以直观地了解小学生的想法,并分析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实际情况,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可以指向性地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
二、“六学课堂”对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意义
(一)关爱与尊重――灵魂铸灵魂
“六学课堂”教学特点之一就是关爱学生、尊重学生,这不仅是教育的灵魂,也是小学语文教育的灵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关爱学生、尊重学生,课堂不再是知识灌输的圣殿,而是发展学生个性的乐园,在这样的乐园之下,对学生个体生命的发展以及对小学生灵魂的铸造都是大有裨益的。为了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发挥“六学课堂”最大的实效性,教师需要尊重、保护小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支持学生的个人见解,理解学生学习的困惑,善待学生的缺点,将学生的进步在课堂上不断放大,放大到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
(二)多元融合――促进成长
“六学课堂”是多元融合的思想体现,在这样的课堂之下,学生的学习准备更加充分,自学时间更加充足,合作学习机会更多,教师指引的目标更加明确,学生的学习效果更能得到体现。所以就小学生语文学习而言,“六学课堂”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三)理性与感性――思维发展
“六学课堂”不仅有小学生自己学习知识的机会,更有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基于自己感性层面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引导是基于语文教学理性层面的知识讲解,试想如果学生不努力就不可能对知识有感性的理解,教师不有针对性地讲解,学生对知识的理性认识就不深刻。对小学生语文学习而言,不切实际、不合逻辑的教学方式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还会让其养成随意、不认真对待的学习态度。由此可见,“六学课堂”并不是“解燃眉之急”的及时雨,而是“细水长流”的泉眼,闪耀着理性的光辉。
三、基于“平凉好课堂”的小学语文“六学课堂”实践策略
(一)重视预习,预设任务
任务是完成一件事情所要达到的目标,同样在学生语文课前预习活动中,教师也要布置相应的任务,让学生能够在预习活动中大致了解并掌握教学内容,当然任务的布置要采取一定的方法,不能直接要求学生达到什么目的,而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学习的重心,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前预习的功效。具体可以采用导学案的方式布置课前预习的任务。导学案的功能如下:首先,教学资源整合。导学案在小学语文预习课教学中是集教案和学案为一体的,它不仅可以整合课本中所涵盖的知识点,也可以整合以往教学中的素材,博采广。既有课本中主干知识,也包含相关的练习题,也可以将新题型纳入其中,从而达到教学内容上的高度结合,学生就不会在预习知识的过程中漫无目的,大大提升了学生预习效率。其次,知识导学。编制导学案要以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为基准,一些简单的导学案学生可以“自主独立完成”,化繁为简,多以问题式引导学生回顾知识。再次,教学方法指导。教学是需要方法的,方法是需要实践的,导学案的编制同样要重视教学方法,只有重视教学方法的指导才可能让小学预习课教学统筹并进,从而发挥导学案的指导功能。最后,学生预习学情反馈。评价教学方式、教学体系的有效性最直接的就是学生的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好导学案的学情反馈功能,重视学生在习题评测中出现的问题,对其中的典型错误进行全面的分析。
nlc20220419183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288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