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家国情怀下的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许岩
【摘要】家国情怀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代表,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应该具备的,在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对家国情怀的继承和弘扬是必不可少的。初中语文教学承担着主要的文化继承和弘扬的责任,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更是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本文从家国教育的意义出发,对家国情怀角度下初中古诗词教学的优化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初中古诗词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家国情怀;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2)07-041-03
【本文著录格式】许岩.基于家国情怀下的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探讨[J].课外语文,2022,21(07):41-43.
一直以来,语文课堂都被认为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合之一,能最直接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古诗词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初中教材选取的古诗词中家国主题的古诗词占比极高,这是由于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代表,而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家国情怀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人文目标之一,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要积极向学生宣传家国主义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增强学生的民族使命感。基于此,从家国情怀的角度开展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对人进行全面的培养,促进人全面地发展,而语文教育作为人文精神内涵最丰富的学科,其学科培养教学对全面发展的人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语文课堂既是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发扬光大的重要场所,又是实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曹明海先生曾说,语文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技术的训练,更多的是一种文化陶冶,语文与文化是共生的。而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体现,也是中华儿女对国家和民族热爱的表达,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的语文教育过程中向学生传递家国思想是极其重要的,家国情怀的培养对中学生有着正向的引导作用。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部分,能加强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进而加深学生对家国主义的理解,增强中学生的爱国热情。语文课堂教学通过提高中学生爱国觉悟,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健康、全面地成长。
(一)品读古诗词,感受家国情感
就初中语文教材而言,古诗词与其他题材的语文内容相比,占比较高,在所有的古诗词中,家国主题的古诗词数量接近总古诗词数量的一半,这说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学习这些家国主题的古诗词时,能快速让学生对诗词进行初步理解的方式就是朗诵,通过朗读古诗词的方式,感受诗词中描写的河山风景和作者的雄心壮志,不仅能给中学生留下深刻的文学印象,还能激起中W生的民族情感。初中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古诗词朗读指导的过程中,要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诗词中所描写的祖国河山,提前向学生铺垫爱国情感基础,让学生在朗读古诗词时能着重去体会作者借壮丽美景所传达的家国情怀,确保学生在朗读时能去主动感受这种爱国情感,从而实现家国情感的传达。
以《观沧海》的教学为例,这首古诗主要讲述了诗人曹操登山望海时的所见所想,教师为了让学生对其景色的壮阔程度有基本了解,可在具体讲解之前先对古诗词进行范读,重点调整范读语气,让学生通过听范读对诗词文本进行整体把握。《观沧海》中虚写的部分是这首诗的特色,诗人以想象的方式表达自己积极昂扬的精神,教师在进行朗读指导时要着重指出这些特别之处,让学生在朗读时尽量体现此处的豪迈之情。再以《望岳》的教学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读时,应要求学生关注作者以泰山自比俯视群雄的慷慨激昂之情,在朗读时重点理解作者胸怀天下的气概。
(二)分析古诗词,理解家国情怀
1.文本
就文本而言,很多家国主义古诗词的作者都会通过一些特殊的文本表达,来抒发其内心的忧国忧民之情,越是政治动荡、民生不安的历史时期,越是容易衍生出一批反映社会现实的家国主义诗作。此类古诗词的教学要求教师要对古诗词进行深度挖掘,力求将文本背后的故事与当时的政治、 社会环境都讲解出来,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古诗词中诗人的担忧与愤慨,切忌走马观花式地教学。以《贾生》的教学为例,教师应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文本,根据文本设计教学环节,围绕文本知识点展开问答活动,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古诗词文本内容上,比如诗歌的第一句为什么用到“求”字和“访”字?为什么要突出描写贾谊的才华?皇帝对待贾谊的态度如何?通过这些问题,能将学生的思考带入古诗词的情感表达,让学生自行发现诗歌文本中蕴藏的奥妙。学生探究文本后了解到本诗主要通过先扬后抑的对比来实现借古讽今的目的,进而了解到当时统治阶级的愚昧和对国民生计的麻木不仁,学生也能从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深刻地感受到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之情。
2.背景
古诗词的时代特征是极其强烈的,是各个时期的作者因对当时的环境产生感慨而创作出来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家国主题古诗词教学时,要保证学生对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这样不仅能加强学生对古诗词内涵的理解,还能帮助学生学习掌握不同的古诗词创作手法。这就要求教师开动脑筋设计课堂教学,多方收集古诗词背景资料并设计创作背景的展示方法,结合多媒体技术将枯燥的文字资料转换成生动的视频或音频,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古诗词的创作背景。以《春望》的教学为例,教师举例讲解安史之乱的相关历史知识,让学生了解诗人杜甫所处的社会环境后再进行诗歌的讲解,这样学生就能明白杜甫在面对残破山河所发出的声声感叹,从而感悟到古诗词中隐含的无尽的家国忧思。另外,教师想让学生明确地感受到不同时代下古诗词作品的创作风格,可以在教学中引入李白的诗歌对比讲解。
3.情感
初中语文教材所收录的家国情怀类型的古诗词都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为的就是通过感受诗人的浓烈的家国情怀,培养学生对家国的热爱和乐于承担家国使命的责任感,将优秀的民族精神传承下去。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讲解第一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时,要重点引领学生从文本内容出发,体会诗人在开篇塑造的前线战士形象,在此基础上去分析、体会战士形象背后蕴藏的诗人情感。而教师在此过程中要辅助学生从体会古诗词的文字进阶到体会形象,再由具体形象抽象、升华到情感,使学生真正地感悟到诗人辛弃疾在面对民族命运时勇于牺牲奉献的民族气节。学生在学习爱国主义古诗词时,自然而然就会将这种保家卫国的精神留存在心里,形成个人的爱国主义情怀。
nlc20220422175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292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