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几点做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韩彩娟

  摘 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观念和方式方法,站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角度去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因此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小学生思考能力的提升就成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基于当前的教学状况和问题,教师可以先借助形式丰富的导入活动引导小学生思考习惯的形成,然后再通过自主探究的课堂学习切实强化其数学思考能力。这样教师就可以通过数学课堂这一途径来实现小学生思考能力强化的目标,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考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13-0107-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3.036
   独立思考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也是小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中,教师需要进一步强调小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实现其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强化。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意义及问题
   在当前素质教育已经得到普遍认可以及广泛应用的教学环境之下,学校教育不仅需要关注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学习和掌握,更需要强调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于基础教育的小学教学阶段而言,重点关注小学生学科核心素质的B成更有利于小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在这样的整体趋势和要求之下,小学的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强调对小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和强化。而之所以要关注小学生的思考能力,一方面是因为思考能力是小学生成长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综合性的能力和技能。它表明个体面对不同的情景,能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方法和技巧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所以思考能力实际上是小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更好应对未来学习和生活挑战的关键性能力。另一方面,思考能力是数学学习过程中必要的素质和能力。对于数学这种具有较强逻辑性、抽象性的知识学科而言,具备较强的思考能力才能够理解和掌握知识,提升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因此,无论是从学科教学效果的角度还是从小学生个人成长和发展的角度来考虑,思考能力的培养和强化都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由于自身教学能力、理念等陈旧而轻视、忽视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也就忽视了小学生思考能力的强化。另一方面,教师群体对于小学生学习能力、思维逻辑等缺乏深入的了解使得教师没有贴合小学生的情况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在教学任务的设计上存在难度不适中的情况,也会影响小学生思考能力的强化。因此面对这样的现实问题,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需要进一步对课堂教学进行创新和改革。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策略
   (一)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习惯形成
   培养小学生思考能力不仅是数学学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同时也是实现小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要求。因此在小学的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小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和强化。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让小学生初步建立自主思考的意识,形成思考的习惯。
   1.借助教学游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对于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阶段的小学生课堂教学而言,兴趣的激发,主动性、积极性的培养是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教学任务。只有让小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好奇,才能够让他们自主参与到课堂上的学习活动中,保证课堂上学习的效率。同时也只有在小学生具备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的情况下,才能够实现自主性学习活动的顺利展开。所以说,在借助数学课堂培养小学生思考能力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借助于课堂教学游戏的形式来引导小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充分激发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
  具体来说,教师在数学课堂上需要先了解本节课涉及的知识点内容。在设计教学游戏时,教师需要以数学知识内容为基础,利用与本节课核心知识衔接的数学知识或者是本节课涉及的基础性知识作为游戏活动的内容,然后再以引导小学生主动思考为目标设计游戏活动的形式和任务。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学习偏好、学习习惯和兴趣,在游戏的环境、道具设置以及游戏参与形式等方面尊重小学生的偏好和要求,保证游戏活动对小学生具备一定的吸引力。这样教师就可以在课堂导入的环节中组织开展数学游戏,让小学生充分参与到游戏活动中。而小学生在完成游戏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巩固和了解数学知识内容,而且也能够初步形成思考的意识和习惯。
   2.借助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习惯。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而言,课堂教学导入的有效方式除了游戏之外,更多的还是借助于创设情境来实现。一般来说,这种课前导入的情境根据其涉及的知识内容以及教学目的,会在展现、参与的形式上有所不通过。在以培养小学生思考能力为核心目标之一的数学课堂上,教师一般可以采用案例或者动画的形式创设情境,引导小学生沉浸式参与,借此养成小学生数学思考的习惯。
  具体来说,教师在明确本节课的知识教学内容之后,可以将教材中涉及的讲解案例或者是动画作品中涉及的这一知识的情节作为情境创设的基础素材,然后结合班级内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兴趣偏好等因素对导入情境进行进一步的扩展和丰富。在完成情境的设计之后,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通过3D投影,或者是简单舞台剧的方式将其展示出来。这种展示的手段更有利于小学生对情境产生代入感,进而强化习惯引导和培养的作用。而小学生在观看和参与导入情境的过程中,就能够通过情节的发展、问题的解决来形成相应的思考过程和习惯。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对情景故事的集体讨论分析,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小学生回顾整个思考的过程,强化小学生思考惯性的形成。因此这种情景导入的教学导入方式能够起到引导小学生思考习惯形成的作用。

nlc20220511114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30957.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