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外承包工程企业风险管理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周留超

  【摘 要】对外承包工程面临的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存在大量的管理风险。企业风险管理可以划分为风险环境信息明确、风险评估、风险处理与风险监管4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对外承包工程项目面临的风险可以划分为项目环境风险、项目参与风险和项目管理风险3类。针对这3类工程项目风险,应该构建可靠的风险管控机制,有效控制风险的发生,将风险对企业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关键词】对外承包工程项目;项目风险;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2)02-0190-03
  1 问题的提出
   对外承包工程是我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形式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承接国外工程项目。企业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可以促进自身经营模式的升级与转型,还可以提升企业在行业领域内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承包工程时,常常会面临错综复杂的风险,导致项目亏损,给企业造成较大的损失[1]。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国际建筑市场的建设需求有所下降,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面临的非技术类风险有所上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来自新冠肺炎疫情的直接冲击;二是各国经济发展总体呈现下行态势,国际基建市场投资需求下滑;三是一些国家出现的政策调整和市场变动风险,给我企业境外项目的经营管理带来不小的冲击,我国对外投资合作面临的风险有所上升。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2020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和新签合同额同比出现“双降”。随着我国企业在海外深耕的国别市场越来越多,涵盖的行业领域越来越广,与东道国经济社会的联系也日趋紧密。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与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度调整相叠加,对外承包工程企业面临的各类境外经营风险变得更为复杂和严峻。
   世界经济的低迷使对外承包工程项目不可预知的风险变多,行业产能过剩,对企业的层次和技术要求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企业承包的境外工程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交易结构越来越复杂,而自身的风险管理意识和管理经验相对不足,造成我国企业承包的境外工程项目风险事件多发、损失严重。目前,部分对外承包工程企业跨国经营和风险防控能力依然有待提高。因此,对外承包企业应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在对外承包工程的风险管理方面,虽然我国对外承包企业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成绩相比,不足更为显著,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加强风险管理能力越来越迫切和重要。对外承包工程企业要不断提升境外安全保护意识,加强跨国经营合规制度建设,提升经营风险防范能力,应构建完善、健全的风险预警与管控机制,扩大风险源的识别范围,降低风险评估误差,弥补风险评价定量分析的缺陷,提升风险应对能力与风险收益能力,保证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2 对外承包工程企业面临的风险
  2.1 工程项目环境风险
   项目环境风险主要包括政治环境风险、社会环境风险、自然环境风险、市场环境风险和法律环境风险[2]。其中,政治环境风险包括工程项目所在的国家与我国的国际关系不稳定、政局动荡、相关政策频繁变动,并且政府的工作效率低下等。政局动荡极有可能导致战争、战乱的发生,工程项目会被迫中止;政府工作效率低也会极大地延误工期,导致无法如期竣工验收,扩大工程的投资成本。社会环境风险是指工程项目所在的国家治安秩序混乱,承包企业对工程项目所在地区的文化了解不深入,语言不通,风俗不懂等产生的风险。语言不通则会导致翻译费用增加,对合同条例的商定产生更多的困难。自然环境风险是指工程项目所在地区出现地震、海啸等不可抗因素导致的灾害。例如,工程项目所在地蚊虫肆虐,引发疟疾流行,严重影响施工人员健康。
  2.2 工程项目参与风险
   工程目参与者风险主要包括业主风险、咨询监理风险、设计方风险、供应商风险、分包商风险。其中,业主风险是指业主自身存在财力不足、信誉不良、资格不全,或者对工程项目的实际要求由于自身能力不足而了解得不够全面所导致的风险。咨询监理风险则指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监理方有失公平,对工程项目实施进行过度干预,对业主利益过度保护,从而导致工程项目无法正常推进,进而引发的工程项目风险。设计方风险是指工程项目的设计公司对项目所在地区的设计规范、法律法规、风俗习惯及自然环境缺乏必要、全面的了解,从而导致业主对工程项目设计不满意,使工程项目停滞。例如,业主指定项目设计由某国际设计公司完成,但是此设计公司对承包工程项目的企业沟通不紧密,并且由于自身原因而迟迟拿不出设计方案,导致项目无法如期开工。供应商风险是指供应商因为自身的财力、能力不足,或者其他不可抗因素突然出现,导致工程项目施工材料质量不合格,或者无法及时满足工程材料供应,进而影响工程正常推进。分包商风险是指分包商由于自身技术能力不足,或者因其他原因导致违约行为,从而使工程项目无法正常建设的风险。例如,在对外工程项目中,分包商由于劳动指标不足,所以无法让劳务人员及时进入建设工地,从而导致工期延误。
  2.3 工程项目管理风险
   工程项目管理风险主要包括投标决策风险、计划管理风险、设计管理风险、采购管理风险、现场管理风险、技术管理风险、合同管理风险、分包管理风险、组织风险。投标决策风险是指承包商在投标前,未能对项目所在地的市场、环境、资金投入及项目的各参与方进行充分调研,就急于参与项目投标,导致报价失误,或者项目实施中的很多困难未提前预料,进而引发的项目风险[3]。计划管理风险是指工程项目过于复杂,不可预知因素较多,导致预定的项目计划无法如期实施,从而造成损失的风险。设计管理风险是指项目设计方对工程项目的要求、环境及所在地区的设计标准了解不全面,调研不充分,导致设计质量未达标,进而延误项目工期的风险。采购管理风险是指项目承包商采购能力不足,采购计划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或者在材料运输、仓储等方面出现问题从而给项目建设产生不利影响。现场管理风险是施工现场不具备施工管理条件,导致管理混乱,给当地居民、周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影响项目正常推进。技术管理风险是指承包商对技术文件理解有偏差,自身的技术能力无法达到工程项目的要求,使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不可控制的风险。合同风险是指承包商在与业主签订合同时,忽视了部分缺陷性条款给项目实施带来的不利影响,或者合同管理失败,进而导致承包商无法利用合同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分包管理风险是指承包商在选择分包商时,对分包商的承包能力了解不充分,各个分包商的承包项目协调不充分,从而导致成本增加、工期延误的风险。组织风险是指承包商的工作人员频繁更换、人员培训不充分,组织架构不合理,或者产生比较严重的劳资纠纷等问题,从而给项目带来风险。

nlc2022051310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31205.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