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周代史诗探究早周时期的民族迁徙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桑婧

  摘要:武王克商,建立了统治时间将近八百多年的周朝,学界有关周族的滥觞以及西周建国前的形成过程、迁徙路线众说纷纭,学界没有统一的看法。对此有可查明确文字记载的有《诗经・大雅》中《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等几篇周族史诗,记录了周族早期发展史中的几次重要迁徙,勾勒了早周人民大致的活动路线,但其中具体的迁徙细节仍朦胧不清,令人生问。
  关键词:史诗 《诗经》 民族迁徙 早周时期
  《诗经》分为三类,即风、雅、颂,记录的都是西周王朝直接统治的区域――王畿的诗歌。《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这五篇自“五四”以来被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是记录周民族发展史的史诗:周始祖后稷都邰,公刘迁豳,太王父迁岐,文王迁丰,自武王至幽王都镐京。但也有学者提出质疑,认为仅凭这五首诗记载的六位首领无法将世系纷乱复杂的周族历史完整地呈现出来,因而否定其为史诗,甚至怀疑中国是否有真正的史诗存在,但好在前人为我们留下了其他丰富翔实的史料。
  周民族的几次迁徙均属于“都邑迁徙”,且都符合如下条件。其一,具备迁徙主体、迁出地和迁入地;其二,迁徙主体必须在迁入地定居或长期居住;其三,迁徙活动通常是较大人群规模的、有组织的。只有通过观察人群在地理空间上如何位移、如何定居才能厘清族群迁徙的路径。除了文献中记载的文字材料,还有大量隐性的线索、带有传说性质的族群谱系等材料值得我们研究。
  一、周民族发祥地――晋西南
  周人始祖名“弃”,为“后稷”之官。《国语・鲁语上》云:“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植百谷百蔬。周之兴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烈山氏即为神农,是姜姓炎帝之号,据此可知,周弃继承了烈山氏农官之职,也继承了烈山氏姜姓所居之地,并为烈山氏之外甥。《大雅・生民》:“厥初生民,时维姜。”弃母姜为有邰氏女,可知周弃生于母家方国。我们不禁产生了疑问:邰是如何从炎帝之后、姜姓之封国、周弃外舅家之国成为姬姓后稷之封国的呢?
  需要明确的一点是,世系发展到周弃这里发生了一个转变。周弃之前是母系社会,是通过炎帝烈山氏之后的姜姓妇女们来传递的,“后稷”这一官职也是由舅及甥的传递方式,《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载:“稷,田正也。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弃亦为稷,自商以来祀之。”可知后稷一官是男性掌职,周弃以前的姜之国就是如此,血统世系经由姜姓妇女传递,但政权总是掌握在男人手里,周弃的后稷官职就是在先舅那里继承过来的。而在周弃之后则为父系社会,他有了独立于母系姜姓的新姓氏――“姬”姓,且娶妻氏来邰地,后稷这一官职也由舅甥相传变为父子相传了。
  《大雅・生民》载:“有邰家室。”那么有邰即为周族的发祥地了。《左传・昭公九年》载:“我自夏以后稷,魏、骀、芮、岐、毕,吾西土也。及武王克商......”可知先周族从后稷到文王曾居住过“魏、骀、芮、岐、毕”等地,从时间顺序来看,古公父迁岐,那么“魏、骀、芮”则是古公父之前的居处,魏在今山西芮城一带,芮与虞在当时是邻国。
  《大雅・绵》载“虞、芮质厥成”,虞在今山西平陆,芮在近陕西大荔,则后稷所居之骀(邰)也应在山西,而魏、芮一带应为母系时代姜姓先舅们的居住之所。
  周人常以夏的继承者自称,《周颂・思文》歌颂后稷曰“陈常于时夏”;《尚书・君]》称“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周人常称自己的民族为“有夏”以证明自己和夏朝的关系密切,我们知道夏的活动区域就在晋西南,那么周的发源地邰所在之地不言自明。
  二、迁至关中――陕西武功
  高亨在《大雅・生民》注释“有邰”时指出:当时的一个氏族,住地在今陕西武功西南。这不禁让人生问:周始祖后稷不是都晋西南的邰吗?为何又在陕西武功?的确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周族起源地邰在陕西武功,并且很多文献也如是记载的(如上文高亨的《诗经今注》)。更重要的是,此地还有周祖先的古迹,近些年来,考古工作者在武功郑家坡遗址也发掘出许多先周文化的遗物,这该作何解释呢?
  之所以在山西的稷山一带和陕西的武功均有关于始祖后稷的古迹和传说,我们认为这恰恰是古人迁徙的证明。古人迁徙时,常把原驻地的地名一并“打包带走”以之命名新的居住地,我们称之为地名的动态稳定性,所以有两个邰地并不冲突,都是后稷之封邑,都与周族早期的活动相关。周人迁徙到陕西武功之后,为了纪念先祖的伟大功绩,仍以“邰”命名新地。
  孙作云先生指出:“《国语・周语》祭公谋父曰:‘及夏之衰也,弃稷弗务,我先王不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狄之间。’按夏衰在孔甲之世,去夏虞时代约三四百年,假若后稷是夏禹时代的人,不又是其子,焉有父子两代共占三四百年之久!从这里可见,被遗漏的‘世次’就在这后稷以后,不以前。”显然,在后稷之后,不之前,周部族的“世系”形成了一个缺环,那么此次迁徙的周部族首领即为周弃与不之间的某一任“后稷”之官,可是从虞夏之际的周弃到夏朝行将灭亡时的不有数百年的光景,究竟是何时从山西迁往陕西的呢?
  《史记・夏本纪》载有“帝太康失国”,在夏朝前期太康当政时国家爆发了一次大的动乱。在如此动荡的政治局势中,作为后稷之官的周族祖先也注定无法独善其身,只好率领族人沿黄河、渭河而上,迁徙到今陕西中部的武功。而直至帝少康即位,夏朝政权稳定以后,周族祖先才得以继任后稷之官,并以所迁之地作为后稷的封邑,重新命名椤佰”。这就很好地解释了“周族发源地在陕西武功”这一说法,周族确在陕西武功居住过,但这里并不是周民族的发源地,而是从晋西南迁徙而来。
  三、窜于戎狄之间――甘肃(不故城庆阳地区、稷泽地区)
  《史记・周本纪》载:“不末年,夏后氏政衰,不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不卒,子鞠立。鞠卒,子公刘立。”《史记・刘敬列传》又载:“周之先自后稷,尧冯之邰,积德累善十有余世。公刘避桀居豳。”由此可知后稷(弃)、不、鞠、公刘之间的世系存在缺环,后稷与不之间的缺环上文已经言明,下文就根据已有史料钩沉不与公刘之间“窜于戎狄之间”的迁徙路线。

nlc20220513144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31270.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