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贾平凹《山本》中的秦岭地域文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田德芳

  摘要: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山本》以秦岭为主角,书写秦岭故土的风雨历程。作家围绕秦岭地区一个名为涡镇的村镇,以陆菊人和井宗秀的人生情感变化为线索,讲述了土匪、军队、游击队等势力在此地区争夺生存资源和权势的故事,写出了动荡年代里人们生活的艰难。贾平凹在秦岭历史叙事中以悲悯的情怀找寻人性,展现秦岭民俗文化特有的魅力,反思秦岭地域文化。
  关键词:贾平凹 《山本》 秦岭 地域文化
  贾平凹是秦岭商洛地区的作家,他的小说多描写家乡地域风俗民情,展现秦岭民俗文化特色,构建商洛秦岭世界。贾平凹早期乡土小说多以虚构的秦岭商州为描写背景,展现时代发展中社会思想的变化。《山本》则以秦岭为主角,书写秦岭故土的风雨历程。
  《山本》讲述的是发生在秦岭地域的乱世枪声,具体地点在小说《怀念狼》中已有涉及――雄耳川村。村中间有一条河流,河边立着一座炮楼状的钟楼,是“早先的村人从老县城迁来时为了显示曾是县城的人,特意从老县城搬来的,依照着原建筑在这里修建”。《山本》可以说是对《怀念狼》里未展开故事的续写,是对熟识的秦岭故事的一次回望。小说围绕秦岭地区一个名为涡镇的村镇,以陆菊人和井宗秀的情感变化和性格发展为线索,讲述了土匪、保安团、游击队等势力在此地区争夺生存和权势的故事,写出了动荡年代里人们生活的艰难。贾平凹在秦岭历史叙事中以悲的情怀找寻人性,展现秦岭民俗文化特有的魅力,反思秦岭地域文化。
  一、秦岭生态环境
  在中国众多山脉中,秦岭是一座奇特的山脉。它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是我国南北气候、生态、地理、地质等自然环境以及语言、风俗、习惯等文化特征的天然分水岭。最早记述秦岭的文字出现在《山海经》和《禹贡》两本书里,汉代之前,秦岭被笼统称为昆仑,又名南山、终南,司马迁命名这座山岭为“秦岭”;乐府和汉魏六朝文学歌咏“南山”,出现了游仙诗和唱和诗;唐代诗人更是青睐秦岭,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等大诗人留下了他们的诗篇,“终南捷径”可见文人命运与终南山的关系。随着中国政治经济中心的东移,秦岭叙事陷入低潮期。直到20世纪解放区文艺时期,陕西作家崛起,秦岭重新回到文学的中心。《山本》是21世纪以来重要的“秦岭志”,对秦岭的生态环境进行了细致描写。
  《山本》展现了秦岭环境的物种之多,是贾平凹为自己的故乡秦岭所写的草木记、动物记,写出了秦岭自然环境的丰富多彩。小说中有一个热爱秦岭山川草木的麻县长,麻县长被人夺权,无心政治,在涡镇毁灭之时,微笑着跳入涡潭,自杀身亡。麻县长一生对草木鱼虫有很大的兴趣,死后留下了自己编撰的《秦岭志草木部》和《秦岭志禽兽部》。作者以麻县长之口叙述秦岭风貌,描绘了开花像小金鱼的金鱼草、自己授粉的构树,以及喝了笑着采的曼陀罗花酿的酒会止不住地笑。对奇花异兽的描写让人联想到了《山海经》里的飞禽走兽,作者给这些动植物都增加了神秘的色彩,突破常规草木鸟兽的样子,比如像水牛、长着羊角猪鼻的羚牛会哭,可以哈哈大笑到晕过去的熊,这些奇珍异兽增添了秦岭生态环境的神秘色彩。《山本》中写秦岭就像一条飞腾的长龙,它就在那里,连接着黄河长江,率领着南方北方。这就是秦岭,中国最伟大的山。小说还借麻县长之口,写出了他对秦岭独特的见解和评价:“秦岭可北阻风沙而成高荒,酿三水而成两原,调势气而立三都;无秦岭则黄土、关中、江汉平原、汉江、泾渭二河及长安、成都、汉口不存,直接影响并改变半个中国的生态格局。”可见秦岭地理环境对中国生态影响之大。
  秦岭涡镇的形成也受地域环境的影响。这个镇子的西北方向有一条黑河流下来,在东北方向有一条白河流下来,两条河在这个镇子的南边交汇,就有了一个涡潭,因而取名涡镇。作为一个被水流包围的村落,涡镇也有很多小船作为交通工具。在涡镇的城墙外就是河流,河岸整齐,成群的鹤和大雁就落在城墙上。城墙的南边有一个城门洞塌了,而在这个塌的城门外面又长了一排排柳树。涡镇人早期与自然和谐相处,受制于秦岭,收获于秦岭,体现出健康自然的生态文化环境;而后期被权力欲望异化,争权夺利,摧毁了涡镇。这是秦岭人文生态变化的缩影,体现出作家的生态意识。
  二、秦岭民俗文化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山本》中秦岭涡镇人的衣食住行体现出这方水土的地域民俗文化特征。涡镇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做到了物尽其用、天人合一的文化追求,体现着秦岭地域文化的粗犷、质朴、神秘等特点。
  在饮食方面,秦岭涡镇是中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融汇了南北方食物的多样性。秦岭暖锅是铜做的大锅,中间是火筒,燃着木炭,火筒周围的锅里是鸡翅和猪蹄熬制的汤。还有凉粉、等,都是独一无二的秦岭味道。加之山地多野物,肉食也成了人们饮食的特点。饥荒时人们会吃烤的老鼠肉、兔子肉、野猪肉。而茶是当地人的饮品,绿茶、黑茶俱全。
  秦岭的建筑是人们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建成的。秦岭地域多水潮湿,当地人的居住场所多有院子用于晾晒。街巷货栈商铺的木门板面刷成黑色,街边的树皮也是黑色。安仁堂是涡镇的诊所,它的面积不大,屋内陈设简单。院外有一棵娑罗树,树冠长得像伞盖,就像天神守护着这个安仁堂似的,体现了陈先生医者仁心、安贫乐道的生活心态。涡镇建筑的色彩与构造实现了人与环境和谐相处,体现出因地制宜的建筑特色。而与安仁堂相对的地藏菩萨庙则是用来祭祀的宗教场所,这座庙位于涡镇的西北角,有三块巨石分别位于殿后、殿东和后院,大殿正中供奉着地藏菩萨像,面前放着一盏油灯。除了供奉着菩萨像,庙的建筑格局和民居相似,不似西方哥特式建筑的教堂高耸入云,而是与人间烟火融为一体。民居和寺庙有机融合,体现出天人合一的文化思想。
  《山本》中的服饰色彩较单一,多是土布自染的不黑不蓝的颜色。驻扎在涡镇的预备团以黑色为标志,黑衣、黑帽、黑裹腿、黑鞋和黑旗,与当地的建筑和谐统一,间或有其他色彩,也极具乡土风格。小说中多次描写陆菊人的服饰装扮:陆菊人有一件青蓝掖襟袄,袄角翘翘的,手里拿着一卷深褐色的布,用这块布做了一件褂子,长到脚面,脚上穿一双黑面红花绣鞋。做了茶掌柜的陆菊人曾穿过镶绲着黑边的月白衣裙,蓝裤子扎着黑带子,穿一双白布面的绣花鞋。而年轻女性则是桃红衣裙,配绿色裤子扎着白带子,穿一双红布面鞋,鞋上绣着一朵疙瘩花。在头饰方面,陕西的黄土高原风吹日晒,妇女们出门就把自制的手帕顶在头上。陆菊人多次出场都顶着花格子帕子,出门或见到井宗秀会整一整自己的帕子,这是陕西八大怪之一“帕帕头上戴”。从服饰描写中可见秦岭文化的质朴、乡土特色。

nlc20220513174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31311.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