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能力提升策略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吴永丰

  摘要:阅读是获取知识的一种主要手段,对于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而言,阅读教学尤为重要,其可以拓宽学生的英语知识面,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英语词汇,还能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应注重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以此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本文从单词活用、句型活用、课前预习、文化比较等方面进行阐述,探讨提升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英语阅读能力
  
  在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中,有约三分之一的教材内容需要开展阅读教学。通过阅读的不断积累,有助于学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增加词汇量,巩固英语基础,并适当扩展语言,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会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教师过于注重英语课文中固定句型以及重点单词的讲解,这容易出现课文割裂现象,进而影响学生的英语语感;另一方面,教师始终停留在语言表层信息教授层面,以致忽略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培养,这便阻碍了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本文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提升策略做如下分析。
  一、着手整体感知,培养学生语用能力
  在教学中有的教师认为,若要带领高年级学生顺利开展阅读,就必须先让其弄清文中生词的发音、意思等,从而过于注重新课文中生词的讲解,忽略了其他方面的教学。对此,笔者认为,若生词不多,教师完全可让学生依照以下步骤进行学习:先整体感知文章,再结合上下文猜测生词意思,最后获取阅读所需信息。基于此,教师可对整篇文章进行分段处理,再回归整体,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培养其语言运用能力。
  (一)根据上下文意思理解单词,做到活学活用
  随文学词是英语学习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即要求学生通过文章的情境、上下文所表达的意思理解单词意思,学习语篇。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师可利于随文学词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以避免单词孤立教学,降低学生对课文中多义单词的理解难度。例如,在低年级教材中包含“have”的句子非常多,常见的有“I have a pair of beautiful eyes.”“I have a pen.”等,学生都理解句子中的“have”为“有”的意思;而在小学高年级,“have”这一单词增加了新的意思,如句子“What class do you have today?”中的“have”翻译为“上……课”,句子“I have to exercise.”中的“have”与“to”形成了一个固定的词组搭配,翻译为“不得不”。因此,学生在阅读时,一定要结合上下文意思理解单词,否则容易理解错文章的意思,降低学习效果;即使学生能够理解单词意思,也仅为浅显层次,无法灵活运用。随文学词的优势在于,能够促使学生理解单个单词的多重意义,同时有效培养其结合上下文猜测多义单词意思的能力,这一能力的培养,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日后开展长篇语篇阅读有着重要帮助。除此之外,上述教学方法还能够帮助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的基础上,细化句子、单词的意思,并将词句较好地融于文本中来揣摩全文,最终正确理解各词句的应用方法,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二)根据上下文意思理解单词,做到活用句型
  在实际教学中,英语阅读课的句型教学和其他句型教学方式略有差别,阅读课的重点句型大多隐含于文本材料中。例如,在教学“Read and write”这一内容时,学生需要重点掌握句型的时态属于一般将来时,但在此之前的两个Let’s talk板块的学习中,这一时态的句型已作为重点句型教学完毕。通常来说,英语教师会将这一句型重新提出进行学习,如此一来,就容易出现学生仅能掌握一般将来时的句型、意思,而忽略文章结构、整体语感的现象。鉴于此,教师需引导学生先分析文章的大概内容,待把握全文后,再通过话题将语言知识点串联在一起,防止出现上述问题。
  二、利用自主阅读改善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
  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自主阅读能力,不能仅依靠词汇量的积累,还需要教师通过有效的方法指导学生高效阅读。在小学高年级英语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首先确保学生自主阅读时间充足,正确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标记关键词句,弄清文章框架;其次,帮助学生培养自主提问能力;再次,通过开放性提问,布置学习任务,引导其对文本材料进行反复阅读,锻炼其关键信息获取能力,提高阅读效果。
  (一)强化预习,养成自主阅读习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效的课前预习,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快速向前迈步。无论如何,课前学生都应先预读文本,初步了解其中的重难点,标记不懂之处,避免跟不上教学步伐。而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布置多元化的课前预习作业,如大声朗诵课文5遍,弄清文本意思;标记不理解的语句、难点;熟读文本,背诵重点句型;带着疑问预习。在课堂上,教师也要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深思,并在文本中寻找答案。长期坚持,便能帮助学生培养课前预习的好习惯,提高阅读的自主性。
  (二)鼓励质疑,增强自主阅读能力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多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但一般来说,学生结束阅读时,总会抱有较多疑问,而这些疑问多体现在文章知识结构方面。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疑惑,引导学生找寻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教师在教授“比较级”的相关内容时,可通过问题让学生对课堂内容提出疑问――先利用多媒体只展示有关Old Tree、Little Duck的图片,不予以任何提示,然后提问学生:“Why does the duckling’s shadow change in the evening?”要求学生自行阅读,在文章中找寻正确答案。这样学生不仅能将阅读注意力放在答案上,还能提高其自主阅读能力。学生通过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分析、归纳、总结而获得的知识理解起来会比教师强行灌输的要深刻。
  三、着手文化比较,让学生体会阅读乐趣
  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以文本材料中的语篇特点及其中蕴含的文化知识为基础,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此外,语言属于文化的载体,教师可结合文化语境、文化差异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教学,让学生体会阅读乐趣,并从中获取更多国内外文化知识,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
  (一)同类型文章阅读,对比文化差异
  例如,教师在教授季节和月份的内容时,可做以下总结:春季为3月至5月,夏季为6月至8月,秋季为9月至11月,冬季为12月至次年2月。课文第34页的阅读材料为澳大利亚四季的划分:12月至2月属于夏季,3月至5月属于秋季,6月至8月属于冬季,9月至11月属于春季。正好与中国的季节划分相反。针对这一现象,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困惑,而教师便可以进行适当的解释:中国与澳大利亚因分属不同半球而存在季节相反现象。此外,文化差异在学生的英语阅读中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所以教师可不断地为其普及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使其知晓中西方文化差异,增强其语言阅读能力。
  (二)活动开展,丰富文化体验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高年级学生通常能较好地把握文章中的关键知识点,并通过上下文理解n文意思。以PEP第七册Unit 1和Unit 2为例,两个单元内容为交通规则、出行方式,学生能正确理解文本;但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学生却难以理解,即使是死记硬背,也容易将内容遗忘。鉴于此,进行教学时,教师可将教室四个角落分别定义为四个国家:Australia,Germany,France,Japan。将机动车、非机动车道区域划分好,再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共4个小组);每一组选定一个组长,组内成员自行扮演司机和行人的角色。然后让各小组同学分别模拟不同国家的实际交通情况,体验各国交通规则的多元性、差异性。这样的教学活动能让学生在实际演习中加深对英语文化知识的理解,深入了解文本内容。
  总之,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深入学习一门语言,而且可以正确检验每位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在教学时,除了要改变教学方式之外,还需创新观念,借此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桎梏,指引学生在有效的阅读方式下拓宽知识面,提高文本理解能力,增强英语阅读能力,并发挥学生的最大学习潜能,保证教学质量。
  责任编辑:唐丹丹

nlc20220606162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32851.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