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林业种苗培育技术与种苗管理工作优化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杨万科

  摘 要:文章以林业种苗为研究对象,发现对其进行科学培育以及现代化管理具有保证林木幼苗有效供给、推动林业产业稳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采取了提高苗圃技术人员综合素质、组建现代化团队、加强资金支持等方面的措施,提出了林业种苗培育与管理的现代化方案,为林业种苗的有效供给提供依据。
  关键词:林业种苗;培育技术;管理工作
  文章编号:1005-2690(2022)08-0109-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723.1 文献标志码:B
  改革开放以来,在工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导致温室效应日益严重,冰雹、飓风、沙尘暴、泥石流等恶劣天气频发。针对这种情况,党的十九大提出“绿水青山即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战略,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各地区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生态林建设工程得到迅速发展。作为生态林发展的基础,林木幼苗的品质和数量对于推动林业产业的发展以及林业经济的稳定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做好林业种苗的培育工作与林木种苗的管理工程,从而有效供给高品质的种苗,对于构建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推动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林业种苗培育技术的内涵
  林业种苗培育技术是以林木育种学、林木栽培学、林木管理学等学科知识为基础,通过合理运用生物基因技术、生物育种技术、人工智能技术(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3S技术(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及大型拖拉机、现代化耕地犁、快速挖穴机、大型弥雾机等现代化设备,精细化管理林木幼苗的精选、种植以及抚育工作,为高端、优质的林木幼苗奠定坚实基础[1]。
  2 林木种苗科学培育的主要技术分析
  2.1 制定科学的种苗培育方案
  第一,适宜性原则。在林业调查规化设计、精准掌握该地区林业发展现状(森林的覆盖面积、森林生态系统内部林木的结构组成)的基础上,根据该地区林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合理规化林木种苗培育的地址、育苗规模以及所培育林木幼苗的主要品种。第二,科技型原t。在林木种苗培育过程中,要及时引入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AI技术等现代化通讯技术,以及病虫害智能监测设备、施药无人机等高端设备,推进林业种苗培育的现代化进程[2]。
  2.2 精选林木种子与种植前的准备工作
  2.2.1 挑选优质林木种苗种子
  第一,该地区的气候特征(光照强度、日照时长、有效积温、年降水量以及集中降水季节)、土壤土质,选择环境适应性强、抗逆性强、抗病虫能力强的林木品种进行播种,从而全面提高林木种子的发芽率,保证林木种苗出土的整齐度,为高品质林木幼苗的培育奠定基础。第二,及时筛选种子,从而保证种子千粒重、饱满度、品质达标。首先,针对籽粒较小的种子,可以通过风力选种或者漂洗选种的方法,及时清除种子中的杂质以及饱满度不够、品质较差的种子。其次,针对籽粒较大的种子,可以通过人工精选的方法,选取种皮完整、籽粒饱满且未被病原微生物侵染的优质林木种子[3]。
  2.2.2 科学催芽
  第一,浸泡催芽法。首先,对于树皮较厚的林木幼苗,一般选择70~80 ℃的热水进行反复多次的浸泡,剔除未膨胀的、不合格的林木幼苗种子;对于树皮较薄的林木幼苗,一般选择30~40 ℃的热水,连续浸泡8~10 h;在常温下晾晒2~3 d后,再进行播种作业。第二,苗床催芽法。在光照强度合适、温湿度适宜的地区建立日光温室,然后在日光温室内建立苗床,在苗床底部、种子上部覆盖农作物秸秆或塑料薄膜进行保温控湿,定期实施苗床淋水、覆盖草帘等,精准调控苗床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从而创造良好的环境进行催芽。
  2.2.3 种子消毒与拌种
  对林木种子进行消毒与拌种,可预防猝倒病、蝼蛄、蛴螬等林木幼苗土传病虫害,其主要分为以下两步。第一,消毒种子。依据林木种子的种类,采用紫外线照射、配制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等措施有效杀灭种子携带的病原微生物。第二,可采用11%精甲霜灵・咯菌腈・醚菌酯悬浮种衣剂按照300~500 mL/100 kg种子的比例进行拌种,或者16%辛硫磷・福美双悬浮种衣剂按照1 500~2 000 mL/100 kg种子的比例进行拌种,从而有效预防林木土传病虫害。
  2.3 科学选择苗圃
  苗木生长的基础环境,营养物质以及水分的有效供给是苗木生长的关键,因此应从多方着手选择苗圃位置和改良土壤土质。
  2.3.1 合理规化苗圃的位置
  应依据苗木种植的面积以及品种,合理规化苗圃的规模以及位置。优质苗圃应具有以下两点基本属性。第一,苗圃应具备地势平坦、交通便利、阳光充足、灌溉与排水方便等基本特性,为种苗生长、运输提供良好的环境。第二,土壤土质应具备轻质、疏松、储蓄水分等基本特点,为种子的呼吸、萌发、出土创造良好的环境,避免土壤黏性过大,降低苗木种子的发芽率以及出土的整齐度[4]。
  2.3.2 改良苗圃的土壤土质
  为给苗木种子的出土及根系的发育创造良好环境,从以下两方面改良苗圃的土壤土质。第一,播种前一年的夏末秋初,彻底清除苗圃的杂草,并借助大型拖拉机配合旋耕犁对土壤进行深耕,一来增加土壤通透性、释放养分;二来利用霜冻、紫外线照射、机械损伤等措施有效杀灭靶标害虫以及病原微生物。第二,在林木播种前,再次对土壤进行深耕、土块碎化、平地作业,并借助土壤速测仪以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火焰光度计、pH计等实验室仪器,检测土壤墒情(温湿度、pH值)、土壤结构以及有效成分,并合理施用腐熟农家肥、有机质、枯草芽孢杆菌和大量元素肥料(以N、P、K复合型肥料为主),优化升级土壤土质,增加种子与土壤的接触面积,为提高种子的发芽率以及出土整齐度奠定基础。

nlc20220607153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329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