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法治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创新体制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艾亚丽

  摘要:推进依法治校要理清学生管理工作法治化建设的内涵,坚持以生为本,强化教育育人,维护教育秩序的公平、公正。将依法管理与道德教育、规范管理、自主管理综合起来,实现“立德树人”与“德法兼修”相结合,推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走向深入。
  关键词:高校 学生管理 法治建设 创新体制
  依法治校是打造法治化校园的基本任务。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实施以来,进一步强调了依法管理和规范管理的重要性,各院校要从学生管理、学校治理上,营造法治化氛围,确保教育公平,提升学生管理价值取向。当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问题依然突出,依法治校是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法治化的重要举措。培育优良学风、校风,促进高校学生工作管理到位、治理有方,法治化教育是确保大学生健康、全面成长的基本遵循。
  一、明晰学生管理法治化建设的内涵
  高校学生管理旨在从大学生入学至毕业阶段,对大学生校内外学习和活动工作进行指导、管理的各项要求的总和。[ 1 ]具体而言,包括大学生学籍管理、奖惩管理、学生活动管理、行为管理、助学管理、就业管理等等。法治化建设,纳入到高校学生管理中,将构建法治校园作为重要任务。一方面,高校要通过健全法律体系,细化学生管理章程和条款,对学生工作进行全面、规范管理,确保有法可依。另一方面,高校要围绕法治化要求,从严落实学生管理工作,依照相关法律、规范来降低和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确保学生管理工作公平、公正。同时,学生管理工作法治化建设,要重视秉承正义,体现正义。从学生管理工作条款、要求、流程、措施的建设上,要确保合法性。如对于大学生救济途径的设定,要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健全学生申诉制度、听证制度。为了推进高校学生工作走向法治化道路,就其法治化内涵,可以包含四层意义。一是建立学生管理相关法律,满足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需要,为依法治校创造条件;二是依法制定学生管理制度,落实学生管理相关规范,做到从严执法;三是对学生管理工作进行规范,确保各项法治工作公平、正义;四是提升大学生法治意识,让学生学法、知法、用法、守法。[ 1 ]
  二、法治化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
  1.立足政策推进学生管理法制化建设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要求,“规范管理行为,将管理与育人相结合”。[ 2 ]构建法治化校园,要从政策入手,完善学生管理法制化体系,将学生教育管理相关文件进行解读,将之作为法制化建设的基础。高校学生管理,要与教育协同起来,对学生政策而言,“管制”、“控制”都已过时,与当下高等教育改革不相适应。政府在政策制定上,要学会放权,敢于放手,各高等院校要结合教育立法,完善教育法制体系,推进学生管理法制建设。
  2.依托法治社从法制走向法治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从法制建设走向法治目标,要顺应依法治国战略需要,围绕高校学生事务,探寻改善学生管理工作的价值诉求。法治化建设,要从静态的法律体系入手,明晰高校学生管理的法律依据。法治化管理,强调有法可依、执法必严,构成动态的法律治理环境,让大学生知法、守法。因此,法治化管理,其落脚点是善治学生管理工作,将教育法治观念与善治思维整合起来。
  3.确立民主从学生管理走向学生治理
  学生“管理”工作,要走向“治理”高度。对于治理,两者意义迥异。管理是治理的一种手段,教育管理是教育治理的一种方式。管理的施动者是行政主导型,依托管理体制来落实管理目的。相反,对于治理,强调的是治理思维,兼顾各方的参与协作,共同施政,共同治理。[ 3 ]法治背景下的高校学生治理工作,要依托高校多方主体,通过平衡机制来激活多方的参与积极性,实现“管理权”的转移和有效分配。民主作为法治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成为高校治理规范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在构建法治高校过程中,民主化建设是基本要义。立足学生管理工作,探索民主管理的路径和措施,打破单一行政管理格局,实现向多元共同治理格局的转变。
  4.依托信息化实现线下向线上的延展
  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建设,要重视信息化技术和手段的运用,特别是构建法治校园,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公开,为善治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当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从线下拓展到线上,做好信息公开工作。利用信息化途径,来完成对传统学生管理工作机制的重构与再造。教育信息化及时为法治校园搭建了新的生态环境,信息化实现了政府、高校、社会之间的多向沟通。[ 2 ]推进教育政务公开,更有助于学生参与学生管理工作的监督。互联网所搭建的信息化平台,为学生管理工作创新创造条件,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顺应时代需要,积极整合教育信息化手段,提升学生管理工作创新质量。
  三、法治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机制
  1.确立法治、民主、善治,推进学生管理理念创新
  法治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治化建设,首先要构建校园法治环境。运用法治理念,对高校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对其合理性、合法性、科学性进行判定,坚持法治价值导向。同时,学生是被管理者,从法治校园建设中,学生管理制度要落实“人本”理念,尊重学生,要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体现公平、正义。从当代法治教育来看,良法和善治是基本内涵。所谓良法,更加强调价值、功能层面的优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有良法来参考,要将行政法规、教育法律与“人本”理念相匹配,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管理效力。坚持“人本”、“正义”,才能打造良性的校园秩序。对学生管理工作,从教育学生到促进学生发展,从完善学生到构建有序校园。学生既是教育对象,又是管理对象,更是参与学生管理的多元主体之一。从制度建设上,推进依法治校、依法治教,要将学生自治、共治、善治结合起来。通过自治,挖掘学生管理智慧,充分发挥民主管理,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从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中获得提升。通过共治,要将学生权益置于首要地位,要广泛听取学生、教师以及其他主体的想法、心声,给予学生知情权、参与权,激发学生主人翁精神。通过善治,将自治与共治与教育育人综合起来,体现人本理念。

nlc20220613124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33351.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