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中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罗春芳
摘 要:现如今,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愈发提升,使得教师需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为学生以后的成长奠定基础。由此,本文对高中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通过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使其成长为时代需要的优秀人才提供保障。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现如今,新课改的不断推行使得人们的意识形态逐渐发生了改变,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也愈发复杂。为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满足当前时代的需求,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强化其创新思维。为此,在高中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加强对其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其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还能为学生以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一)满足计算机的发展需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较大改变,以往许多难以实现的梦想逐渐得到落实,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此过程中,计算机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持,而高中生作为推动国家发展优秀人员,其在计算机行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而在传统的计算机教学中,由于部分教师对该课程的教学要点缺乏认知,仅是以理论教学的模式展开授课,导致课堂内容过于单一,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需要对现行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使其满足学生的学习特点,从而引导学生对计算机教学产生正确的认知,为自身成长为计算机行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奠定基础。
(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能仅以教导学生掌握知识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更需要加强对学生思想观念的正确引导,从而使其成长为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2]。其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当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良好培养时,其思维得到开阔,在处理问题时能够从更多的角度进行思考,有助于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为此,教师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需要采取适宜的措施提高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为其全面发展目标的落实奠定基础。
(三)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随着我国教育领域的不断改革,素质教育愈发得到了人们的认同。而为了帮助高中生打下坚实的素质教育基础[3],具体而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除了需要教导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与技能,还需在授课过程中强化其创新能力,使其养成全面的创新思维,为素质教育理念的落实奠定基础,对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固化
现阶段,由于计算机课程并没有成绩要求,使得多数高中虽然为其配备了专门的教室及教学设施,但部分教师在授课时仍然采用理论教学的手段,对实践教学的开展缺乏重视,使得课堂教学效果不佳。例如,在进行理论授课时,部分教师仅是利用PPT来展示授课内容[4]。而在实践教学中也多以对学生进行示范的方式进行授课。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氛围愈发枯燥,不仅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还会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阻碍。另外,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还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不会主动对问题进行探究,不利于其实现全面发展。
(二)教材热莸ヒ
现如今,我国许多高中在制定计算机课程内容的过程中缺乏对课程合理性的考虑,仅是照抄其他学校的教材版本,没有结合实际教学需求进行调整。另外,教师在授课时没有对课程内容进行拓展,仅按照教学规划展开授课,对学生的培养方向也不明确,导致社会人才培养机制存在缺失[5]。对计算机教学来说,其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也在逐渐提升。为此,学校若想提高对学生的培养效果,就需要根据当前时代的发展需求,科学设计教学课程,保证教学计划的目标及要求得到充分落实。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多数教师仅重视对理论知识的教学,没有对实际操作进行详细讲解,导致学生很难在上课过程中锻炼自身的创新能力,进而使教学质量发生下降。
(三)教学意识不足
教学意识不足主要体现在教师及学生两个方面。从学生方面来看,由于高中阶段的学业任务较重,使得其会将多数时间分配到文化课学习中,没有对计算机教学加以足够的重视。且由于高中生的生活经验较少,许多学生缺乏足够的学习意识,对计算机知识学习会给自己以后发展做出的贡献缺乏认知,这是影响其创新能力培养效果的重要因素[6]。而对于教师来说,多数教师也没有认识到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在实际授课时仍旧采取常规的教学方式,也没有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加以足够的重视,进而使课堂教学质量受到了影响。
三、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效果的措施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为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教师首先要使其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够主动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并针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为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入讲解,还需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空间,让其进行自主发挥,以便使学生进行独立思考[7]。在此过程中,教师还需转变自己的课堂定位,积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对实际问题进行探究。这不仅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能使其自信心得到有效激发。另外,教师还需多与学生进行沟通,掌握其学习特点,据此对教学形式、内容等进行调整。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需求才能真正得到满足,进而能主动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入探究。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工作开始前,教师需要明确,学生只有对课程内容产生学习兴趣,才能主动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究。为此,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以往的教学形式进行改变,使课堂氛围得到有效活跃,并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对计算机教学的积极性,为其学习兴趣的提升提供保障。例如,在学习演示文稿的制作方式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对其进行分组,并让其以小组为单位参加制作比赛,根据各小组的表现发放奖励。在奖励的吸引下,各小组成员能够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对演示文稿的制作要求进行深入探究,并以此进行创新,提高自己产品的创作质量。通过这种方式,教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使课堂教学氛围活跃起来,引导其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计算机教学中。同时,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还能增进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有助于强化其团结协作能力,对其以后的成长十分重要。
nlc20220629145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349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