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两统筹理念下绩效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协作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翟文军

  摘 要:审计工作中,绩效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均是较为重要的部分,在两者的良好协作下,会转变审计思路,更好的发挥出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基于此,本文重点对两统筹理念下绩效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协作模式进行探讨,从两统筹理念入手,分析绩效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联合协作现状,提出两统筹理念下绩效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协作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两统筹理念;绩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
  对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而言,其既属于一种监督方式,也属于一种科学的评价方式,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下,会对领导干部任职期内的经济进行审计。审计环节,在经济责任审计中融入绩效审计,会有效提升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效果。特别是在两统筹理念下,绩效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协作模式会获得更好的效用,本文对此项内容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一、两统筹的定义
  当前,我国审计监督任务得到进一步增加,也提升了实际工作要求,为保证审计工作顺利进行,达到良好的审计效果,审计署颁布了《关于做好审计项目审计组织方式“两统筹”有关工作的通知》,该通知发布后,要求审计机关强化审计统筹,对审计项目组织方式进行积极创新,实现“一审多项”“一审多果”“一果多用”。实际上,“两统筹”表示的是审计项目统筹以及审计组织方式统筹,在审计工作中强调全局整体观。“两统筹”理念提出后,转变了以往政府审计运作模式,更重联合、协作。组建审计项目组时,更为重视人员搭配,不但实现了审计资源配置优化,并且有助于全方位全覆盖审计的实施,避免了交叉、重复审计问题,更不会出现审计盲区。“五个一”是其主要的思想核心,即一次审计通知、一个审计组、一次协调会、一次性提供材料、一次性进行。
  二、绩效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比较
  首先,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审计企事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经营承包人,在其任期内是否良好履行自身经济责任。而对于绩效审计来说,主要表示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所进行的审计。两者的主要区别是:第一,绩效审计工作重点关注的是评价项目的整体效率、经济性能及最终效果等,而经济责任审计更为注重的是划分责任者任职期内的经济职责。这两种方式均是以财务审计为基础,在实际工作中,两者具备较好的互补性。绩效审计可以发现被审计机构实际活动中的问题,在经营管理手段下,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能够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划分出相关人员的职责,也可以为审计工作提供有力证据。经济责任审计获得审计结果后,会向被审计的机构相关负责人,发送结果报告,有助于该机构整改目标的实现,强化管理力度的同时,能够使此机构经济效益M一步提升,实现绩效审计向更高层次发展。第二,在职能方面,经济责任审计中具备传统财务审计职能,对财务部门收支的科学性及合理性进行审查,保证各项经济的安全性与完整性,经济监督是其主要的职能重点。绩效审计工作,主要是具备鉴定及评价职能,通过进行被审计机构经济活动审核发挥出自身职能,保证被审计机构资源的科学配置,使其经济活动效益得到有效提升。在鉴证职能上向评价重要职能进行了延伸,通过法律效力进行证明,为决策制定提供有力依据。两项工作均具有评价职能,主要的区别是对各自职责评价不同。第三,在审计方式上。两者在审计方式上具备较大的差异,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良好应用下,能够开展相应的专项活动审计,包括现场、送达等方式。一般而言,绩效审计工作,主要是以调查的方式开展,基本不会进行全面性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具备较强的微观性,主要是进行相关机构内部会计资料审计,基本上不会存在较多宏观性的建议。而绩效审计既在微观上进行相应审计工作,并且也会进行大范围性审计。在审计方式上,绩效审计更为灵活,存在较为宽阔的审计范围,往往会存在较多的审计内容,实际工作中,相关审计人员可加以针对性选择,不过在经济责任审计方式上,却存在一定的单一性。
  三、绩效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协作情况
  现阶段,一部分单位由于种种原因,使得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不具备较强的真实性与科学性,而只有确保财务会计活动与经济行为进行规范,才会使此项工作更具合法性。开展审计工作时,审计人员需要应用较多的时间,核对信息的真实性,若无法确保信息的合法性以及真实性,会对阻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良好开展。除此之外,实际工作开展环节,并未良好贯彻绩效审计理念,无法更好的突出此项工作的最终价值,未能很好的发挥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责任与作用。绩效审计评价活动实际实施环节,存在的财务以及非财务指标具备较多的种类,工作开展环节,在指标量化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并且,会有较多因素对被审计单位绩效产生影响,在各类审计指标未能统一衡量,不确定性较大。
  四、促进绩效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结合的策略
  (一)按照绩效审计选择经济责任审计项目
  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及绩效审计工作时,会涉及到较为广泛的内容,并且,工作具备较强的复杂性,对于审计方式而言,与以往的审计方式相比,具备较大的不同。这种情况下,工作人员开展实际工作时,需要保证各项工作的科学、有效以及时效,在有效的方式下,选择出实际的绩效审计项目。选择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时,需要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包括人员工作能力以及知识结构体系等,选择影响力强、规模大,同时能够保证审计操作性强及成本合理的项目,不可选择没有统一审计指标、获取数据信息难度大的项目。
  (二)科学构建绩效审计评价指标
  现阶段,我国审计工作的开展,在绩效审计指标方面,主要是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及约定指标,提升审计工作成效。不过,实际开展审计工作时,由于被审计单位不同,其面临的实际情况也存在差异,同时,由于业务评价指标不够完善。所以,审计部门实际工作中,基于实际需求,从具体绩效审计工作的要求出发,形成科学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以确保绩效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及合理性。
  (三)制定科学完善的绩效审计方式与审计程序
  审计工作开展环节,良好的绩效审计下,还应保证人员工作能力与审计方式相吻合,最终构建出科学、合理的,并且具备较强规律性的审计体系,以此为基础,实现绩效审计作用的充分发挥,同时,在实际应用环节,需要在审计程序与方式的良好协作下,优化审计工作,强化数据信息管理,使财务数据更加合法、完整、真实。

nlc20220701102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35145.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