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约翰・凯奇《4分33秒》的艺术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焦佳航

  摘要:约翰・凯奇作为20世纪偶然音乐的代表人物,其作品的艺术特征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约翰・凯奇所处的年代正是工业化发展程度较高的时代,受商品经济的影响,艺术沦为娱乐的工具。约翰・凯奇作为先锋派音乐家,创作了具有否定性的艺术作品。他的作品突破了以往的音乐表现形式,其中《4分33秒》尤为突出。该曲作为钢琴曲完全脱离钢琴键盘,以无声的状态出现在舞台之上。文章结合该曲创作的时代背景,从艺术本质论的视角分析《4分33秒》对艺术定义的独特理解,从艺术终结论的视角分析《4分33秒》在艺术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划时代的艺术特点。
  关键词:《4分33秒》;约翰・凯奇;艺术本质;艺术终结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06-00-03
  1 《4分33秒》的创作背景
  约翰・凯奇是美国20世纪50年代先锋派音乐的中心人物,他十分著名但极具争议的音乐作品《4分33秒》创作于1952年。《4分33秒》是当时社会意识形态下的产物,在以海顿、贝多芬为代表的古典主义时期或以舒伯特、勃拉姆斯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时期,这样的作品很难被人们所接纳和认可。正是由于社会工业化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艺术的思考发生了变化,才出现了《4分33秒》这种独特的音乐艺术作品。
  在20世纪中叶的西方国家,由于二战结束,政治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工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科学技术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社会的主导方向由生产转为消费,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满足。人们不再因物质匮乏而感到担忧,社会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充足多样的物质为人民提供了生活保障,部分发达国家变成福利性国家,国家福利水平较高,工人阶级不再过饥寒交迫的生活,而是可以和资本家一样享有商品。但是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指出,这并不代表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的消失,其以一种更加隐秘的方式存在。这些国家的人们受到商品的控制,原来的阶级斗争转变为对商品的追逐,一味地追求对商品的拥有和享受,从而失去了以往的批判意识、反叛精神。马尔库塞在书中指出,技术具有极权性,为人们的物质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也受技术的控制,人们日常生活的一切都已经被技术生产的商品所安排。文化工业利用艺术的审美意识制造人们对商品的虚假需求,人们在生活上的选择已经被商品设计,商品以这种温柔的方式让人们失去了以往的批判性和反思性[1]。
  马尔库塞提出,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艺术具有否定性。他认为,艺术不应只是对现实的赞美,其应当具有批判性,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人们的批判精神,而不是一味地顺从商品社会,使人不再是独立意义上的人。当时也出现了同样具有批判精神的艺术家,大量挑战传统精神的艺术作品出现。约翰・凯奇的作品就是在这一社会背景诞生的,其体现了马尔库塞所提出的否定性观点。约翰・凯奇的作品不再拘泥于以往音乐作品的旋律、节奏、节拍、和声、复调的规则,而是打破了这一框架,其中《4分33秒》更是脱离了钢琴音乐原本的钢琴声,引起了人们对艺术的反思。
  2 从艺术本质论视角分析《4分33秒》
  约翰・凯奇的《4分33秒》受争议的点在于,其是否可以称作艺术。如果认为艺术必须表现美,艺术必须具有审美特性,那么《4分33秒》就不能称为艺术。然而“艺术”的定义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改变的。古希腊时期,艺术最初被包含于技艺当中,它和技艺具有共同的意义。在当时,艺术几乎等同于手工艺,艺术没有完全摆脱工具的属性,其审美特性在当时并没有被发现。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艺术的认识不断加深。至文艺复兴时期,弗朗西斯科・达・奥兰达(Francesco da Hollanda)提出“纯化的艺术”,这才将艺术与技艺区分开来。此后,艺术和审美有了联系,不再依附于工匠、手工业者的劳动,而是出现在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当中,由此艺术领域生发了唯美主义思潮,这证明艺术的审美特性是特殊历史时期人们的普遍认识,并非是艺术的本质特性。评价《4分33秒》这样的作品是否能称为艺术,要依据对艺术定义的选择进行判断[2]。
  《4分33秒》在社会主要有以下艺术本质论的观点。亚里士多德持“模仿论”的观点。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著作《诗学》中指出,艺术的本质是模仿,这种观点可以解释一些艺术现象,并且对以后的艺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这种观点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模仿论”认为艺术表现越真实越好,这不适用于解释所有的艺术作品。康德和克罗齐持“表现论”的观点,认为艺术是强烈的情感流露。该观点的问题在于,它认为创作者的主观能力越强,艺术表现越好,容易陷入“天才论”的问题当中。奥地利音乐评论家汉斯立克提出了“形式论”的观点,认为音乐艺术的本质在于音乐的形式,音乐是特有的形式,能激发出人们的情感。美育创始人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提出“游戏论”,这一观点认为艺术创作是无功利的游戏,是剩余精力的体现。
  20世纪以后又出现了艺术反本质主义。这个观点延续了维特根斯坦反对美本质的观点。莫里斯韦兹在《理论在美学中的应用》中提出艺术是无法被定义的,艺术的核心是开放的。这一点可以作为解释约翰・凯奇《4分33秒》是否属于艺术的理论依据。阿瑟丹托在《艺术界》中界定了艺术,卡罗尔对其进行整理得出以下结论:艺术是人造的,它展示了某种观点和意图,借助隐喻的方式进行表达,所隐喻的是对历史理论的推理、质询、回应或挑战,与此同时观众也要介入其中。《4分33秒》就符合阿瑟丹托对艺术的定义。《4分33秒》由约翰・凯奇创作,它以隐喻的方式展示了对艺术本质的思考、对传统艺术规则的质疑及对传统艺术定义的反叛,突破了以往的艺术表现形式,将观众引入其中,激起了人对艺术乃至传统意识的反思和批判。乔治・迪基在《界定艺术》中也指出艺术没有本质。他认为以是否具有审美性作为评判艺术的标准是有问题的,不是艺术的事物同样可以引起人的审美感觉,同时艺术也不是在所有时刻都能引发人的审美感觉。因此,乔治・迪基提出从程序角度界定艺术,即艺术是由当时社会的艺术圈授予资格的,当某一作品被当时的艺术圈所承认,那么该作品就可以称为艺术。乔治・迪基的理论也可以解释约翰・凯奇的《4分33秒》是否属于艺术范畴。因此,依据这样的论证,《4分33秒》属于艺术品。

nlc2022070115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35206.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