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随班就读融合育人新模式的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聂永平
【摘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五育融合”是当前及未来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已经成为提升学校育人质量的重要路径。随着“全纳教育”思潮的普及,随班就读成为一种主要的教育安置方式,越来越多中、轻度智力障碍及有特殊需求的学生选择在普通小学就读,为全面贯彻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普通学校对随班就读学生秉持正确的价值观,加强品德教育和行为塑造,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建构育人发展和能力发展两条纵贯线,以 “向阳好少年”为培养目标,展开“五育并举”下随班就读融合育人新模式的探索,从而提升教育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五育”并举 ;随班就读 ;融合育人;模式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注重全面发展,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在此新时代背景下,“五育融合”是当前及未来基础教育改革重要的发展方向,已经成为提升“育人质量”的重要路径。党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也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坚持立德树人,重在落实。要健全立德树人的落实机制,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教育工作者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教育各领域。
“立德”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
融合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构建 “五育并举”下随班就读融合育人新模式,分别通过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实践育人的融合育人实施路径,提升区域特殊教育质量,从而大大促进教育工作的整体质量。
一、随班就读融合育人的必要性
树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随班就读已成为有特殊需要的青少年回归主流的一种主要教育安置方式,因而为全面育人、融合育人赋予更丰富的内涵,特殊学校针对随班就读的学生,以 “向阳好少年”为培养目标,探索构建“五育并举”下随班就读融合育人新模式是服务于随班就读学生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只有把融合育人与随班就读“无缝对接”,才能对随班就读的学生实施既有个性化又有兼容性的系统教育,对其成长终生受益。
二、随班就读的现状分析
随着全纳教育思潮的普及,随班就读成为一种主要的教育安置方式,越来越多中、轻度智力障碍及特殊需求的学生选择在普通小学就读,这些随班就读学生由于生理或心理的障碍,导致在社会交往、认知水平、甚至情绪行为方面都与健全的伙伴有较大的差异,若得不到及时干预,将会影响其学业和身心发展,也会对班级造成较大的影响。
近年来,各地随班就读学生数量不断增多,自闭症学生占比数较高,且情绪行为问题个案增多,严重趋高,对主流学校的教育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严格的教育质量下,普校对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基本停留在学业辅导上,缺乏对这类学生思想品德的引导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以及融合教育内部缺乏统整机制支持,普校中建立资源教室的仅有少部分,运作效能不高,各部门之间执行运作不顺畅等,均严重制约着随班就读质量的发展。
三、随班就读融合育人的目标定位
基于新时代培养的要求和上述现状,随班就读融合育人模式以培养阳光、自信、好学、有才的“向阳好少年”为目标,鼓励这些学生向着阳光追逐梦想,不一样的雏鹰一样自信地飞翔于蓝天。在多元支持下通过“五育并举”等多途径,使随班就读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同时,实现育人全面发展,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两者并驾齐驱,树立“我行,我可以”的坚定信念,顺利融入主流社会。
四、随班就读融合育人的实施途径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改革推动融合教育往素质教育方向发展,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随班就读融合育人新模式以随班就读学生的能力提升线和育人发展线为主轴,通过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等五个育人维度,实现“阳光好少年”育人的全面发展。
1.以文化育人为目标,提升学生的基本能力
(1)推动“融爱行”项目。营造普特融合的包容环境氛围,随班就读学生和健全伙伴一起对双方成长而言都非常有利,一个现代化的文明社会,必定是包容、多元的社会,通过在普校开展“你帮我助好伙伴”活动,在学习、活动、交往上结对子,期末分享印象最深刻的事,表彰最有爱的一对融合小伙伴,营造包容的班级氛围。开展“融爱行”项目,普校的健全学生学会了理解、互助和包容,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也少了异样的眼光,大胆地接受同伴友善的帮助,自信地成为班级、学校中的一员。
(2)建立适宜的融合教育课程体系。随班就读的学生由于生理原因导致学业困难,且由于个性差异大,学校需要提供一套适宜的融合教育课程,使其得以全面发展,该课程体系兼顾了基础学科知识,也覆盖了缺陷补偿和优能培育两大部分,包括培养基本学科素养的学科学习课程,培养基础能力的辅助训练课程,培养特殊才能的潜能开发课程等。
2.以活动育人为抓手,营造以爱育爱的共融环境
(1)积极推行“同爱行”活动,营造学校和班级,师生和生生之间平等、有爱、包容、互助的环境氛围,健全伙伴学习帮助,同时也收获成长。随班就读学生在温暖有爱的班级里也会减少紧张焦虑的情绪,有利于融入主流社会。
(2)结合传统节日或庆典组织展演活动,为随班就读学生提供共融的良好教育契机,在同龄伙伴的带动下,他也能参与到体育节、艺术节等活动的筹备、表演中,分享快乐和自信,同样也有机会为班级出一份力。
(3)常规体育大课间活动重新设计,各班结合学生特点增加团队建设和趣味性强的体育运动,增强体质健康的同时拉近学生们之间的距离。
nlc20220704112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352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