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理性研究:基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的西南边疆个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杨艳 秦潇潇
【摘 要】实践理性是伦理学和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范畴,本文基于布迪厄实践理论视角,以地处西南边疆的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为个案展开田野调查,围绕场域、惯习和资本对个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的表征、发展与逻辑进行梳理c阐释。期望通过探索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为重要抓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规律与启示,推动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大众化。同时,以地方经验补充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中国化研究资料,以西南边疆实践展开同布迪厄理论的本土对话。
【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理性;逻辑阐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个案研究
【作 者】杨艳,大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秦潇潇,大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云南大理,671000。
【中图分类号】C9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22)02-0072-0008
较早对实践理性的研究多为伦理学和道德科学,将实践理性划归价值哲学范畴,[1]之后拓展到社会学、认知心理学、人类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康德提出实践理性这一概念时将其分为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黑格尔将实践理性理解为精神意识的一种活动,以马克思为代表的实践唯物主义者则认为实践是人类的生存方式,实践理性即改造世界的一种实践活动。[2]受马克思实践哲学及批判精神的影响,皮埃尔・布迪厄的社会理论从实践出发,以反思性为基本原则,在人类学和社会学上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建构与实践,[3]提出实践理性主要反映为“场域”“惯习”“文化再生产”。马歇尔・萨林斯(2002)的《文化与实践理性》一书力图将人类学的“文化”理论和社会科学的“实践”理论结合起来,认为文化是在实践活动以及实践活动背后的实用利益中逐渐形成。近年来,国内学界对于实践理性的研究集中于哲学、社会学、民族学。高宣扬(2004)著书结合“文化再生产”“生存心态”“场域”“资本”及“语言象征性权力”等关键概念,就学校教育文化特权的再生产、权力正当化、生活风格及文化品味等当代消费社会的中心问题做了较为详尽的分析。[4]12崔思凝(2017)认为惯习、资本和场域的互动构成了行动者实践,进而分析了公共政策的过程,从理论层面探讨了布迪厄实践理论对中国社会政策过程研究的启示。[5]谢立中(2019)对“实践”“实践逻辑”的含义做缌硕捞匦在故汀[6]魏成、王丽(2019)从场域、资本与惯习入手,分析了社会组织的困境,探析社会组织在基层政府与社区居民互动中提升能力的可能性。[7]冯冰(2019)在其著作中根据布迪厄实践理论“场域、习性、资本”的核心概念,对浙江省四个不同阶层的外来群体分别做了概念批判性的检验和应用,通过对研究数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检验核心概念是否具有跨地域和跨文化的普适性。[8]9针对民族地区,赵巧艳(2011)借助布迪厄实践理论的关键概念,以龙胜金坑梯田旅游与红瑶女性角色变迁为调查内容,探讨民族旅游与社会性别的关系,解释了金坑旅游与红瑶女性角色变迁的互动机制。[9]刘婷(2017)将民族文化的当代重构作为一种实践行为,借鉴布迪厄的实践理论阐释了广西布洛陀文化的当代重构。[10]上述实践理性研究多从功能主义视角聚焦于文化具象阐释,以其为理论框架探讨民族理论与政策方面还比较欠缺。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方面,其范式总体上可归结为理论、历史和现实三类。理论模式主要关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内涵和思想由来;历史范式则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意识范畴探究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土壤;现实范式则主要从新时代民族理论和民族工作实践出发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路径。自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中办发〔2019〕65号)之后,更多学者投身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近年来相关研究数量大幅增加,但以地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为个案从实践理性视角切入的研究尚无。所以,从场域、惯习、文化再生产等实践理性的核心概念入手,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进行内在逻辑的梳理与阐释,具一定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基于此,笔者所在调研组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巍山县)为田野点,自2020年开始对其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展开了近两年的田野调查。巍山县历史悠久,系南诏国的发祥地、古都,也是茶马古道重镇和彝族寻根祭祖圣地,1956年成立自治县。2012年4月,巍山县在云南省内率先启动了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创建工作,2014年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二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其永建镇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之星。因此将巍山县作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的西南边疆个案具有典型性,通过此个案研究可补充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中国化的地方经验,推动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大众化,同时以西南边疆实践展开与布迪厄实践理论的对话。
一、场域、惯习与资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表征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轫于古代华夷民族共同体时期,在近代民族国家的建构进程中逐步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得以发展、深化。[11]从“华夷一统”“天下观”等思想的传承、近代中华民族自觉意识的觉醒,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理论,再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原创性提出,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话语表述逐步完善。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实践上升为理论的特点,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逻辑亦应是由浅入深,首先体现于其表征。而最基本的表征是实践场域,以及基于其发生作用的惯习与资本。
(一)复合场域在实践中交织
“场域”是布迪厄社会学的一个关键空间隐喻,[12]136他将场域定义为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网络或构型,[13]134实践发生于被称为“场域”的结构化斗争领域,[12]10即多种关系相互作用的空间。布迪厄提出的“场域”概念,主要从结构主义角度将象征性商品的生产与消费联系起来,笔者认为“场域”概念不必局限于经济领域,亦可聚焦于具体的文化事项,如巍山县个案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实践。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为重要抓手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涵盖了一系列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空间,主要体现于政治、学术、社会、教育场域等。政治场域系由各级部门、相关工作人员构成行政关系网络和共治共享共赢的社会空间;学术场域主要为共同体建设提供理论支撑;社会场域基于每一个个人,发生于乡镇、社区、街道、企事业单位、机关、军营、家庭、宗教活动场等各个社会单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的基础性场域;教育场域则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与宣传网络。以上四种主要场域在实践中又相互交织,发挥着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不同作用。当地政府力求推动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的共建联创和协同示范,使更多群众能参与其中。如永建镇样板示范区建设,以东莲花村为中心打造“五朵莲花并蒂开”的联盟模式,包括回族聚居的东莲花、上西莲花、下西莲;汉族聚居的西南莲花、东北小东莲花村五个村,进一步发挥翁家垭口、巍山一中等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族团结教育基地的作用,通过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的立体联盟,实现政治场域、学术场域、社会场域和教育场域的交织联动,共同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进程。此外,在不同场域相互交织中,同一个人在不同场域中亦扮演着多重角色。在巍山县东莲花村,ZB(男,回族,49岁,初中文化,东莲花村村委副主任,东莲花清真寺管委会成员)向调研组介绍清真寺基本情况时提到:“前段时间刚接待过一批专家,我尽自己所能提供了材料。虽然只是小小的村干部,但从小在这里长大,对村子充满热爱,也相对熟悉,对村子历史文化进行了持续关注或者说研究吧。”
nlc2022070819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357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