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工匠精神于中职德育体系的路径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段旭 崔宝秋
摘要:中职学校可通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植工匠精神于德育之中,构建“三全育人”德育工作体系,凝聚、引领工匠精神;强化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共夯、共育工匠精神;开展劳动教育、创新创客教育,传承工匠精神;铸牢工匠特色校园文化,积淀、弘扬工匠精神。学校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从而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工匠精神;立德树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三全育人
工匠精神是每一位劳动者都应该拥有的品质,其要求的精益求精不仅是做事的态度,更是做人的高度。工匠精神是劳动者在工作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不断自我超越、自我提升、自我完善,始终追求更好的工作态度、工作境界、工作习惯以及整体工作面貌。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须承担起培养大国工匠和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责任。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共同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强调:“加强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行为习惯培养,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等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可见,厚植工匠精神,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行动,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具体要求。
近年来,锦州市机电工程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了“三全育人”德育工作体系,深化a教融合、校企合作,厚植工匠精神于德育工作中,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工匠精神内涵,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从而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的“基于四方协同多元一体的三阶提升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实践与探索”“‘三教’改革背景下中职数控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两项成果均获得辽宁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一、构建“三全育人”德育工作体系,凝聚、引领工匠精神
多年来,学校坚持党建领航,不断加强德育工作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建立并完善“三全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德育工作体系,以学生为中心,强化全员育人;实施学生成长导航工程,实现贯通各阶段的全程育人;围绕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完善全方位育人体系。从“点、线、面、体”四个维度,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学校坚持做到有目标、有措施、有任务、有考核,切实将党建与德育工作、立德树人成效纳入教职员工年度考核,将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推动“三全育人”机制有效实施。学校先后制订了“构建‘三全育人’德育工作体系实施方案”“锦州市机电工程学校‘三全育人’考核办法”“锦州市机电工程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等规章制度,成立了“三全育人”工作领导小组,设置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文化育人等4个专项工作组,确定重点工作任务23项。学校所有部门和全部教职员工结合岗位实际制订详细的岗位清单和育人职责;实施学生成长导航计划,通过不同的载体和途径推进“三全育人”工作落细、落小、落实。比如,在“三全育人”德育工作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四方协同多元一体的三阶提升中职学生职业素养育人机制”。“四方协同”指学校、企业、家庭、社会四方相互配合,共同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多元一体”指通过重构课程体系、强化课程思政、突出“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改革、丰富校园文化等系列举措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三阶”是把中职三年划分成明晰职业素养(第一学期)、内化职业素养(第二、三学期)和形成职业素养(第四、五、六学期)三个阶段。三个阶段是有机融合的过程,也是逐渐把隐性职业素养显性化、课程化的过程。
二、强化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共夯、共育工匠精神
学校依托“锦州市临港产业校企联盟”,根据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以“引校进企”“引企驻校”“校企同体”等方式,推动学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积极推进“1+X”证书和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工作,将产教融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共夯、共育工匠精神,形成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社会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一)校企共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具有职业能力、工匠精神、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将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以及树立安全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传承工匠精神等融入教学中,将专业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深度对接,校企共同修订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原有的德育课程调整为思政课程体系,在不同学段增设“劳动教育”“工匠精神”等课程,统筹推进思政课内容建设;以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教材为基础,融入职业道德、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促进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高度融合。
(二)校企共建专业课程体系
学校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结合职业岗位能力、“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标准、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比赛规程、顶岗职业技能培训等,构建“岗位认知实习―专业基本技能实训―跟岗(生产性)实训―校内轮岗实训―校外顶岗实习”五个能力模块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以工匠精神为引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五个能力模块的阶梯式实践教学培养形成了基于工作过程的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实现“一年打基础、二年懂专业、三年能顶岗”的“三阶梯”实践教学培养方案,实现“教、学、做”有机统一,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工匠精神和创新能力,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满足社会需求。
(三)校企共创“师傅”团队
学校与企业共同构建教学创新团队,使之成为工匠精神的有效载体,向学生展示“技能成才”“技能成功”的案例,激励学生刻苦学习技术技能,使工匠精神由抽象概念变为现实行动。校企共同开展“名师工作坊”承建工作,围绕岗位需求培养高技能人才,融合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要求等,由技能大师“带教带练”骨干教师,骨干教师“带教带练”参训班级(或学生),实现前置化工匠式人才专项培养。
nlc20220715174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360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