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农业场景的食农教育实施策略与方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侯涛 杨一凡
摘要:城市农业在我国有着良好的前景,基于此的食农教育以农业为基础,通过食农教育的内涵与价值,关注食物生产与营养。文章从社区农园、城市农园、屋顶农场、校园农场四个类型对城市农业空间展开创新研究,通过教育的方式提升公众对农业与食物的关注度,尤其是培养儿童与青少年在农业生产、生活、生态等方面的认知。通过青少年这一受众主体,挖掘农业场景与体验式教育的实践价值。
关键词:食农教育;可食景观;都市农业;生产性景观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3-000-04
近年来,食农教育已然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随着城市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农业在近几年有所发展,但仍然存在发展速度较慢、分布不均衡等问题。同时,在城市与农业环境逐渐分离的环境下,青少年对健康饮食文化与食品安全的认识不足,开展食农教育是有必要的。因此,文章基于新型的城市农业场景开展食农教育实施策略的研究,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为了实现研究目标,下文回顾了相关文献,分析对比国内外城市农业历史与现状,以及它们与研究题的关系,验证在城市农业空间开展食农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必要性,提出食农教育的实施策略与方法。
1 概述
1.1 城市农业
城市农业,顾名思义是一种在城市具有相对独立形态的区域型农业[1]。城市农业作为一种被世界广泛接受的概念,出现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1977年,美国农业经济学家艾伦・尼斯明确提出了“城市农业”的概念。进入21世纪,城市农业空间范围逐渐扩大,形成了一种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紧密结合的农业形态,亦是推进城乡融合的农业形态。在不同国家,由于不同的农业特征和经营模式,出现了更丰富的名称,如日本的城市间隙地农业、德国的市民农园型农业以及荷兰的外向型农业等。
受国外都市农业发展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我国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等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形成了城市农业的初步形态,一些城市也逐步形成符合各自实际和特色的城市农业模式,如休闲体验模式、社区支持模式、科普教育模式等。
1.2 生产性景观
生产性景观主要来源于生活和生产劳动,融入了生产劳动和劳动成果,是一种包含生命力、文化性、可长期延续、有物质产出的景观。不同地区的地理位置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故各国的生产性景观应用趋势也存在区别。20世纪90年代,安德雷斯・杜安尼总结并提出了农业城市理论,在之后的理论研究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迪克逊・德斯帕米尔又提出“垂直农场”这一概念,即利用垂直农业技术,在减少碳排放、降低能源成本的情况下,解决城市人口的食物保障问题[2]。此外,世界各地也制定了大量生产性景观方案,如著名的西雅图的社区园艺计划、草根永久培养运动等,让城市农业在消除当地贫困和饥饿中逐渐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1.3 食农教育
食农教育以农业为基础,关注食物生产与营养,以期通过教育的方式提升公众对农业与食物的关注度,尤其培养儿童与青少年对农业生产、生活、生态等方面的认知,并通过科普、耕种、食育、环保、创新融合等多种方式,重新建立人与土地、人与食物、人与社会的关系。
食农教育起源于日本学者铃木善次“食于农的实践意义”这一理论,它是指将教育、食物、农业三者联系在一起,学习由农业和食物形成的当地饮食文化。英国名厨杰米・奥利弗与孩童校园饮食倡议者珍妮特・奥利曾发起“好食”运动,并且在2006年,土壤协会、关注食物运动、健康教育信托、有机庭园共同创办了“生活饮食伙伴联盟”,通过教育让学生对食物、农业、耕作、营养、健康等多方面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此外,诸如此类的还有美国的“食用校园”[3]、澳大利亚的“食农教育厨房计划”等。
2 创新城市农业空间
2.1 城市更新治理背景下的社区改造:社区农园
2.1.1 社区农园的空间形式
在社区农园中以社区果园和社区花园作为社区空间改造的两个主要应用形式,社区农园在场地选址、开发设计、后期维护管理等各个方面都要基于社群融合、居民交流互动体验的需要。
拉斐特可食花园位于美国底特律市中心,该项目通过蔬菜种植区、儿童乐园、猕猴桃花架、花园棚屋等多个丰富的功能区,定期举办社区活动,居民可以在这里种植、分享食物与心得以及休憩放松,儿童也可以在这里学习有关种植农作物的相关知识。这一花园由此具有了一定的教育功能,形成了凝聚居民积极主动性、充满生机活力的社区农园。
2.1.2 社区农园的价值意义
社区农园是可以充分发挥社区核心力量的形式,农业景观的设计营造为居民提供了参与农耕、种植收获的机会,这种亲身体验的机会可以增加居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社群的精神力量,从而在社区文化、环境美化、预防犯罪、生态安全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随着近年来国内社区营造意识的增强,各大城市也相继开展了对社区农园的探索,如创智农园、百草园等。
2.2 促进人与环境融合的可食用景观:城市农园
2.2.1 城市农园的类型
随着城市的发展,在城市特色与当地农业技术的结合下,出现了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城市农园。在非洲堪培拉、乌干达等国家,城市农园处于初期无意识发展状态,土地源于城市过度扩张保留下来的农园;在德国柏林、圣彼得堡等地,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在城市开展农业活动,以及在房前屋后小范围种植;此外,大片的城市农园、农业公园、特色农园等形式出现在日本、荷兰、新加坡等地,并且应用了一定的城市特色与生态技术。
从城市农园的运作和经营方式来看,城市农园分为公园型、种植型、科技研究型三个类别。公园型城市农园在功能方面集生产、休闲娱乐、教育于一体。而种植型农园面积较小,较为分散,以向城市居民出租小块种植地,提供种植体验为主。科技研究型农园主要作为先进农业技术研究的实验和教学场所,具备教学和部分展示开放的功能。
nlc2022072011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362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