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互联网+”课程开发方案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瑞英

  摘要:基于课程开发的过程,从课程定位、教学目标、教学项目、资源建设、教学实践、教学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几个方面对《GIS数据处理》课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实践,得到了“互联网+”课程教学的数据,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互联网+” 课程 教学 质量 实施 分析
  基于最近几年学生们居家上网课的需求,“互联网+教育”应运而生,全世界的大中小学都在使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在线学习。本人开发了《GIS数据处理》这门课程的互联网教学资源,在经历了几年的教学实践之后,对这门课程进行了一个在线质量分析研究,以期得到更好反馈,进一步提高课程质量。
  一、课程定位
  《GIS数据处理》课程是空间信息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位于职业能力形成阶段。本课程的教学立足于“地理信息数据生产员”职业岗位,培养学生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分析与应用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数据生产”能力、“地理信息技术服务”能力和学生的GIS职业素养。前置课程有空间信息技术概论等,后续课程有地图制图与空间分析、遥感影像处理等。通过本课程学习,让学生能够熟练的应用ArcGIS软件进行空间数据的采集、处理及应用,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职业岗位分析
  通过进行企业调研,本课程培养的职业岗位目标是能够对空间信息数据进行处理,按照这个目标,需要学生能够熟练使用企业中普遍应用的ArcGIS软件,能够应用这个软件对空间数据进行采集、转换与可视化处理,能够创建和管理地理数据库数据。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结合二个项目和五个任务,将这些能力训练融入到课程任务活动中。
  2.课程教学目标
  (1)GIS数据处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目标如下
  1)学会GIS基础操作。
  2)学会对地理数据库数据的管理。
  3)学会对空间数据进行投影变换与转换处理。
  4)学会对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进行处理。
  5)学会对空间数据进行可视化表达。
  通过五个任务的学习将会较为全面的覆盖对空间数据的采集、处理及应用的岗位要求和岗位工作内容。
  (2)GIS数据处理课程的能力目标如下
  1)能进行GIS基础操作。
  2)能用地理数据库管理地理数据。
  3)能对空间数据进行投影变换与转换处理。
  4)能对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进行处理。
  5)能对空间数据进行可视化表达。
  (3)课程思政元素融合教学内容的设想与目标
  将《GIS数据处理》课程进行深入挖掘、开发和研究,融入思政方面的内容,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立德树人意识,明确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责任;完善本课程的教学设计,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构建课程体系、制定课程达成目标中强化育人导向,在课程各个教学阶段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本课程主要体系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GIS基础操作和地理数据库管理中,结合地图设计案例,培养学生独立、客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2)在空间数据的采集转换与处理的任务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互相帮助,以诚待人的品质。
  3)在空间数据可视化中,培养学生大胆创新,勇于质疑,开拓新设想的思路与意识。课程思政贯穿于课堂授课、小班讨论、课程实验、课外实践等教学环节;体现在课程目标和考核中。
  3.教学项目与学习活动
  4.资源建设情况
  资源建设包括授课PPT、教案、授课视频、学习指导资料、任务测试、题库、试卷库等。(见表1)
  5.教学实践
  (1)教学设计
  《GIS数据处理》课程结构如图1所示。
  《GIS数据处理》任务学习引导图如图2所示。
  (2)教学实施
  《GIS数据处理》课程本学期第一次建设网课并在教学中使用,班级是2022062班,共24人,资源全部使用,目前课程已经结课;通常在上课前网络通知学生要上课了,刚刚开始上课进行网络在线签到,然后开始登陆北信在线平台或者学习通平台,要求学生阅读任务单,然后明确学习任务,能力目标和思政目标。之后进行知识学习,观看课件和视频,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时间之后进行交流讨论并抢答活动,以便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检测,做到奖惩分明,适当加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或者进行课堂小测也进行加分;课程结束前进行单元小结并布置在线作业,系统自动记录成绩。
  6.教学成效
  (1)改革创新
  《GIS稻荽理》课程是大数据应用专业的核心课程,在线课程建设的实施过程中,要对相应的课程完善和对其他的专业课程进行相应内容的补充。团队成员对本课程的相关资源建设,共发布了150个任务点,如图3所示,全面、准确的完成了课程资源建设。
  (2)教学效果分析
  本课程利用北信在线平台的检测数据,可以得到学生访问数据的统计,如图4是6月份学生访问本课程的数据分析。70.12%的学生通过电脑访问了本课程,29.88%的学生通过手机访问了本课程。
  《GIS数据处理》课程通过图5分析可得知课程任务点类型的分布比例和学生综合成绩的分布比例。
  图6数据统计可知学生的学习进度,平均观看时长和最长观看时长。
  《GIS数据处理》课程在平台讨论区还进行了相关讨论题的发布,任务解答是通过班级微信群或者学习通的聊天功能实现的,便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交流,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和交流,此外,为了加强交流互动,还在北信在线的活动区里设置了抢答环节和随堂小测,来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7.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设想
  (1)存在的问题
  1)目前,《GIS数据处理》课程在线上的教学过程总,学生在自主学习、复习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提升教学效果。
  2)在《GIS数据处理》课程资源的制作方面,还需要不断的丰富课程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充分研究和制作呈现更好的课件建设资源,给学生呈现更好的学习效果。
  3)在课程搭建结构中,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的需求,按照不同类型制作不同的学习标签,方便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学习。
  (2)下一步工作设想
  《GIS数据处理》可要需要更多的线上教学实践,丰富线上教学方法和资源,研究可行的恰当的手段呈现。在课程制作方面,网课资源的制作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只有团队成员不断学习,钻研制作方法,提高制作课程资源的能力,呈现的教学资源的效果才会更好。网课由于是线上的课程,如何加强师生互动,在互动过程中学习和提高,仍然需要进一步钻研。
  【参?考?文?献】
  [1]陈丽.“互联网+教育”的创新本质与变革趋势,远程教育,2016.
  [2]陈丽,王怀波,等.中国MOOCs的回归与高等学校教学服务模式变革方向,2017,中国电化教育.
  [3]高美晗.“互联网+”的创新本质,吉林大学,2019.
  (责任编辑:姜秀靓)

nlc20220811173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37418.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