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青年网络意见表达的新特征:以“理中客”形象构建为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贾晓旭 季岩

  【摘要】当代青年对“理中客”的理解与实践,体现了他们在进行网络意见表达时所依循的思维逻辑、价值观念、叙事策略,对其公民人格养成、网络生活参与产生重要影响。“理中客”的网络形象建构经历了试图超越主观、价值与情绪的自建构,及从“形象缺陷”到“污名化”的他建构过程。在分析“理中客”现象的同时,也应以共融、共识、共情引导青年实现“理性、中立、客观”的网络意见表达。
  【关键词】理性 中立 客观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2.13.013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公民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环境与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长期栖息在虚拟信息场域中的青年群体,其意见表达的时空边界被极大拓展;意见表达中的P键内容,如思维逻辑、价值观念、叙事策略等涉及个人成长发展的核心要素亦被解构与重组。同时,这也是任何网络社群在互动时都无法回避的问题――人与人进行交流时,总在依循一定的逻辑、立场与策略。与其他网络社群以政治认同、信息获取、利益交换、群体归属等为基础产生的集结目的不同,“理中客”的建构过程更倾向于围绕上述意见表达的关键内容展开。因此,当代青年对“理中客”的理解与实践,将会对其公民人格养成、网络生活参与产生重要影响。
  “理中客”的自建构:试图超越主观、价值与情绪
  “理中客”这一称呼最早兴起于年轻的微博活跃用户群体中。从字面意义上来看,“理中客”是“理性、中立、客观”的缩写,即自称不被个体情绪与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依循理性思维、中立立场和客观态度对公共事件进行认知和评价的网络群体。由此可见,与如“小粉红”“工业党”等出现时间相对较早、起源于否定性命名的“新意见群体”不同,“理中客”概念的出场带有鲜明的自我身份确定性,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坚持以“事实判断”为准则的识认逻辑。“理中客”在评判具有争议的公共议题时,认为应当首先考察该议题的“真伪”,即“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例如,面对“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为何能高速发展”这一问题,“理中客”首先会对其真伪予以确定,即“中国经济是否真的在高速发展”;经过对“事实的真”进行考察后,“理中客”会继续验证“逻辑的真”,即审视回应议题的答案中是否存在可被证实的逻辑关系,或是可被证伪的逻辑谬误,如“国家政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经济发展与产业集群、转型之间的关系”等。在上述过程中,为了证明自身判断的正确性,“理中客”常常采取引用权威数据、寻找多元信源、转载完整信息的表述及论证方式。第二,追求无预设立场的中立主义原则。“理中客”认为,对公共议题的单一立场预设会导致主观偏见与刻板印象的产生,故主张对“立场”与“价值”进行区分。为贯彻“价值中立”原则,以实现对公共议题的“去价值化”把握,他们往往采用科学主义的方法论,即对包括社会政治生活在内的社会现象进行描述与分析。第三,倾向“非情绪唤醒式”的叙事方式与讨论氛围。在坚持“事实判断优先”与“中立原则”的基础上,“理中客”在进行议题探讨与话语表达时往往倾向于“非情绪化”。一方面,表现为对以血缘、亲缘、地缘等纽带为基础生成共同的“情感认知”的淡化与排斥;另一方面,也表现为在进行意见表达时倾向于约束与克制自身的情绪化行为。
  “理中客”的他建构:从“形象缺陷”到“污名化”
  起初,“理中客”对自身网络形象的建构具有高度的身份认同感与群体归属感,常常表现为注重逻辑思辨和专业知识、善于且乐于参与国家公共生活探讨、深谙新生事物涌现规律的青年群像。但不久后,“理中客”在面对问题时暴露出一系列思维逻辑的谬误与叙事策略的阙失,导致其自构建的积极形象就被“墙头草”“诡辩者”“缺什么吆喝什么”等明显带有贬损意义的负面评价取而代之。虚化立场而描重事实、泛化的理想性折衷、与流行意见的习惯性相异、为了表达而表达都成为“理中客”鲜明的行为特征。在“理中客”的行为修饰下,单摆浮搁时皆为非贬义词的“理性”“中立”“客观”,逐渐演变为“看似理性”“看似中立”“看似客观”。“理中客”谬误的思维逻辑、行为语言与叙事策略导致其原初形象发生异化,逐渐与健康理性的主流价值观相悖离。从历时性角度来看,这一渐进式的演变过程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理中客”自身所塑造的理想化形象在与其他网络群体“对线”过程中被逐渐打破。一是存在于话语体系与公共价值之间的断裂感。为能够客观看待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社会现象,从而形成反映事物本质与规律的判断,“理中客”认为要坚持“价值中立”原则,但也因此容易混淆“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界限,忽略“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复杂关联,最终导致逻辑自恰性危机频发。二是“理中客”所表现出的鲜明立场缺失,容易导致群属认同感的丧失。“理中客”所推崇的“超越立场”的思维方式,忽略了现实生活中人的社会属性与鲜活经验,弱化了自身的主体性。最后,理性主义的道德优越感与“扁平”“自由”的互联网图景天然互斥。“理中客”在与其他网络群体进行交流时,往往将“爱憎分明、立场明确”视为非理性的情绪化表达,由此流露出的道德优越感必然会引发其他网络社群的不满,同时造成网络主流价值观的迷失与扭曲。
  第二阶段,“理中客”的概念被映射网络群体极化冲突的幻象集合体所取代。在第一阶段的社群交往过程中,当“理中客”所秉持的认识逻辑、立场原则、叙事方式的缺陷被暴露后,其自身的内部局限性与网络群体极化冲突之间出现了难以消解的张力,并直接导致了“理中客”概念的滥用与污名化现象。具体而言,当技术赋权为社会群体的信息交互活动提供了新的机会时,人们预想的更高程度的社会群体认同却没有达成。不同网络社群在面对同一公共议题时,由政治立场、评价框架和情感模式等方面的差异所触发的共识撕裂,成为了诱发网络群体极化冲突的首要因素。青年群体在渴望表达感受的内驱力影响下,为印证自身所持观点的正确性及正义性,不仅会攻击其他“新意见群体”的观念构成与底层逻辑,还会在有意无意间放大其内在的矛盾特征,从而导致网络群体极化冲突进一步加剧。例如,从批评“理中客”的“价值中立”,延展到指责“理中客”的“诡辩”与“选择性失明”,再到彻底走向、无条件赞同“理中客”原义的对立面――“主观判断”“拒绝中立”“情感宣泄”……已有青年网民对此种现象的出现予以反思,如“无论对待人和事,大家往往不假思索地将对象简单化、符号化,立刻选边站队”;“指责他人为‘理中客’,容不下任何带有瑕疵的负面认知”等。显然,放任“理中客”概念的扩大化与污名化,将无益于网络极化冲突的化解。

nlc20220811194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37452.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