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意识谱理论对佛教唯识观和康德认识论的比较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郝陆平

  摘要:以肯・威尔伯的意识谱理论对佛教唯识观和康德认识论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到单就对认识领域的探索中,佛教唯识观在深度和实践程度上要优于康德认识论,而就其理论体系建构的理性程度上,康德认识论要更胜一筹。通过意识谱理论,可以看到二者在各自不同的层面上各有建树,相互之间有交集也有不同,彼此的矛盾往往并非由于实际情况的不同而产生,而是对各自不同层面内容的互不干扰的描述以及对同一层面内容的分类方式不同的结果。因此,佛教唯识观和康德认识论可以相互补充、相互运用,共同组成人类对于自身认识探索的表现形式。
  关键词:意识谱;唯识观;康德;认识论
  中图分类号:B9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2)14-0169-04
  佛教唯识观与康德认识论分属东西方对于人类意识领域探索的重要成就,其理论本身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而又同时涉及和跨越了多个意识状态,但二者之间在理论建构上存在根本矛盾。康德认识论认为形而上的信仰部分无法通过个人的努力来接触,隔绝了人与上帝的连接,上帝仅作为信仰对象出现;而佛教唯识理论认为人可以转识成智、由染及净,通过佛教修行来直接成佛,人和佛之间没有界线。这种矛盾几乎是不可调和的,由于文化背景、概念设定范围和符号背后心理印象的区别,以其中任何一种理论来包括和诠释另一种理论都会造成理解上的误差。那么是否存在一种方法将二者可以放在同一框架内共同使用呢?当代超个人心理学是心理学自我整合的一种尝试,以打破原先心理科学界线的态度来对宗教和人类意识领域的内容进行梳理,其理论范围与佛教唯识观和康德认识论有共通之处。因此,这里我们用超个人心理学家肯・威尔伯的意识谱理论来对二者进行分析,尝试化解二者在理论建构上面的根本矛盾[1]。
  一、意识谱理论
  意识谱理论属于由人本主义心理学衍生出来的超个人心理学理论。1977年,超个人心理学家肯・威尔伯(KENNETH EARL WILBER)在其著作《意识谱》中提出了意识谱理论,认为人类的精神构造犹如光谱中不同的波段,每个波段分别象征着人类精神构造的某个层次。从静态结构上看,大心境界(也叫一体意识)代表着一切本未分的原初状态或者本来面目,在不同宗教中被称作不同的名字,所谓的神学上面的冲突在大心境界上从未构成过矛盾;往上是出现了主体的存在层面(也叫生命整体或人首马身),主体分出自身以皮肤为界线的个体生命和客观环境的区别,因此有了时空观念和生死观念,其中空间体验为初级二元对立,时间体验为次级二元对立。
  超个人带(超个人层次)作为二者之间的过渡地区,处于个人和环境未完全分割的状态,因此有种种超越一般时空观念的奇异现象出现。存在层面之上的自我层面(也叫私我层次)是身体和精神割裂的结果。在这一层面上,人主观地将自己的身体认作他物,而把心理过程认作是自我,认为自我是身体的主宰者,因此产生了精神与肉体的对立。生物社会带作为存在层面与自我层面的连接部分,是个体后天形成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熏陶的产物,为个体在自我层面的思考提供语言、逻辑方法和社会伦理等等方面的前提条件。自我层面之上的阴影层面(也叫角色层次)是精神再次割裂的结果,个体区分精神全貌的优劣,对判断为优异的部分加以肯定和接纳,对判断为低劣的部分加以否定和排斥,因此产生了相对正面的人格面具和相对负面的阴影之间的对立。处于阴影层面和自我层面的是哲学带,它可以将自我作为中心组织思维,形成相对系统的、统观逻辑的哲学思辨体系。从动态运行的角度来看,自大心境界到阴影层面的整个过程可以被称为是意识主体进行自我割裂和压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排斥了环境、身体和部分精神,最终将自己压缩到单调的人格面具当中。被排斥掉的部分并非简单地消失了,而是潜藏在了意识当中,成了个体无法觉察但起作用的一部分。
  依照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思路,潜意识是由于人的压抑构成的,这种压抑内在地形成了潜意识,并向外进行投射,内在的压抑与外在的投射形成一种类似于镜像的效果,使自身成为自己世界观的执行者和证明者。整个过程由人类个体在潜意识中完成。这种内在的压抑和潜意识可以看作是意识谱理论中自我割裂的直观显现[2]。由此推断,虽然没有直观的临床经验,但是在意识谱理论中处于一体意识/大心境界的精神阶段的人是没有内在割裂的,其意识从未呈现出压抑与投射的二元对立特征,因此也就不存在所谓的潜意识。
  肯・威尔伯认为不同的心理学流派在对人类心理进行诠释时所面向的是不同的意识带,因此相互之g才会有如此多的理论冲突,而实际上如果将这些流派所处的位置分门别类地标出,再将宗教教理和修行方法同样按照这种方式加入意识谱中,便会得到一幅人类精神的全景图。其中,各种宗教修行、灵修实践和心理疗愈各司其职、互相补充,形成人类文明对于精神领域探索的地图册。以存在层面为例,在肯・威尔伯看来,西方心理学流派所接触的人们日常生活的部分可以被划归在存在阶层以上,所进行的心理疗法多是让人整合内在破碎的心理体验、化解伤痛和愁苦,让人重新拥有独立完整的自我,其目的是为了让人们在世俗生活中拥有一个稳定健康的心态,让大众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而东方宗教修行的部分大多可以划归在存在阶层以下,主要由超个人带和大心境界组成,所面对的往往是与世俗生活大相径庭的、宗教经验的领域,其目的也往往不是为了世俗生活的身心愉悦,而是对世俗领域的超越,追求摆脱因果循环的、绝对的自由、极乐与解脱。
  二、基于意识谱理论对佛教唯识观的分析
  大乘佛教兴起于约公元前1世纪的印度,逐渐分为中观、瑜伽和如来藏思想三个支流,其中瑜伽指的便是唯识理论。佛教唯识观的理论成熟在大乘佛教中期,主要代表宗派为瑜伽行派,代表人物为无著和世亲,代表著作为《瑜伽师地论》。唯识理论与中观思想强调“诸法空相”的毕竟空①思想不同,更加强调“万法唯识”之“有”,认为世间万物都是识的变现,最根本的识被称作阿赖耶识,既可以看作轮回转世的本体也是修行成佛的根基。

nlc2022081121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37455.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