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农业气象学课程问题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琨 张巽 韩志平 王娟

  摘要新农科建设背景下,针对农业气象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对教学资源利用、课程教学组织、综合评价体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构建了基于问题教学法的农业气象学课程教学新模式并进行了具体实践,旨在为培育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新农科;农业气象学;问题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S-01;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22)15-0271-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15.07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Mode of Agrometeorolog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Agricultural Science Construction
  ZHANG Kun, ZHANG Xun, HAN Zhi-ping et 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Life Science, Shanxi Datong University, Datong, Shanxi 037009)
  AbstractIn view of the teaching status of agrometeorolog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agricultural science construction, a series of reforms and innovations have been carried out on the utiliza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s, course’ teaching organization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The new teaching system of agrometeorology based on problem-based learning mode was constructed, and concrete practice was carried out, so as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cultivating application-oriented outstanding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talents.
  Key wordsNew agricultural science;Agrometeorology;Problem-based learning mode
  自2019年以来,随着《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的提出,培育卓越农林人才,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已成为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要求[1]。新农科在培养理念与培养模式等方面超越传统农业教育范式,要求持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创建一流课程和科学的教学体系。山西大同大学是山西省首批应用型转型试点高校。作为全校唯一的涉农专业,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承载着为地方培养输送应用型农业人才、服务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使命。农业气象学是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设施环境与调控、设施作物栽培学等课程的重要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旨在让学生熟悉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的相互作用规律,以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气候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农业气象学课程涵盖了气象学基本理论和农学基础知识,表现出较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与其他专业基础课类似,农业气象学课程存在教学模式单一、知识点琐碎繁多等共性问题,再加上内容抽象、综合性强,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低。
  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跨学科创新性发展能力方面效果显著,近年来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高校教学活动中[2-4]。PBL模式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设置与课堂理论教学联系紧密且具有一定意义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和自行管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5]。笔者将PBL模式应用于农业气象学课程教学,构建基于PBL教学法的农业气象学课程教学新模式,将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被动学习改为主动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为培养高质量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1农业气象学课程教学现状
  1.1农业气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山西大同大学作为山西省首批应用型转型试点高校,人才培养必须适合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注重理论基础与生产实践的有机结合。在新农科建设培育卓越农林人才的背景下,目前农业气象学课程教学存在以下问题:①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目前选用的农业气象学教材是面向高等院校非气象领域涉农专业编写的,教材内容丰富,但缺乏能体现高校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农业生产及气象灾害发生情况等内容,加上课程学时一再缩减,授课内容针对性不强。②课程内容陈旧,知识更新慢。在聚焦现代农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环境下,农业气象学课程很多教学内容显得比较陈旧,授课内容缺乏新颖性、时效性和前沿性,更新速度慢。③课程内容与实践应用脱节。与多数专业基础课一样,农业气象学课程教学过程往往更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欠缺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致使理论与实际脱节,偏离新农科人才培养目标。④教学方法陈旧,学生学习主体性不强。目前农业气象学课程教学大多采用魍车摹肮嗍涫健苯萄Х椒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课程理论知识琐碎繁多且较为抽象,与生产应用的联系不容易直接体现出来,使学生误以为课程实用性不强,学习兴趣较低。

nlc20220817102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37750.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