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激励理论的高校图书馆志愿服务评价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任婕 易静 祁瑞 刘俊英 胡红晓 赵秀丽

  摘要:学生志愿者是辅助高校图书馆馆员开展阅读推广、上架流通等志愿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对高校图书馆志愿者服务进行评价和管理,并使其可持续发展是高校图书馆关注的主要工作问题。为此,基于高校图书馆工作现状,在激励理论视域下,构建志愿者服务绩效评价体系,从实际出发,丰富评价主体和内容,将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两手抓、两促进,从而有效管理志愿者,重视评价反馈的后续工作,从高校志愿者需求入手完善激励机制,培育参与者工作热情和动力。
  关键词:激励理论;高校图书馆;志愿者;志愿服务评价
  2015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提出高校图书馆应鼓励和支持志愿者活动,要求学校为与图书馆有关的学生社团和志愿者的活动提供支持,并在图书馆内设置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岗位[1]。该《规程》成为高校图书馆制定规范制度的参考依据。目前,大学生参加图书馆志愿服务的热情逐步提高,参与人数稳定增长,志愿者管理的短板也随之暴露,其根本原因是缺乏完善的志愿者运营机制。志愿者评价作为运营机制的重要环节,渗透了志愿者活动培训、评优等过程,探索适合高校图书馆现状的志愿者评价机制,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提供依据,有助于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使高校图书馆志愿活动稳定发展。
  1 研究现状
  志愿服务评价研究,在内容上主要集中于“考核机制、绩效管理体系、他山之石”等。在考核机制研究方面,主要以制度研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流程设计为切入点。胡前义等[2]总结了志愿者评价原则、要素、流程、评价结果的运用,提出加快志愿服务立法进程,建立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发展专业评价机构,倡导志愿服务的组织化、项目化和合同化等举措;许伟[3]提出构建青年志愿者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阐述了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流程,提出评价指标应包含个人特质、信用历史、履约能力、消费行为、社交关系和公益慈善六个维度;李鹏[4]构建了“本土化”的大学生志愿助残服务公益创业运作模型,提出多元评价志愿助残服务公益创业绩效,公益创业志愿者服务评价标准为公益性、社会性、创新性、可持续性、影响力,以促进志愿助残服务公益创业有效持续发展;左丽等[5]对以常州市高校志愿服务活动进行调研,提出大学生志愿者组织机构、大学生志愿者、高校志愿服务受益群体对高校志愿服务可实行的优化方案;马子闻等[6]分析了传统志愿服务的激励考核机制模式和考核难点,阐述了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志愿服务激励考核机制在量化考核单位、建立文化标示体系和荣誉体系、360度环评体系三方面的创新。绩效管理体系方面,主要关注于管理体系设计、绩效管理指标。曾婧[7]调研了23所省级图书馆开展志愿服务情况,认为公共图书馆需要重点对“类别负责人―团队负责人―志愿者”进行绩效管理体系设计,将绩效管理的计划、实施、评价、反馈与改进五个环节与志愿服务整个流程紧密结合。邓娟娟[8]以“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为例,认为旅游节庆活动志愿者绩效管理实践中应把绩效管理体系重点放在“志愿者管理机构―志愿者团队”“志愿者团队―志愿者小组”两个绩效管理子系统上,并设置人岗配备、培训到位、准时到岗、后勤保障、精神面貌、对讲机通畅率、工作差错率、文档提交作为绩效管理指标。近年来,对于国外图书馆志愿服务评价情况的研究引起学者们广泛关注,其目的将“他山之石”引入我国图书馆志愿服务评价中,以完善图书馆志愿服务评价体系。
  综上所述,在以往的研究中,大都以组织目标为导向,忽视志愿者个人目标,评价主体、评价过程单一片面,影响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在此基础上展开对志愿者服务绩效评价构建,结合激励理论,从实际出发,丰富评价主体和内容,评价内容将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两手抓、两促进,从而更有效地管理志愿者。重视评价反馈的后续工作。从高校志愿者需求入手完善激励机制,培育参与者工作热情和动力。相较于其他活动的志愿服务,高校图书馆志愿服务具有招募对象专业化、服务项目多元化与管理体系特殊化等特点,应针对这些特点确定评价主体,设置相应的评价标准,通过科学的评价手段和评价流程,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保障志愿者服务规范化、科学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2 理论基础
  2.1 内容型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研究了如何通过满足人的需求而激发热情。在此视角下,制定评价内容时应同时考虑组织需求和志愿者个人需求,评价指标要全面化、精确化,使管理者在后续的管理中做出有针对性的举措。
  2.2 过程型激励理论
  过程型激励理论着重研究踊对人的行为产生的影响,并强调人们所受的公平待遇会正向影响人们的工作热情。根据过程型激励理论中的期望理论,以及志愿者活动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志愿者参与服务更追求决策分散化、工作自由灵活化,共同的使命感是维系工作热情的重要因素。评价主体应挖掘志愿者参与动机,考察其参与目的与组织目标是否融合,这一步需要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来完成。通过过程型激励理论中的公平理论可知,公平、动态的评价过程是志愿者服务评价的保障,否则无法得出正确、客观的评价结果。
  2.3 行为激励理论
  行为激励理论研究如何改变人的行为,将消极转化为积极。在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启示下,志愿者评价体系应关注在绩效评价后如何改善志愿者服务,提高志愿者服务水平,以起到绩效评价的最终目的,使志愿者服务长期可持续发展。
  3 评价指标
  3.1 评价内容
  目前的志愿者评价内容,大多是在考察志愿者是否满足志愿者组织的需求,主要包括勤劳与努力程度、个人能力、思想品德和工作效果四个方面。勤劳与努力程度主要表现在志愿者出勤率、积极性上;个人能力包括志愿能力、沟通能力、解决突发问题能力等;思想品德包括考察志愿者的志愿精神、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等;工作效果可具体分为服务绩效和服务满意度。这些评价内容单方面从组织需求入手,尚未充分从志愿者需求角度评价,从内容型激励理论中的需求层次理论、“ERG”理论、双因素理论来看,激发志愿者工作热情需满足其基本需求和高级需求,将志愿者是否适应工作环境,活动组织方是否提供物资、资金保障,参与志愿者活动能否在就业政策中得到优待,志愿者能否在活动中提升自己综合素养等个人需求问题作为评价内容的重要组成内容,才能实现组织和志愿者之间双向反馈,打破志愿者和组织之间的壁垒,在组织管理和志愿者本身两个层面都得到提升。

nlc2022081910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37982.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