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影视素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昊

  【摘要】本文对影视素材辅助历史教学进行探讨,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影视素材的选取原则。充分发挥影视素材在教学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初中历史;影视素材;高效课堂
  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课程目标新增“核心素养内涵”,课程内容新增“跨学科主题学习”。根据新课标要求,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需要增加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国家出台“双减”政策,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减少课外辅导,反映出对学生的培养要求更加全面。恰当选取和运用影视素材,将影视素材融入到初中历史教学中,可有效提高历史课程教学质量。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难以理解历史知识点。很多历史事件发生时间比较久远,学生很难理解时代情境,往往只能靠想象。学生通过阅读历史教材不能很好地还原历史场景。教师可以借助当前多媒体教学或者VR技术还原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历史场景,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并对相关历史知识点有效记忆。
  2.学生缺乏探究分析能力。如,在讲到“西周的分封制”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让学生对这一句话进行分析,并讨论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和依据。只有八个字,但有部分学生将“封建”理解为封建社会,还有的学生对“屏周”不理解。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不够准确,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3.缺乏核心素养培养意识。部分教师缺乏核心素养培养意识,往往更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初中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的教师缺乏科学规划,没有计划性,也不够深入。
  二、影视素材的选取原则
  好的影视作品对历史教学是有益的,其所产生的作用是白纸黑字无法比拟的。利用影视素材来辅助历史教学,对素材的选取非常重要。教师需要具备专业的历史知识及影视储备,要坚持贴近教学、符合教学目标、符合史实的选取原则。具体来说,影视素材选取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真实性原则。影视素材首选的是历史记录片,纪录片是对真实历史的直接展现,没有演绎和修改,学生观看历史纪录片,能更好地感受那段历史。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这节课时,可以让学生观看纪录片《甲午》片段。甲午中日战争是本册书的重点内容之一,战争以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至1895年4月《马关条约》签字结束,这场战争虽然以中国失败告终,却让中国人民对清政府有了深刻认识,思想逐渐清醒。《甲午》是由央视推出的纪录片,使学生能够很好地了解这次战争,理解中日甲午战争如何彻底改变了两国的命运。又如,在教学九年级下册“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可以选择最新的纪录片《他们已不再变老》,这部纪录片对一战期间的胶片进行修复和上色,让今天的学生更贴近这场战争,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程。
  2.趣味性原则。影视素材可选择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很多历史事件都被改编为电视电影,如,反映新中国建立的《建国大业》,反映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历史的《三国演义》。三国时期的几次重要战争,如,公元200年曹操与袁绍之间发生的官渡之战,公元208年孙刘联军与曹操之间发生的赤壁之战,在这部影视作品中都有很好的展现。随着自媒体的诞生,一些历史类目的自媒体,他们制作的历史短视频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例如,历史调研室制作的《二战历史年表》就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使用素材。这个历史短视频将二战中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整合,时间也比较短。在学习完教材后,让学生观看这个短片,能够加深学生对二战知识点的掌握。
  3.跨学科整合。影视作品结合了历史、语文、艺术等知识,既可以选择以重大历史事件、人物为题材的影片,也可以选择以社会、生活、自然环境为题材的影片,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历史细节,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将历史学习与不同学科知识整合,也是历史课标提出的新要求。在选择影视剧时,需要教师对准备使用的素材进行认真检查,确定影视素材的内容是否符合历史史实。对于影视作品中的夸大成分,教师要适时指导学生正确区分。对于那些完全偏离基本史实、胡编乱造的影视作品,不应用来辅助教学,要选择能表达出历史真实面的作品,同时兼顾一定的趣味性。
  三、影视素材在教学中的作用
  初中阶段历史课程内容和培养目标等方面与小学差异较大,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思想认识有了更高要求。教学中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影视素材的应用,可以增强课程适宜性,有利于还原历史真实场景,让学生探寻历史真相。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视素材的运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面对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往往开始还能集中注意力去听,当课程进展到一半时,有很多学生已经无精打采了。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影视素材辅助教学,能够不断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其集中精神专注听v,完成学习任务。如,教学七年级下册“明朝的对外关系”,本课学习了郑和七次下西洋的知识。百集纪录片《中国通史》对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和历史影响有形象的阐述,选取部分片段让学生观看,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还原真实历史场景。历史课程涉及年代较为久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建立情境记忆。影视素材的运用,能够很好地突破时空对历史知识的限制,还原历史场景,把久远抽象的历史史实变得形象生动,让学生融入到这一历史课程知识中,从而更好地认识历史和理解历史。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这一章节时,可以为学生播放早期人类生活复原动画,看看当时的远古人类是如何生活的,如何获得食物、如何取火,让学生对学习产生一种积极的注意倾向,提高学习效果。
  3.培养学生探究分析能力。教师在应用影视素材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对影视素材进行解读分析,探究影视素材反映的内容与历史事实是否相符合,并让学生找出真实历史事件和影视素材的差别,培养学生探究分析和敢于质疑的能力。在学习“抗日战争的胜利”时,为学生播放了一段抗日剧的片段,其中某些片段,引起学生大笑。看完后学生纷纷发表意见,影视片段反映的抗日战争与历史史实严重不符,当时的抗日战争是非常艰苦的。再如班固的《汉书》,在里面有一段记载:“自玉门关、阳关出西域,有两道,从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车,为南道。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月氏、安息。……北道西逾葱岭。” 利用这段史料,让学生分析反映的历史现象。班固的这一记载,详细记录了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证明了丝绸之路的存在,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这是史料实证的一个具体体现。在使用影视素材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识记知识是最基本的要求,重点是培养学生探究分析能力。
  4.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徐蓝教授曾说:“核心素养不仅是一个多维度的复杂结构,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的统一,而且是21世纪的人才培养标准,是新的人才培养质量观。”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式是多样的,可以采用一个历史片段、一则历史材料等。教师也要不断更新理论知识和教育理念,将最新的历史研究成果分享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需要按照科学的方法,提前制订合理的计划,要使培养具有科学性和计划性。在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有时并非单纯针对某种素养来进行,而是同时训练多种素养。教师要利用好影视素材,充分发挥其良好的教育作用,还需要注重提升自身的历史素养。从教育意义上看,历史教学中使用影视素材来加强教育和强化学生的知识记忆,要比采用其它媒体更为复杂。因此,历史教师要注重完善自身历史素养,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
  综上所述,影视素材作为历史教学中的辅助工具,在应用时要注意选材得当,可使用记录片、电影片段,充分利用影视素材生动直观的优势,使其在历史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蓝.关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几个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7(10).

nlc2022082910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38583.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