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双减”政策的小学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与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樊穗金

  【摘要】作业是小学语文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在“双减”政策下,教师要把握好作业布置的效果,也要平衡学生的学业负担。传统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内容比较单一,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容易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没有得到教师的充分重视。基于以上问题和“双减”政策这一大背景,笔者认为通过增强小学语文作业的趣味性、分层设计作业,因材施教、与生活相衔接,增强小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结合课外实践,减轻学生负担等举措,能够帮助小学生理解语文知识,更好、更轻松地运用语文知识。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
  一、“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的重要性
  “双减”政策指的是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能帮助学生脱离繁重的学业,从而有空余时间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做到全方面发展,回归教育的本质和初心,让学生做到劳逸结合。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以往教师习惯通过增加作业的数量来让学生反复地联系掌握知识,有的学生并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知识,知行难以统一,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双减”政策背景下,在小学语文学科上开展个性化的作业设计,可以结合语文学科中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设计作业,查补缺漏,也可以较好地弥补教师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让学生在生活中也注重语文积累,将作业与生活紧密相连,在生活中积累语文知识,运用语文技能,从而理解语文知识并学会运用,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和学习效果。
  二、传统教育中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注重学生学业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有的教师过分注重学生学业知识的学习,忽视学生其它方面的发展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比较被动,尤其在作业设计上,内容比较单一,没有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性,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作业的机械性和内容的单一性,消磨学生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部分作业形式通常比较统一,作业内容单一,比如重复抄生词、抄课文等,这些机械性的作业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作用不大,容易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耐心,从而不利于引起学生对知识的思考。也因此,大部分学生不会花时间去理解知识,而是单纯地记答案,容易产生思维固定化的现象。此外,作业内容的单一性会导致作业缺乏挑战性,容易导致学生轻视作业,认为作业是没有意义的重复,另一方面,这类作业“含金量”低,无法真正发挥作业的功能。
  三、基于“双减”政策的小学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的应用策略
  (一)增强小学语文作业的趣味性
  大多数作业设计都较为乏味、枯燥,内容缺乏趣味性,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完成作业大多是出于应付教师和家长的检查,不能真正吸纳作业内含的知识,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会大大减弱。小学语文与其它科目的区别在于,它是小学生学习各个科目的基础,学生的语法知识、理解能力等都需要从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逐渐获取,并将成为他们学习其它学科,理解其它学科内容的重要“奠基石”。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和“填鸭式”教育对于小学生学习语文这一科目来说,显然是不适用的。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依托的语文学科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不妨利用这一点,增强作业与学生的互动性,例如,将古诗词接龙、猜灯谜等融入到语文作业中,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也能享受作业带来的愉悦感。
  (二)分层设计作业,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对知识的掌握也具有一定差异。现阶段,绝大多数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都是统一布置,没有考虑到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兴趣爱好,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应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双减”政策背景下,作业设计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作业设计既要有基础作业,也要有提高作业。基础作业针对于语文能力基础较弱的学生,有助于学生理解语文知识,学会运用基础知识;提高作业针对于语文能力基础较好的学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作业完成的数量要确保作业的质量,力求精简。在语文作业的设计中,应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分层布置作业,知识与能力并重,辅以轻松趣味的作业内容,促进全体学生的均衡发展。
  (三)与生活相衔接,增强小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
  x、写、说的实际运用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应考虑作业的布置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运用。教师设计作业的形式可以适当扩充,不应局限在书面作业这一层面。小学教育阶段作业设计和指导工作尤为重要,语文学科教育旨在促进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语言能力以及审美意识等方面的发展,教师在设计和应用作业的时候也要围绕学科教学目标。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发挥语文能力,如,在情境中运用古诗词、古诗作画等,这些都可以是学生运用语文能力的体现。
  (四)结合课外实践,减轻学生负担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践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书本外的知识,身临其境,更能使学生切身感受书中描绘的景物,加深语文学习的印象。教师在设计及运用语文作业时,可以将作业与学生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实践,更加具体化、形象化地了解语文知识。例如,在学习与大自然相关的词语时,教师不妨利用实践课带着学生到大自然走走,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大自然,观察书中描写的大自然与现实中的大自然有何不同,感受大自然以及文字的魅力。“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学生在实践中既能得到身心的放松,也能更好、更贴切地感受语文的魅力,真正感悟到课本中的知识。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John Dewey)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联结学校知识和社会生活的各部分。让学生的生命体验和课堂所学知识合二为一才是真正的教学。通过这样交互学习,学生才能够获得真正有益于自己成长进步的经验和启发。
  四、结语
  促进小学语文个性化作业发展有利于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的作业设计要从多方面下手,需要增加作业的趣味性、促进作业的生活化、分层设计作业、结合课外实践减轻学生的负担,从而促进作业设计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主动完成作业,享受完成作业的过程,并在作业中激发学生的思考与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宗和.小学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的探索[J].新课程,2022(21):188-189.
  [2]郭惠东.“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个性化作业的实施路径[J].求知导刊,2022(6):20-22.
  [3]马姗姗.小学语文个性化作业的有效设计与应用分析[J].读写算,2020(2):143.
  [4]黄英杰.杜威的“做中学”新释[J].课程・教材・教法,2015,35(6):122-127.

nlc2022082914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38618.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