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互联网+”背景下中学德育如何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班业会

  摘要: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是德育的重要路径。信息时代的新技术为传统德育提供了新途径。本文分析了“互联网+”环境下自我反思教育的内涵和必要性。
  关键词:中学德育互联网+自我反思网络游戏线上教育
  根据共青团中央2021年《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我国未成年网民人数在2020年接近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高达94.9%。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互联网成为各地教学的重要保障,93.6%的未成年网民都有通过互联网进行课程学习的经历。网络已经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互联网+”时代的中学生几乎人人有手机,在技术方面可以无障碍地使用网络。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引导中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显得尤为重要。
  一、“互联网+”背景下自我反思教育的内涵
  自古以来,我国很多教育家都强调“内省”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教育一直以引导学生懂得自我反思为最高境界。完整的教育必然包括自我反思的教育。强调“慎独”,引导学生自觉反思也成为教育的重要目的。中学生的自我反思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在学校的主导下,通过综合教育因素的影响,让学生实现自我管理的教育。我们要培养学生将来走向社会依然能够用得上的“行为习惯”,要让他们成为国家和社会的合格接班人。
  二、“互联网+”视域下自我反思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校园“网络化”建设在全国各地不断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开始大量依赖数字化服务。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在“互联网+”的当代变得多元化。但在日常教育中,家庭和学校对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的监管存在着大量的“真空地带”。中学阶段是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中学生一旦通过互联网接收到一些负能量的信息,不仅有可能戕害身心,更有甚者会导致极端事件的发生,因此中学生必须要在反思自我的基础上,努力获得自我控制的能力。中学生自我反思教育是“互联网+”时代对中学德育的要求与呼唤。
  三、“互联网+”背景下自我反思教育的途径
  一个学校良好的德育环境可以为班级德育建设营造浓郁的正能量氛围。学校层面的高水平德育建设离不开德育综合信息环境的构建。通过多种途径营造的良好氛围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一)校园信息化体系下引导学生开展自我反思的途径
  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插播一些德育图片、影视片段等,学生也可以用网络直接反馈自己的感受。通过校园网络班班通,学生可以随时查询到自己需要的资料,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可以使用校内共享平台的资源,分配专人收集不同板块的德育资料,在思政课上通过几分钟安全文明教育让学生了解各种相应的知识、培养良好的卫生文明习惯等;可以开展清明文明祭祀、网上祭先烈、网上为祖国点赞等活动。学校的最新德育资源、师生的德育建设成果、校内文明创建活动、师生励志小短文等可以及时发布在学校校园网站和微信公众号里,让家长和社会共享。
  (二)“互联网+”辅助班主任引导学生开展自我反思的途径
  班主任可以运用网络交际功能,利用各类网络社交APP开展互动式交流。目前班级网络交际群的沟通方式主要是家长被动接收信息,再由家长转达给学生,完成相应的任务。疫情期间,各类网络社交APP在班主任德育管理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运用“腾讯文档”接龙功能每天自主上报健康信息,班主任可以使用“微信班级小管家”、ZOOM、钉钉检查全班作业完成情况并及时和各科老师沟通,学生也可以自主学习班主任在微信群转发的各类心理健康辅导资料。
  疫情期间“腾讯视频会议”广泛使用在云班会、云家访中。学生在云班会上可以围绕一个话题进行思想沟通和品德提升;云家访时班主任和授课老师可以同时和家长、学生通过腾讯视频会议功能对话。学生可以抒发自省后的学习心得或者倾诉个人疑惑,也可以倾听其他同学、家长的发言。
  (三)“互联网+”平台辅助学生开展互动式反思的途径
  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可以组建不同类别的QQ群、微信群等自我教育共同体。班主任可以引导群里志趣相投的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情感交流。@些沟通有利于缓解学生情绪上的压力,深化学生之间良好而纯真的友谊,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集体主义意识。学生之间可以就国家、社会以及周边所发生的各类事情进行交流和表达感想。网络社交APP为学生适当的交流和倾诉提供了一种“社会支持系统”,在学生“自我认知系统”无法缓解心理压力的情况下,这些交流、陪伴可以起到有效疏导自我心理的作用。疫情期间,网络社交APP是学生开展互动学习的主阵地,也是他们每天倾诉压力、缓解不良情绪的主要工具。学生们遇到学不透的知识点,就组成小组,利用社交软件取长补短,互帮互助。
  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技术在学校和班级的普及应用可以使中学道德教育的路径更多样、范围更广阔。家校联合的综合德育氛围,可以使单纯由学校开展的德育课程变得丰富、多样,这更加易于学生接受。“互联网+”技术有效地辅助了单调的传统班级德育,有利于达到中学生开展自我反思的目的。
  四、“互联网+”条件下引导学生开展自我反思的思考
  “互联网+”给中学生自我反思提供了一种更有效便捷的方法,是当代中学德育大环境中不可忽视的德育途径,但如果不能合理使用,将很难收到应有的效果。
  (一)校园德育环境依然是塑造学生德行的基本路径
  “互联网+”可以构架新的德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对道德的自我反思意识,但不能完全代替学校德育实践。只有通过学校德育工作实践才能强化“真实的学习”,培养“规范的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态”,保证德育工作有效性。学校依然要肩负起提升学生道德水平层次的重要责任。
  (二)适度使用“互联网+”情境,谨防学生沉迷网络
  互联网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友情、调适心理,但世界观和价值观尚在形成关键期的中学生往往对网上出现的不良信息难辨真假。部分学生过度依赖网络社交平台,反而影响了现实世界中真实的同学关系,使之淡漠疏远。为此家校之间要展开无缝衔式的监管,使用防沉迷系统以及设置青少年模式等,切实有效帮助孩子用好网络。
  (三)综合运用人防、技防,切实提高网络应用效果
  疫情期间,网络教学存在一定的道德风险,如部分孩子趁父母不在家溜课。为此教师可以采用技术手段进行有效约束,比如在“腾讯课堂”上设置学生签到环节、直接使用腾讯会议模式、不断随机提问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可以更加方便地接触到形形色色的网络工具。为此学校、家庭在德育实践中应当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使网络在当代中学德育中发挥相应的价值。“互联网+”给中学生的自我道德反思提供了特殊途径,怎样才能更好地运用这些技术是我们的新课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探析。
  责任编辑:黄大灿

nlc20220829185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38691.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