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脑科学的积极学习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马芳琴
摘要:脑科学、神经教育学研究的迅速发展对传统的教育教学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这些研究成果的推广运用将大大推动教育改革的进程。文章从脑科学与积极学习的基本理论入手,对积极学习可能面对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脑科学研究成果提出积极学习的情绪激励策略、深度学习策略与差异性策略,希望帮助学习者开展积极学习,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
关键词:脑科学;积极学习;学习策略
近年来,脑科学研究在国家战略的扶持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成为当前科学研究领域最前沿、最重要、最活跃的学科之一。我国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中都高度关注脑科学研究,把脑科学与认知科学作为基础科学的研究前沿问题,以此推动我国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的发展。如今新一代年轻人面对海量的信息,沉重的学业负担,如何促进其积极学习,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一、脑科学与积极学习
(一)脑科学与学习
大脑是学习的器官,学习是大脑的主要功能。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学习是大脑接收到来自外界的信息之后进行自身内在的加工之后逐步引发结构改变,最终促使行为变化的一个过程。如果人的一个愿望得到满足,大脑中负责情绪的边缘系统(包括杏仁核、海马体、扣回带、丘脑、下丘脑、脑垂体等)就会“指挥”大脑的神经元分泌一种“快乐物质”――多巴胺,大脑便会根据其形成一个奖励机制,专门负责奖励各种期待的达成。因此,大脑对于学习奖励的不是“学习”而是“学会”。“学会”这个结果会让人产生一种收获的幸福感,让学习者对于学习这个过程变得兴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以结果为导向,想方设法让学生学会,为学习行为提供激励。学习者经历了这个过程,一旦知道自己能够“学会”,学习就会变成一个令人愉悦的过程。
脑科学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学习是学习者建立和优化大脑连接模式的过程,任何人的学习都要从大脑开始,学习使得脑神经的连接发生的变化,最终成为塑造大脑的过程。因此,人的认知、心理与思维活动都是大脑功能的体现,学习的背后都有脑科学的原理,脑科学理论也是教育科学的重要基础理论。
(二)积极学习
积极学习(Active Learning)是对学习者学习状态的一种描述。《学习科学百科全书》解释:“积极学习是能够让学习者参与教与学的活动,对自己的学习负责,通过分析、综合和评估建立思想连接的一类学习方法。”学习主要是学习者在大脑中构建或重构认知框架的过程。积极学习则更加强调学习者的认知模式的建构、问题解决技能的培养、知识的理解与迁移等方面,其与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学习者自己主动参与,积极探寻,大脑中不断产生连接,学习才可能会真正发生。脑科学研究证明,学习者积极学习的状态与其大脑的成熟度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也许恰恰说明了青年学生学习状态的一种生理原因。
二、积极学习面临的问题分析
(一)W生学习状态不积极的问题分析
首先,青年学生的生理特点分析。青年学生在决策的时候很大程度上依赖自身的情绪而非理性思考。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大脑的前额叶是掌管人类理性思维能力的脑区,而前额叶逐步走向成熟阶段的时期正是人类处于18~25岁这个阶段,这一研究成果为青年学生的学习状态找到了生理上的原因。此阶段的青年学生的大脑前额叶正处于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期,因此他们缺乏成年人应有的自律,有些学生虽认同学习非常重要,但仍不想学习,甚至可能会为了眼前短暂的欢乐而放弃更重要的任务。美国著名的棉花糖实验其实早都证明了凡有较好自律能力的青少年,绝大多数会有较好的未来。因此,培养青年学生良好的自控能力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其次,青年学生的学习动机分析。学习动机理论认为,学生应具有主动学习的潜能,学习动机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发生。美国的约翰・凯勒(John Keller)教授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角度提出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模型,即“ARCS”学习动机模型。他认为影响学生学习动机有四个因素,即:注意力(Attention)、相关性(Relevance)、信心(Confidence)和满意度(Satisfaction)(简称:ARCS)。这一理论为教师合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供理论支撑。
(二)教师课程与教学设计的问题
传统的理念指导下的课程与教学设计是“以课程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简称“老三中心”)。此种模式下的课程与教学设计往往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室中讲授,学生大多是被动参与,因此学生学习获得感会比较弱,留下的也更多是被动的任务完成,容易丧失学习的兴趣。华中科技大学赵炬明教授曾经提出了积极学习的五个要素,即知识的有用性、学习的真实性、任务的挑战性、环境的社会性、过程的互动性。积极学习的“五要素”告诉我们,所谓积极学习就是要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切实地感受到所学知识的有用性,让学习者置身于真实或仿真的社会情境之中,在不断面对和接受来自学习任务本身和同伴的挑战中激励自身互教互学。因此,教师在课程和教学设计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强“五要素”的设计,不断激发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
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学习者对学习的反应表现为舒适区、发展区、恐怖区三个区域。“舒适区”是学习者能够独立自如地应对并解决问题的区域,学习者可能会因为学习的挑战度不足而不够积极,自身也得不到发展;“发展区”是学习者在老师或他人指导下解决问题的区域,学习者可能会面临一定的挑战,但努力之后仍可以解决问题,学习者会因克服挑战而得到奖励时而获得发展;而“恐怖区”是学习者无论如何都学不会的区域,学习者会因为挑战过大、过分紧张而不能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与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只有为学习者提供适当挑战,并及时提供帮助和指导。只有学习者尝到学会的“甜头”,体验收获感,学习的状态才会比较积极主动。
nlc20220831172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389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