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路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琳

  摘要:提升高职院校内部质量是质量诊断与改进的主要目的,也是高职院校基于教育改革视角下的办学原则。伴随着教育制度不断完善,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加速构建已成为当前高校发展的主要趋势。当前高校在内部质量改进过程中,经常面临评价标准模糊、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本文从高职院校开展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必要性入手,对如何构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路径展开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内部质量,必要性,路径
  引言
  高职教育占领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教育质量对高等教育质量整体水平影响巨大。当前,高职教育已由外延扩张阶段进入内涵发展阶段,推动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已成为高职教育领域的共同追求。在当前高职学校教育工作中,定向技术人才的培养固然重要,但在新形势下,提高校方内部质量也同为重要。构建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需要校方重视内部质量提升工作,同时还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全力配合,促进院校由“他治”转向“自治”。各地高职院校也应该依照“自主诊改”的精神,全面推进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工作,建立基于反馈分析的长效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一、高职院校开展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1.高职院校治理能力迈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高职院校在强调教学手段与科技进步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将治理能力向现代化靠拢。高职院校只有具备与时俱进的管理方式,才能持续培养全方位高素质人才,持续为社会输出优质人才资源。中共中央与国务院于2019年2月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指出,必须将完善教育治理体系、推进高校治理能力迈向现代化作为当前教育工作中的十大战略目标[1]。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完善学校治理结构,由被动转为主动,促进高职院校内部质量由外部监管逐步转向内部控制,切实实现高职院校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满足社会人才需求。
  2.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的重要内容
  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的前提是校方在党中央领导前提下,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具备内涵建设水准,且拥有一定办学保障机制。换言之,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办学宗旨应首先坚持“质量为先”的遴选原则。在我国高职院校中建立具备中国特色与专业性的高职教育模式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在这一目标下,我国在部分高职院校内建设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以小部分高职院校与专业群体先行实验的模式带动其他高职院校内部质量管理改革,通过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优化高职院校内部质量,实现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的外部需求,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为高职院校教育质量与人才输出质量作出双重保障,实现建设中国特色水平高职院校的目标。
  3.持续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抓手
  在当前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中,理论知识和定向技术人才的培养为首要目标,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必须强化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工作,促使高职院校发挥质量主体责任,促进学生成长为全方位高素质专业人才,推动社会与企业全速前进。定向技术人才培养作为高职院校当前教育的重要内容,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旨在培养定向技术人才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确保学生在日后步入工作岗位时迅速融入企业,为行业高速发展贡献力量。通过质量年报,高职院校可建立相对完善的自我评价与自我保证机制,通过内部自我评估覆盖人才培养全过程,保证以内部质量加强把控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4.推进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主要目的
  所谓教学诊断,是指高职院校依据自身办学宗旨、办学层次与人才培养目标,对自身教师队伍管理与建设、课程内容、课程体系改革、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实践能力进行自查与完善的过程。通过质量诊改,高职院校可有效总结上一阶段内工作存在的可取之处与不足,及时进行相应改进,促进高职院校内部质量持续提升的同时推动教学机制不断完善,强化职业教育,谋欢输出向主动引领产业发展转型[2]。
  二、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路径
  1.优化质量,保证组织构架
  首先,高职院校应从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进行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将质量建设责任落实到各级质量主体,做好责任划分,以教学质量为核心,展开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构建。其次,高职院校自身内部划分出了许多不同的学院、专业、年级,对于不同专业和层级的学生,管理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还应从学生入手,选择合适的人选进行协助管理,一方面将质量保证工作具体化,方便相关负责人员跟进具体事项的管理进度,另一方面,有能力的学生管理者配合老师工作和学校统筹,有利于组成一支高质量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团队,针对学生的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管理[3]。
  2.健全制度,保证工作标准
  (1)建立专业建设标准
  高职院校依据平常工作中的不足,逐年更新各专业建设标准,下发考核指标,促进教师与学生明确标准,实现标准的可操作性。
  (2)完善课程建设指标
  促进校企合作,制定理论知识课程指标的同时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明确教学基本目标与要求,体现高职院校教学实践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制定教师发展标准
  从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知识与科研能力入手,制定一系列教师评价标准,将其评价结果与职位晋升以及薪酬福利挂钩,推动教师主动提升自身教学水平,打造高质量教师团队。
  (4)建立学生发展标准
  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依据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完善评价指标,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提升其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升级方法,建设信息平台
  在数据采集与应用上,加大智慧校园建设力度,构成为五个层面诊改工作提供完整数据支持链的完整体系,消除信息孤岛。建立基于学校发展目标、引入外部评价指标、体现数据变化发展的对标分析体系,为各层级质量螺旋提供相应的数据展示,为学校决策提供可视化参考。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理念也要随之不断更新换代,紧跟时代潮流。而现代本科职业教育作为顺应国家需求的时代产物,更应该学会利用先进的现代科技信息技术对学校自身的教育管理模式进行创新[4]。例如将互联网与教育管理联系起来。当今的职业院校当中,移动终端设备已经相当普及,因此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移动终端设备信息传播速度快的优势进行信息公告的发布。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还可以建立专门的学生资料库,既方便日常的资料查找,对于核实个人信息也更为快捷。同时在学生的日常发展阶段,学校也可以将学生的实时信息随时录入到资料库当中,使得学生的信息资料更具有时效性,对于学生的统计管理也有极大益处。

nlc202210121852



  在学生临近毕业之时,更可以通过互联网为学生搭建起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输送桥梁,为教育管理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途径。例如:学校在毕业季收集互联网平台中求职软件的各种企业招聘信息和人才需求,将信息进行整合分析,根据不同层次企业对于专业人才的不同要求,为学生提供较为可靠的岗位,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与毕业之后进入的岗位更加匹配,最快速度地融入工作的同时,将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运用到工作之中,提高工作效率,真正实现职业院校为社会输送专业人才的目标[5]。
  总结
  诊断与改进融入日常工作,是学校不断提升办学质量的长效保证。学校应结合自身实际,走具有自身特色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之路。如何基于学校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发掘本校特色元素,通过内部诊改将特点、优势发扬光大,将短板补齐,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发挥本校在行业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与价值,是我们必须探讨和努力的重要课题。综上所述,作为我国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承担了为社会和企业输送更多高质量技术人才的职责。因此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和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更应该得到重视。在教学理念不断更新迭代的今天,只有顺应时代发展,不断改进当前教育模式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对自身的质量保证体系进行创新,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升高职院校内部质量,做到以学生为主的综合全面发展,从而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加专业的高质量人才。 PR
  本文系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度课题“基于质量年报的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路径研究”(XJWT202102)。
  ⒖嘉南祝
  [1] 罗源. 高职院校质量年度报告和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的内涵分析[J]. 职业教育(上,中旬), 2019, 018(002):28-31.
  [2] 陈向平. 基于诊改实践的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研究――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职教论坛, 2019(2):7.
  [3] 刘昌喜, 曾珍.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构建研究――基于创新发展视域下[J]. 辽宁高职学报, 2018, 20(3):5.
  [4] 袁婷婷, 曹安林, 薛刚. 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平台建设研究[J]. 无线互联科技, 2020, 17(13):2.
  [5] 朱明苑. 高职院校质量年度报告现状分析与改进措施探究[J]. 科教文汇旬刊, 2016.
  (作者简介:刘琳,硕士,实验师,研究方向:实验技术、数据采集管理、内部质量建设诊改)
  (责任编辑:李雪威)

nlc20221012185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40947.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