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信息化时代基于导师制的师生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佳

  摘要:师生互动是形成学习共同体的基本前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对于导师制下教学活动的开展意义非凡。学习不仅仅是学生知识和见识的增长,师生之间对于疑问的讨论和争辩更能激发探究的热情,教师与学生在互动中形成的关系可以对教学质量产生真正深刻的影响。因此,本研究依托“导师制”,深挖师生互动形式,促进师生关系和谐,从教学相长、情感关注和合作共赢三个方面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提升师生学习共同体中教师的综合素养,探索学习共同体中学生的“学案”设计思路,以实现培养外语专业学生多视角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导师制;师生学习共同体;学案导学
  1 概述
  “共同体”概念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Ferdinad Tonnies于1887年提出并使用,1916年美国教育家John Dewey将此概念引用到教育领域。“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共同构成的团体。助学者可以是学习者的课程教师、行业专家、专业实习辅导者等。他们在学习中发挥着群智群力的作用,彼此间频繁地沟通、交流,以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在成员之间形成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群体。学习共同体的特征是共同的学习愿景、互动互助的学习模式和友好的学习氛围[5]。
  在高校中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这一“学习社区”,可以将学生、专家、教师紧密联系,围绕共同的学习主题,在共有的学习环境中,通过参与活动、协作、反思、讨论、解决问题等形式构建出具有本校特色的学习氛围与模式。近年来,国内很多学者纷纷开始关注到师生学习共同体作为现代高校中师生关系模式的先进性。在单莎莎[1]的研究中,通过对“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再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育理念的利弊分析后,肯定了“师生学习共同体”教育理念的价值定向,但也提出了对其可能存在的内部秩序混乱的担忧。而吕明[2]的研究侧重如何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英国课堂管理领域权威专家罗博・普莱文(Rob Plevin)[3]在他的《建立以学习共同体为导向的师生关系》一书中专门提到了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的两个核心因素是频繁沟通和给予关心。这与我国高校中以建立师生纽带,发展积极关系为手段的促学方式相吻合。如果教师能够发现学生的兴趣,敞开心扉面谈,让学生感受到被重视,那么双方就能建立扎实的信任度和默契度,学习共同体的根基就得以成立。鉴于前人成果中尚未涉及应用型高校外语专业教学中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的研究,本文基于所在学院已实行的书院导师制,挖掘基于导师制来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与策略。
  2 师生学习共同体构建过程
  2.1 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基础
  近年来,课题负责人主持和参与教师能力提升、完善导师制的多项研究,建设了线上教学平台,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为如今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奠定了基础。笔者认为,师生学习共同体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的二元有机整体,二者在共同体内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是教育主体,学生是教育客体,但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的身份可以理解学习主体,而教师此时为主导。主体与主导共同学习的教育教学氛围蕴含了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基础。
  2.2 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过程
  巴西当代教育家保罗・佛莱雷(Paulo Freire)的教师观认为教师的身份角色不仅是课程的开发和研究者,不仅要传递知识,更应是教学活动的反思者,为知识的生产和建构创造种种可能性。教师应当启发和引导学生学会用批判的态度看待周围环境。佛莱雷还提倡“对话式教学法”,他认为教师与学生应该是平等的合作关系。在意识上,佛莱雷曾提出过“意识觉醒”的概念,人们的“意识觉醒”过程意味着从神秘意识或幼稚意识向批判意识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他主张教师要政治明晰,反对向学生“灌输”,而应该实行“提问式”教育,强调对话与交流。在师生关系上,他倡导民主平等,教师应当正确处理好权威与自由的关系,教师不是权威者,而应是与学生团结一致的协调者。在行动上,教师以身作则,是参与社会实践和改造的革命家。“欲变世界先变其身”,弗R雷对教师的这些独特理解,与书院“导师”的身份完全吻合,在当今社会仍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在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过程中应关注以下三点。
  第一,注重合作辅学,教学相长,提倡反思,相互启发。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反思学生的接受程度,在教学活动之后反思效果与预计的差别。“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其丰富的内涵。学生不同时期、阶段有着不同的需求、期望、动机、目的,所以高校教师需要反思是否提供了新时期新形势新对象的应需教学。此外,学生是有思想、创意、精神性、社会性、生产性的生命体,但也有惰性、惯性、依赖性。只有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竞争性、研究性、生产性、创新性,才能遏制不良习性的散发。教师与学生的价值体现在相互的依存性。教师的价值是通过学生的成长进步反映出来的,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指导学生的过程。
  第二,注重思政引领,情感关注,进行多元交流,提升师生关系的层级。教师在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启迪学生思考,在鼓励学生参与翻转课堂的过程中应注重课堂环节设计。教师的身份转变为导师,分解为以下三类:网络信息的分拣员――从大量纷繁的信息中为学生筛选出最助益于专业学习和能力提升的精华;技术赋能领航员――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把握重点,启发思辨;正能量传播者――用真善美的思政教育资源感悟学生,引领人生方向。此时,教师需要与学生共同面对教学资源的更新、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学效果的评价,教师与学生同发展,共命运,形成师生学习共同体。
  第三,注重相互启发,合作共赢,将课堂、比赛、实践相结合,在任务中协作互动。高等教育阶段的教学需要让师生共同体验高阶水平的探索、研究、思考和创新活动。根据笔者所在学院五年来开展书院导师制的已有经验,教师通过课程内容的重构和评价方式的改革,不仅把人文知识、专业知识学习和思想教育从课内贯穿至课外,把只注重知识体系的灌输变为知识的学习和能力提升并重,充分利用宿舍、图书馆、社团、“互联网+”、创新创业、实验实训等形式,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切实体现“导师辅导”的育人机制。为了更好地提升育人效果,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技能比赛、创新创业大赛,参与青年志愿者等实践活动,尝试对传统“学分制”的评价方式进行优化,加大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争优意识的培养和考核。建立师生合作的语言实践工作坊及教辅团队,双方能够在多类别的辅导活动中实现情感互动及合作互惠,激发集体荣誉感,促进关系的融洽。

nlc202211171926



  2.3 支架式导学案的设计
  通过逐一梳理前期的调查数据,结果反映出应用型高校现有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师生双方关系曾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师生关系隐形对立。教师忙于科研活动与课程建设,虽然制作了详细的教案、搭建课程平台,但无法真正做到关心学生身心发展和思想动态;而学生疲于各种考证考级,也未能完全领受教师课程改革的效果,只是出于尊重权威的惯性思维服从教师,两者未能实现平等对话。二是师生缺少共同愿景。共同愿景在师生关系中可以理解为双方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需要共同达成的目标。而目前双方的目标往往停留在完成教学任务、通过课程考试的阶段,缺少深层次的高阶愿景,而共同的奋斗目标是激励合作双方实行共赢的巨大动力。为了解决上述交流问题,使教师与学生适应书院导师和弟子的身份,激励学生在与导师的互动中实现自我提升,笔者认为“师生同心”是最关键的前提,如下图所示:
  在开展研究之初,笔者及课题团队中的教师们对授课班级中的学生进行了关于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访谈,其中有两个问题的反馈尤其值得分析。第一个问题是“你是否愿意主动参与课堂互动”,第二个问题是“你怎么看待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对于第一个问题的回答非常统一,均表示愿意参与互动。但是有学生反映参与互动并没有让其感受到学习效果的明显提升,只是单纯地与同学们在课堂上讨论了某个话题,不知道自己收获到了什么。这样的答案反映出典型的学习方法问题,也对于教师设计课堂讨论话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为课程内容进行话题讨论铺垫时需要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给各个小组分配话题及进行课堂提问时要有针对性,考虑到学生的获得感。对于第二个问题,38.9%的学生都认为小组合作学习、书面作业的同伴互评等对于自身学习可以起到非常大的辅助作用,30.6%的学生认为参与小组互动、合作学习对自身可以起到较大的辅助作用。这两个数字整合后可以说明超过60%的学生能够从合作学习中获益。但同时也反映出剩下的三分之一的学生尚未通过小组活动明显感受到学习的进步。这就需要教师研究学情,科学分配学习小组,并且需要在学习过程各阶段给予这些学生更多的关注。
  基于上述讨论,笔者认为,师生合作开展“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最佳选择。每个学生都有天生的探究本能,只待教师去挖掘和启发。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知识和信息借助网络“随手可得”,教师在学生知识建构方面的权威性减弱,而学生的主体性不断增强。既然学习的场所、渠道如此便捷,课堂就不再是学生所依赖的唯一营养汲取地,这也就不难去解释为什么“低头族”仍频现部分课堂,高校师生的关系随之发生微妙变化。面对这种情况,很多教师曾经只能靠点名、扣分、或者授课时自问自答来解决。近年来,教师们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打造优质课程和优质课堂,上述问题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但要想彻底提升教育根本质量,追求卓越,仍然需要从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的合理关系入手。比如,教师开展翻转课堂,给予学生更多的课堂参与机会,但并不是每位学生都能成功“翻转”身份。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可以解决此类问题。“学案”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导师依据学生的认知、知识水平,有针对性地设计编制出的学生学习方案。“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依据、以导师的支架式指导为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先学后教,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个过程中,曾经不善于参与“翻转”的学生终于有了“学习方法手册”――学案,可以根据导师设计的步骤进行读写训练,逐项完成任务,在课堂上与导师再进行共同研究学习,渐渐培养出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3 研究反思
  根据马斯洛理论,人的需求可以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五类。只有当人从生理需要的控制下解放出来时,才可能出现更高级的、社会化程度更高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导师制正是要提供给师生这样一个能满足爱和归属感需求的环境,使师生同时处于追求自我实现需求的契机面前,向着共同的目标方向努力。导师是师生学习共同体中的引路人,是网络信息的筛选者、教学内容的设计者、课堂节奏的调节者,唤醒学生潜能,推动教学实践,是影响学生成长成才的主导力量。学生是师生学习共同体中的成长者,是促使教师反思自我的动力源泉。二者联系紧密,合作共进。通过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突破“导师制”的瓶颈,营造学生成长、成才的环境。当明确了导师身份,学生和导师成为书院中的最紧密共同体,一名导师对应一个班级,在尽可能小的师生人数比的前提下,导师深入了解学生的J知水平和特点,针对性地设计导师辅导活动,建立共同的愿景,开展协作,多层面互动,即形成了师生学习共同体。
  结语
  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以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本科高等教育的新类型和发展重点。提升教师能力是转型发展的新契机,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和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重要手段。依托导师制,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全过程中构建学习共同体对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总之,在课堂之外,线上+线下的师生交流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自主学习能力,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距离,双方共同制定符合学情的学案;课堂之内,教师利用智慧教室提供的便利设施,以平等讨论的姿态启发学生,打破课堂上的沉默,学生主动学习,同时开展合作学习,形成由“导师+学生”组成的二元学习共同体,有助于培养主动探究和深入思考的批判性思维。综上所述,在新文科建设以及一流专业建设的双重背景下,为了实现培养“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外语复合型人才,专业教学内容、教师教学模式与手段均亟待更新。面对信息时代的00后大学生,高校教师以“导师”的身份和学生共同学习,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能够在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后,发挥对学生学习动力提升、学习目标引领、学习内涵升华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单莎莎,张安富.教学理念的历史审视与价值定向[J].中国大学教学,2016,306(02):74-78.
  [2]吕明.基于知名英语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师生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03):35-38.
  [3]罗博・普莱文.建立以学习共同体为导向的师生关系[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9.
  [4]易文华.构建学习共同体――121课堂师生学习共同体教学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5]胡瑞萍,杜烨,张树霞.专业实习中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实践[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4(04):61-65+71.
  [6]马淑萍.“学案导学”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5(09):90-91.
  课题:本文系西安翻译学院2021年校级教改重点项目《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师生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J21A12)研究成果之一,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师生合作评价机制下提升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实证研究》(SGH20Y1512)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佳(1981―),女,汉族,河北邯郸人,副教授,西安翻译学院英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写作教学。

nlc20221117192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42302.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