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高考视域下高中教育的适应嬗变与实践选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辛忠华 李颖

  摘要:面对新高考改革实践过程中的困境与挑战,普通高中要加速整合教育资源、人才资源,创新教师流动、评价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协调高中规模、分类发展,增强办学活力,加大课程重构,实现高中与高校的无缝对接,加强条件保障,实现高中教育健康发展。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教育;实践选择
  当前,全国有29个省份先后启动高考综合改革。新高考改革所实行的“3+3”或“3+1+2”的高考科目设置以及“专业+学校”的志愿填报模式,势必会对高中教育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笔者结合对L省部分高中学校访谈调研及问卷调查结果数据,分析了高中学校由此引发的适应嬗变,并就高中学校面对新高考改革的实践选择提出建议。
  一、主动嬗变:高中学校适应新高考改革的必然选择
  (一)“全面育人”形成广泛共识
  调查显示,超过90%的教师、学生、家长对新高考的基本理念表示赞同,认为新高考“有利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有利于科学选拔和培养人才”。这表明新高考方案颁布实施后,新高考基本理念得到广泛认可,普通高中教育要“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成为普遍共识,各层面对新高考政策的理解与认可有利于高中教育从“追求分数”转向“全面育人”,从表面的分数平等转向对人的发展内涵平等的追求。从单纯关注学生成绩转向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二)“学生为本”得到全面认同
  新高考改革核心的价值取向就是尊重学生的选择权。普通高中学校清楚认识到新方案给予学生和高校“选择权”这一举措的价值与意义。对于高中学校来说,给予“选择权”的实际行动就是要构建学校课程体系、开发开设多样的选修课程、实施走班制和学分制等一系列改革,给予学生课程选择、考试次数、考试科目等方面的选择权。调查显示,超过90%教师和学生认同选考制度,90%以上学生赞同自主选科和自主选课。“普通高中教育要关注每一位学生,通过选择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需要”的理念得到广泛认可。对高校来说,在专业选考科目确定和综合素质评价使用上具有选择权。高校普遍认为,新高考方案将引导高校由综合发展走向分类发展、特色发展,按发展特色来选拔特色人才将成为高校招生的基本格局,这不仅理顺了“3+1+2”的上升通道,也将倒逼高中尊重和重视学生的学习科目选择,重视每一种学科组合,关注每一门学科的育人价值。
  (三)“走班模式”成为教学常态
  新高考方案中提出的“3+1+2”模式,选课组合有12种,走班教学成为高中教学的必然选择。高考改革实施以来,绝大部分高中学校都已根据师资、学生选科情况和校舍场地资源等,因地制宜,实施不同形式的走班教学。调研显示,L省高中学校走班分为两种:一是“大走班”形式,即所有学科、所有学生都实施走班。由于“大走班”形式对于学校的校舍等方面的硬件要求,以及师资等方面的软件要求都较高,因此采用@一形式的高中学校只是少数;二是“小走班”形式,即高中学校受场地和师资的限制较大,学校根据学生选课情况,以科目组合为依据,采用归并组合等策略重新安排教学班,仅少部分学科实施走班。L省大部分高中是“小走班”。选课走班改变了行政班“齐步走”的教学模式,能让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学习,也促使教师更加细致地研究每一个学生特长,从而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四)“素质评价”有序深入推进
  综合素质评价是新高考改革的重要制度创新,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调查表明,超过70%的学校能够积极搭建各类发展平台,开发各类兴趣拓展课程,创建学生社团,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构建了基于本校特点的具体、有效的综合素质评价方式。98%的学生认为综合素质评价真实客观,与自己的实际相符。95.5%的学生认为教师对其提供过针对性的指导。可见,综合素质评价促使教师全方位、多角度地看待学生,实现评价标准从“只见分不见人”向“既见分又见人”转变。
  (五)“生涯指导”体系初步建立
  开展学生生涯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自我,了解社会和职业,了解大学和专业,并能综合各种信息做出理性选择,已成为新高考改革后高中教育的重要任务。调研显示,学校主要从制度和课程两个方面推进学生生涯指导。70%的学校成立了学生生涯指导中心,开展学生生涯指导实践,主要方式是上课、讲座或者与高校和企业合作开展职业体验。78%的教师表示自己能够对学生进行高考志愿指导。95%的学生对于生涯指导的态度较为积极。73%的家长对开展学生发展指导普遍认同。
  (六)“个性课程”设置丰富多元
  无论是基于学生兴趣选择的走班,还是基于分层教学的走班,都要求高中学校进一步增加课程丰富性。调研显示,95%的学校积极构建富有时代精神、体现多元开放、充满生机活力、多层次、可选择的学校课程体系,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满足学生选课的需求,为学生提供的选课组合达到6~10种,每个学校为学生提供2~3次课程选择指导。98.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选考科目是在综合自己学习兴趣、个人特长、未来职业愿望等多种因素基础上做出的选择。课程选择打破文理分科壁垒,由“整齐划一”变为“私人定制”,每位学生都有一张度身定做的课程表,实现课程学习的“个性化”。
  二、变局突围:高中学校适应新高考改革的必须应对
  任何改革都处于矛盾与冲突的环境中,推动力与阻碍力总是如影随形。在推进新高考改革进程中,高中学校面临着诸多变化和选择,需要教育行政部门重视引导和政策支持。
  (一)“高考新规”与“路径依赖”之间的角力
  新高考改革对高中教育是一场颠覆式的变革,课程体系、教学组织形式、管理体系等都将发生重大变化,是高中办学模式重塑的过程。高考新政期望通过选课走班、综合评价、多元选拔等措施,淡化分数的作用,打破“唯分数论”。新高考改革的思想学校和教师是赞同的,理念上也是接受,但是碍于思维定势与教学惯性,在行动上却是望而却步、步履维艰。现有教学模式、育人模式是教师熟悉的,也是运用比较成熟的,学校管理和教师教学对这样的模式已经非常适应,但现实是不但要去否定自己建构起来的运用自如的模式,还要重新建构自己陌生的不适应的模式,教师在行为上是抵触的、心理上是不自信的。调研的数据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90.5%的教师认为综合素质评价增加了工作量,89.2%的教师认为选课走班增加了教学和班级管理难度,94.8%的教师认识新课程改革与新课程标准加大了教学难度,89.2%的教师认为对学生进行发展指导增加了工作负担。可见,目前高中教师很难轻易改变教学风格、有效进行因材施教,还不适应新高考的教学要求。对于指导学生选择考试科目、发现学生的兴趣特长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发展指导,有些教师的能力还不具备。

nlc202212011315



  (二)“育人导向”与“功利选择”之间的博弈
  高考新政要打破整齐划一的育人局面,为每位学生的个性成长创造条件,通过提供和保障学生选择,成就学生美好未来。但调研显示,50%以上学生和家长选科主要根据的是该学科是否对应好的大学专业。40%的学生倾向于选择容易取得好成绩的学科,倾向于费时较少的学科。“物生地”“历地生”成为最热的组合。可见,学生的选择是非理性的,带有更多的功利性,是一种短视行为。
  (三)“选择多元”与“传统管理”之间的冲突
  依据新高考方案,学生多样化、适切性的选择需求对学校传统管理制度提出了全面挑战。调研显示,高中学校管理面临的新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学生管理需要走出传统管理模式。为适应新高考,学校出现了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现象,如此,对学生管理制度提出挑战,学生的考勤记录、答疑辅导、作业收发、综合素质评价等均需要制订新的管理制度。
  二是教学管理制度需要重建。实施选科选考、走班教学对学校师资数量与结构提出挑战,教学实际安排、教师需求相应地处于动态不平衡状态中,学校面临着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好必修课程修习、学生选课、选考时间,安排好教师备课等问题,尽快建立起适应新高考的教学管理制度成为紧迫任务。
  三是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因选科选课走班的不确定性导致教师数量和工作量也处于变化之中,原有绩效考核以及评价制度难以适应改革需要,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发挥,此情况对学校人事管理也提出新的挑战。实现学校人事结构的整体优化和平衡,培育优势学科,达到教育教学效能的最优化,也是新高考对高中学校人事管理制度提出的新挑战。
  (四)“系统设计”与“政策衔接”之间的矛盾
  高考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育行政部门、高中学校、高等学校、家长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共同配合,增强相关政策的衔接度与配合度,将“自上而下”的行政式推动与“自下而上”的学校层面的改革结合起来。
  从高等教育看,对于综合素质评价使用的方法没有明确细则。因此,综合素质评价要实现与高校招生有效挂钩,在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上要体现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的特色,处理好学校与学校之间存在的矛盾。
  从义务教育看,与高中教育相衔接的初中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水平考试改革还未有大动作,未能与高中教育同频改革。因此,建立与高考改革相适应的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高中阶段招生考试改革势在必行。
  (五)“高考要求”与“条件保障”之间的差距
  课程改革和新高考改革全面推进,对学校现有人、财、物配套资源要求越来越高。调研显示,高中学校走班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设备设施、场地不足问题。据统计,按照新高考方案的要求,L省高中学校的校舍建筑面积、教学仪器设备值均存在较大缺口。
  二是教师队伍整体优化问题。一方面,新高考要求教师具备课程开发能力、分层教学设计能力、学生生涯指导能力、综合素质评价能力等。当下,教师教学胜任力问题非常严峻。教师如何认识自身在选课制与走班教学体系下所承担的多重职责?如何有效履行学科教师、选修课教师和学生生涯指导教师的多重教育责任?如何应对学科交叉融合对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提出的新要求?这些问题亟待解决。另一方面,由于实施选课走班,学校教师队伍出现阶段性短缺和结构性短缺(生物、地理短缺)。学校如何统筹规划建设教师队伍,解决教师学科结构的刚性与学生选科选课结果的柔性之间的矛盾,实现教师队伍整体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整体优化,成为检验一所高中学校能否成功应对新高考挑战的重要因素。
  三、全面优化:高中学校适应新高考改革的必要策略
  (一)加速资源整合,集中力量破解改革发展中的难题
  事实证明,资源整合是促进改革发展的第一要务,面对高考改革推进过程中课程牵动力、教师专业发展、人才培养等问题,需要整合资源,集中力量破解难题。
  一是整合教育资源。利用地域特点、校外教育资源,开发特色课程;与高校合作,以实验室开放、教学互动、科研项目等方式联合育人;整合高校与社会资源建设学生生涯发展基地,为学生发展提供指导。
  二是整合研究力量。以科研引领改革已成为共识,那么面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需要整合科研、教研、行政、高校与高中的各方面力量,建立联合团队,协同创新,合力攻关,破解新高考推进过程中的难题。
  三是组建高中发展联盟。依托优质高中,建设特色课程高地、教师研训中心和教师研训基地,形成特色共享和辐射机制。
  (二)加强制度新,保障高考改革良好运行
  一是建立教师流动机制。打通学科、年级、学校和地域界限,统筹使用教师资源,加强校际间师资流动,建立区校教师储备和共享机制,满足教师需求。
  二是完善教师评价与激励制度。将教师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纳入评优及职称评定,形成教学班与行政班评价一体化、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一体化、团队评价与个人评价一体化的教师评价体系。出台教师绩效考核评价标准,引导教师参与选修课研发,学生发展制度等工作,真正实现一岗多责、一职多能,激发教师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三是创新教学管理与支持制度。新高考科目设置和录取机制的变化对学校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高中学校要探索新形势下适合人才培养的分层走班、选课、学分管理制度的建立,依托互联网,重构教学管理制度,实现信息化管理。
  四是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要秉承“全方位设计、全面化参与、全过程指导、全体系建设”的原则,从组织架构到队伍建设、从课程设置到检查评价、从实施手段到资源保障,进行立体化的制度建设。学校要结合学生特点和需求,立足校本整体设计高中三年学生发展指导课程体系,通过技术融合、“高中、大学协同”、家校合作、校企合作拓展实践基地,建立学生发展指导的资源保障体系。

nlc202212011315



  五是激活综合素质评价。发挥综合素质评价的育人机制,扭转单纯用考试分数评价学生的做法,促使人才评价和选拔从只看冰冷冷的分,到关注活生生的人。
  (三)加快协调发展,整体提升普通高中的发展活力
  从普通高中的总体发展来看,两极分化现象严重,一方面省级示范类高中占有绝对的优质资源,校均规模庞大,资源使用特别是适应新高考背景下的走班制教学等所应提供的配套资源需求大;另一方面一般高中“吃不饱”,挣扎在生存的边缘线,处于无生源、无办学条件、无师资队伍的三无状态。因此,要从以下三方面解决问题。
  一是布局调整。要做好发展布局规划,做好三个控制,即按照国家要求,控制好职普体量、按照走班教学要求控制好W校发展规模,按照普及攻坚计划控制好学校班额。
  二是转型升级。《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学校要立足实际,明确自身定位,科学分析优势与方向,分类指导,实现转型升级,向优质高中迈进。
  三是动态管理。加大对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评估力度,细化示范性高中和特色高中评估指标,实施动态管理,定期复查,评估不达标的学校撤销其称号。
  (四)加大课程重构,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合理设计课程育人目标。学校课程体系的建设要立足于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学校定位、历史传承、师生特点出发,聚焦学习,构建新时代的育人目标。
  二是注重课程结构逻辑性。在课程改革初期,学校注重课程开发的数量,虽然在数量上保证了学生的选择,但是在质量上呈现了低层次化、偏离育人目标的倾向。可选择的学校课程体系不等于校本课程,不是各类课程数量简单的相加,而是基于育人目标和课程目标,课程设置之间的联系,对课程内容和功能系统化的整合,注重课程的层次性,不断完善,为不同学生的发展提供丰富的课程。
  三是确立“大课程观”。选择性的课程体系不仅是系统性、阶段性、梯级性的,也应具有贯通性。贯通课内课外、学段学科,探索跨学科“全课程”教育活动,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人生体验。
  (五)加深上下贯通,实现高中与高校的无缝对接
  适应新高考,必须对整个教育进行整体构思,通盘考虑,左右衔接,实现与各类型、各环节教育的“贯通”。
  一是加强考试与招生政策衔接配套。面对新高考,高校的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也要做出调整,高校要根据招录模式及培养定位,制定与新高考政策相适应的招生制度以及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运用标准,以此引领高中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是加强高中课程与高校课程的衔接。课程衔接是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形成“教学内容共同体”的载体。目前,以课程为载体的高中与大学衔接机制尚未建立,以开设大学先修课程为探索,尝试高中与大学进行课程衔接,实现联合育人。
  三是加强学生发展指导制度与大学专业的衔接。高中选课指导与学生发展指导制度的引入将指导高中生在高中教育阶段了解高校的专业设置、学科背景、专业与职业发展等内容,在高中阶段对大学生活有初步的认识与规划,为专业的选择、适应未来的大学生活做好准备。
  (六)加固条件保障,推动普通高中健康发展
  没有办学条件的改善、教师数量的储备、信息技术的支撑,高考改革寸步难行。
  一是建立省级统一信息平台。当前的高考改革无论是报考时,还是选课、学分、走班等,都离不开信息技术大数据的支撑。省级信息平台要有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网上报名系统、学生学业质量检测系统、学生选课学校排课系统、生涯规划评测系统、教师备课系统、高考志愿填报系统、优质课程共享系统等等。要明确数据端口要求,防止出现数据孤岛。要侧重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探索研究。
  二是加大投入,满足新高考对办学条件的各项需求。要从省、市级层面给政策、给指标、给要求,健全普通高中多渠道经费投入机制,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满足高考改革需求。
  三是加强培训,解决教师专业发展问题。设立外聘教师专项资金,让优质师资发挥更大作用。实施序列化多层次培训,推进未来教师的“一专多能”,适应普通高中改革的需要。
  总之,高中学校在新高考改革的实践过程中,要加速整合教育资源、人才资源,创新教师流动机制、评价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协调高中规模、分类发展,增强办学活力,加大课程重构,与高校的无缝对接,加强条件保障,实现普通高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颖.普通高中培养目标的实践偏离与现实校正[J].教育科学,2018(2).
  (责任编辑:赵昆伦)
  作者简介:辛忠华,丹东市第二中学高级教师。李颖,辽宁教育学院副研究员。
  课题项目:本文系2022年度辽宁省中小学校党建专项课题“新时代普通高中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2XXDJ-015)和中国教育学会2021年规划课题“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构建研究”(课题编号:202121002003B)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nlc2022120113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42851.htm

相关文章